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了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子女数量对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养育子女存在较强的利他动机。机制分析发现,子女数量增多会造成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增加,进而提升了家庭对于商业保险的需求。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商业健康保险,子女数量对于家庭购买人寿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此外,对于工作在“体制外”的家庭、不与老人同住以及社会资本低的家庭,由于这类家庭相对面临的家庭经济脆弱性更大,因此子女数量对于其参与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对于父母“利他动机”较强的家庭,子女数量对于这些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通过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和外生冲击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2.
工会 《深交所》2006,(9):64-65
8月17-22日深交所工会和深交所行政服务公司工会,聘请北京创恒信文化研究院、中科科技培训中心老师,举办了员工子女暑假写作能力培训班,共有39名员工子女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3.
基于CHARL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子女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养老保险统筹使农村老年人收到的子女经济支持总额增加24.9%,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增加照料孙辈的时间得以实现。同时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子女经济支持的促进效应在与子女同住、经济支持来源于儿子的农村老年人中更加显著。鉴于此,政府应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有序缩小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子女性别对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可能具有动态特征。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2016)定量研究了子女性别对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流动时间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研究发现,第一胎是儿子会显著降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包括总体参保、在流入地参保和在流出地参保的行为。流动时间反向调节子女性别的负向影响,随着流动时间越来越长,第一胎是儿子对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负向影响慢慢减弱甚至消失,具体地,在流动5年后,这种负向影响消失。同时,子女性别和流动时间对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在城-城流动人口中更明显。本文的结论对促进养老保险合理化改革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词     
隐性空巢 是指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由于子女疏于对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致使老年人陷入与空巢老人相同的心理空虚感、寂寞、忧郁等情绪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HFS数据,分析了抚育未成年子女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未成年子女、未成年子女数量的增加都会显著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增加保费支出;将商业保险细分为人寿险、健康险和其他险后,这种正向影响仍然显著;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子女自身、子女父母的保险参与率和保费支出都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是否有男孩家庭、是否有学龄子女家庭间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7.
子女留学已经成为很多高净值家庭进行财务规划和海外投资置业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专家建议,为了让子女更好地适应国外环境、顺利完成学业,参加一次有针对性的游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界关于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退休、隔代照料和家庭养老的世代交叠模型,以考察延迟退休对隔代照料及生育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延迟退休一方面导致个体老年期收入增加,成年期预算约束放松,促使生育率上升;另一方面导致家庭赡养比率降低,并挤出老年人提供的隔代照料时间,从而降低生育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负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子女的生育意愿显著降低,而父亲延迟退休对子女的生育意愿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一方面,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其隔代照料概率降低、隔代照料时间减少;另一方面,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其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增加。由于经济支持的增加未能补偿隔代照料的减少,导致子女生育意愿降低。母亲延迟退休对女性、就业、未生育和低收入的子女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应大力发展普惠、高质量的托幼服务事业,努力降低家庭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这将有助于生育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郑志贤 《金卡工程》2010,14(8):167-167
中国的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制度,是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重要的法律保障。对于未成年子女行使监护制度,不仅可以使得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得到规范,而且弥补了在立法上的空白和不足。本文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责任为着眼点,根据《民法通则》、《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责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国外的亲权制度和中国目前的监护制度相结合,完善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警惕!公款送子女上学变"戏"法邓成凯笔者最近在某市调查,发现用公款送子女上学风颇有蔓延之势,其"戏"法愈变愈新,愈演愈活。变"戏"轨述:一是范围上变。公款送子女上学的对象由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扩展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由主要领导发展到一般干部;由送子女上大...  相似文献   

11.
近日,工行上海分行团委来到了上海市普陀区金鼎学校,为同学们上了一堂难忘的校会课,并和总行票据中心的团员青年一起,向学校捐赠了《走进金融》等书籍,还向困难学生赠送了书包等学习用品。这次活动是为了响应团中央、总行团委发起的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项爱心行动而举办的。上海市金鼎学校是一所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成立于2009年,共有7个年级的2000多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偶闻,某地竟出现了父母卖房为子女偿还信用卡透支卡账的新闻,一时引起轰动。指责子女的、谴责银行的,众说纷纭,一时间,竟有些让人分不清谁对、谁错了。父母错了吗?父母没错,长辈总是在为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生活美德,因为老一辈人在生活上有着久经世变、深醇简远的价值理解。他们吃过苦头,希望子女少走弯路。他们会很节俭,甚至有些抠门,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都会用在子女身上。面对负债累累的子女,为了他们的将来,父母将这沉重的债务背在  相似文献   

13.
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潘毅 《中国外资》2008,(10):167-167
随着离婚案件的逐年上升,离异双方在子女探望问题上的纠纷大量增加。在实践中,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会因各种情况,而拒绝对方探视子女,在何种情况下是可拒绝对方探视?探视权是否仅仅限于直接抚养的父或母?探视权是否有限制?申请人申请法院执行,而探视权是具有长期性,申请人中请法院执行是否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处理此类纠纷最好方法为调解……等等。  相似文献   

15.
处于成长期的家庭,最大的开支是医疗保健、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曾辉 《金融博览》2008,(10):74-74
在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富人们将子女继承的财产限制在仅够其过“中产阶级”生活的程度,借此来避免子女产生“富裕病”,从而使家族事业得以长久延续,而且,美国的富人也往往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来完成捐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08,(24):70-70
(本刊讯)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正式推出留学生信用卡。该卡主要面对有子女出国需求的家庭,并将旅行保障、全球统一客服热线、语言培训机构优惠等多项业务纳入服务范围之内。针对留学生消费的特点,中信留学生信用卡还专门增加了境外消费、境内还款的功能。在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客户将会享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在办理该卡时,可以由家长申请主卡,留学生本人申请附属卡,每笔海外刷卡交易家长都会收到短信通知,随时掌握子女的支出情况,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来,“坑爹的二代”是指那些父母是公职人员或者经商有权势、有关系、有后门的二代子女。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他们甚至成为了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新政策     
《云南金融》2009,(11):9-9
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明确 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属于所列4种隋形之一的,暂免征收营业税。这4种情况分别是:离婚财产分割;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相似文献   

20.
日前重庆市政府向人大报告:为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今年五年重庆市将投入120亿元。全面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从今年起到2010年,重庆市将投入资金20亿元,建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000所。在农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交通方便、适龄儿童比较多的集镇,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吸引更多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