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扶贫断想     
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搞扶贫,干部与农户结对扶贫,富户与贫户结对扶贫,技术人员与农户结对扶贫等等,笔者在这里不一而足了。 扶贫就是扶真贫,严禁在扶贫活动中某些少数干部利用职权扶假贫,扶关系户。为了把真正的“绝对贫困户”挑选出来,防止“以权谋贫”,应该采取村民民主公议。对于扶贫资金的使用,并  相似文献   

2.
龙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5年启动金融产业扶贫以来,不断创新扶贫信贷模式,构建金融产业扶贫新体系;强化工作保障措施,搭建贫困农户脱贫新平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金融产业扶贫新思路,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的资金问题。三年的实践显示,在边贫地区实施金融产业扶贫面临着社会普遍认识不足、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农户贷款意愿不强,政府监管制度欠缺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等,从而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3.
目前,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些地方的财政扶贫资金以现金发给了农户,直接转成了消费资金,只达到了救一时之贫的效果;有的将扶贫资金用于优亲厚友,发放不够公平合理;有的扶贫开发部门采取变通手段,使大量扶贫资金变成了机关经费,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从历史角度看,贫困一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后治贫时期,国家重点在于寻求可持续脱贫的方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造了金融科技创新、可行能力结构与农户持续增收之间的理论关系摸型.以665份调研问卷为数据基础,利用SEM摸型,对所构造的理论摸型进行验证与优化.结果显示:农户可行能力结构优化与金融科技创新是后治贫时期可持续脱贫的两个重要考量因素;传统守旧的资产管理观念依然阻碍着农户的持续增收;后治贫时期物质资产的帮扶整体上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已不再显著,相反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注重其社会资产与人力资产的增加才是未来返贫阻断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工作是从1986 年开始的,采用补贴式的扶贫方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扶贫方式还款率不高,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很强,而且发生了扶贫资金“嫌贫济富”的情况,没有实现对贫困农户的持续性扶贫。因此,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开始寻找新的扶贫模式, 1994年中国社科院和福特基金会率先试点新型的小额信贷贷款机制,在孟加拉国和印尼获得了成功,1996年开始在我国扩大试点范围,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参与了进来。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3,(10):65
<正>基本概念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以当地扶贫部门承诺贴息为前提,基于贫困农户的信誉,为支持贫困农户参与当地政府主导扶持的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放的贷款。贷款对象由当地扶贫部门依据国家扶贫政策规定认定的农户。  相似文献   

7.
《时代金融》2014,(7):67
<正>基本概念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以当地扶贫部门承诺贴息为前提,基于贫困农户的信誉,为支持贫困农户参与当地政府主导扶持的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放的贷款。贷款对象由当地扶贫部门依据国家扶贫政策规定认定的农户。贷款额度对农户发放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额度一般为2万元,每户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  相似文献   

8.
选取甘肃省六盘山地区获得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贫困农户为调研对象,基于其满意度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改进的TOPSIS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整体满意度较高。不同市县贫困农户对金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该地区贫困农户对金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排序的前4位障碍因子依次为对扶贫贷款期限满意度、对金融机构便利性满意度、对扶贫贷款额度满意度、对扶贫贷款种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杨勇 《金融会计》2010,(8):65-67
湖南省桑植县自2009年5月起开展农村扶贫互助社试点,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农户自愿交纳一定比例互助金为依托,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成立农村扶贫互助社,对入社农户提供信用互助,有效缓解了试点村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今年4月末,  相似文献   

10.
异地扶贫:开拓扶贫工作的新尝试──对北海市东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调查黄宏强,陈斌,王建明,李书勤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做到扶贫──...  相似文献   

11.
屈波  李智 《中国金融》2006,(22):70-71
农户扶贫贷款是由农业银行经办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在农村面临着开办不下去的尴尬局面,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商业性信贷业务,却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样是面向广大农户的小额贷款,运用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何在?笔者对安康市农户扶贫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从样本数据逐步向下分解后,扶贫中的质量低、效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既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保险业服务大局的重大责任。虽然贫困人口对保险有大量的需求,但由于其购买力较弱、对保险的功能没有全面的科学认识,从而不能够更好抵御风险。政府及相关机构、保险公司要同心协  相似文献   

13.
陇南市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是全国最贫刚的地区之一,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陇南的贫闲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很强的代表性,属“老少边贫”中“贫”的一类,既有集中连片特征的深度贫困,又涵盖了半山干旱、高寒阴湿、深山边远、石山峡谷、少数民族聚居等不同地域类型特征的贫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目前正由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迈进,对转型期的精准扶贫贷款满意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精准扶贫贷款的一个特例——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进行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方法,构建并分析农户满意度模型。研究得出,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收入水平、从合作社的累计借款金额是影响农户对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且影响均为正向。农户年龄、借款的使用效率、合作社的组建形式、社员大会是否按时召开、社员大会是否发挥职能作用、合作社是否有正规章程均是农户对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户对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财政》2012,(1):22-23
2008年以来,浙江省以减缓低收入农户相对贫困、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目标,开展为期五年的新一轮扶贫工作,加强专项扶贫、职能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综合扶贫,强化发达地区带动作用,帮助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一)突出造血功能提升,着力构建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功能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财政体制,增强欠发达地区县级财力。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和海岛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超基数  相似文献   

16.
基本概念 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以当地扶贫部门承诺贴息为前提,基于贫困农户的信誉,为支持贫困农户参与当地政府主导扶持的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放的贷款。  相似文献   

17.
东部地区的典型案例表明,特色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实现市场效率与惠农利贫效益双赢。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奥妙在于市场,龙头企业和大户是打开奥妙的钥匙,政府可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和大户找到产业繁荣与惠农之路。在此基础上,政府可根据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困难提供进一步的精准扶持措施。惟其如此,才能够找到特色农业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亟需完善政策性信贷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信贷扶贫资金遭遇诸多问题 扶贫贷款贴息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导致扶贫贷款优惠政策不优。现行扶贫贷款贴息周期一般为一年,期满后不再贴息,利率参照商业银行相关规定执行。但实际上,农户在农业生产周期内难以享受贴息优惠政策,也难以按时归还扶贫贷款,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如该市某县果业产业化种植的板栗,  相似文献   

19.
搞好扶贫资金审计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是全省特贫县之一。据统计,1986年以来,党和政府每年都要拨入扶贫资金600万元至700万元。嵩县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户信贷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建立农户信贷扶贫机制的一个理论模型,揭示农户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控制了农户信贷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后,对农户信贷的收入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农户信贷带给农户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收入增速。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信贷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经营性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特别是农户经营性信贷可得,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和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