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易 《重庆与世界》2017,(35):70-73
论述一个大国所面临的超级大问题,视角和突破口显然都是超难度的.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面临一轮拐点的出现,几乎所有学者都把转型作为出路的选择.然而,怎么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尤其是如何选择转型路径?的确是超级大问题.经济学家蔡防用3年多的时间,潜心研究、分析观察,以独特的写作方式,深入浅出、广征博引,运用大量理论和分析测算的数据,以其著作《读懂中国经济》回应了这个超级难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抗击国际经济风波,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必须防止工业下行过快过深,确保全省经济稳定发展大局 2012年是抗击国际经济风波,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进入新的一年,浙江经济发展趋势如何,为各方关注。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金融危机挥之不去,世界经济形势波谲云诡,既严峻又复杂。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变革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一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经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去年这个时候,许多人还是忧心忡忡、疑虑满腹.如今,通过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一年的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强化合作、积极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开始缓慢、曲折的复苏,让全人类看到了春天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一年,美欧等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热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世界经济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势也必将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8年,在世界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在国内稳中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我国经济发展有可能出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压力,基于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经济转型有望进入加速期。相应地,从紧的货币政策类型也将由“数量型”为主转型为“价格型”为主,汇率与利率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美国《亚洲政策》7月】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到国内和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国对华态度和政策。本文为2020年的中国经济勾勒了三种可能的前景。事实上,中国经济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结果都是由这三种局面演变而来。简要分析过去25年中构成中国经济惊人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以及该国掌控经济转型的独特方法后,本文集中讨论了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挑战,以及该国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对流动性的基本认识出发,分析了世界经济近几年的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走向,以及由于美国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对世界经济的流动性造成的冲击引起了流动性的紧缺,并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扭转流动性的扭曲对一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9.
200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外贸进出口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物价涨幅小幅回升、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这一轮经济扩张是否已经结束?对此我们可以先回顾,周期的拐点到底在哪里?大约从2004年4季度开始,在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发生了明显转折和方向性的变化,标志着经济运行已经走过了周期的拐点。  相似文献   

12.
SMEIF: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萧务,请问世界银行是否有制定一些货币政策以挽救经济?  相似文献   

13.
14.
【英国路透社1月9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由于产能过剩的压力显现,持续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07年面临一个拐点,并建议即使冒着物价继续上升的风险,宏观政策也应由双稳健转向双放松。  相似文献   

15.
关于次贷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已成事实,中国经济转型在所难免。本文所论述的经济转型不是以往学者所讨论的体制转型,而特指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以往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危机后出口受挫,再过度依赖投资势必引发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拉动内需,而拉动内需必须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结合起来。当前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消除民众消费的瓶颈,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和社会福利事业,积极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6.
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拐点”与“折腾”》的文章。文章认为,研究经济工作,要防止拐点思维,因为对形势的判断一“拐”,随之而来的政策难免也跟着“拐”,但如果拐得不是时候,就难免闹出一番“折腾”,他的言论似乎是在呼应胡锦涛主席去年底关于“不折腾”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扩张期中,现在是第一波景气周期与第二波景气周期的过渡阶段。第二波景气增长的回升拐点将在今年年底前出现,而四大产业群将呈“梯次轮动”的回升格局。  相似文献   

18.
九届人大确定经济增速8%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件容易事。面对亚洲风暴和国内机构改革的压力,中国的政策应如何取向,才能实现这个首要任务?最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软着陆”构筑防范金融危机的多道屏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收入水平持续增长,需求的趋势性转折引领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经济转型对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方向,但在传统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一般服务业过度管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激励机制扭曲等因素遏制下,资源难以有效重新配置,经济结构失衡难以化解,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转型综合症"是指保增长的一些刺激政策和不匹配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剧了资源配置扭曲和金融市场风险,供求失衡加剧,内生经济增长活力下降与刺激性政策措施进入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正2004-2014,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片段,也是《中国经济周刊》诞生成长的第一个10年。我们有幸记录这个特定年代,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过去1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更是成为被全世界寄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