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11):10-10
银监会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 10月9日,银监会正式公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据悉,该《办法》将从销售管理、风险分级两方面规范理财产品销售。《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应当由总行统一管理和授权,分支机构未经总行授权不得擅自制作和分发宣传销售文本,同时耍求备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另外,《办法》还要求,报告期间银行不得对报告的理财产品开展宣传销售活动。  相似文献   

2.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11,(11):64-6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公布。10月10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在银监会官方网站正式公布,该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要闻回顾     
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12月17日,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办法》对理财产品流动性管控重点进行明确与规范;内容共七章45条,分别为总则、治理架构与管理措施、投资交易管理、认购与赎回管理、合作机构管理、监督管理以及附则。此举有助于督促理财公司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更好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魏冬 《理财》2011,(12):56-57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剧增,其市场火爆之程度令人咋舌,但是背后隐藏的风险也让监管部门如坐针毡。这不,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少,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和创新,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此《办法》中明确了几项基本原则。其中,风险匹配原则既是创新之处,又是有待完善的部分。通过分析银行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当前资本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依据2011-2018年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购买理财产品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创新绩效;当上市公司处于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投资收益较高、非高新技术公司及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购买理财产品对其创新绩效的降幅影响更大;研发投入被挤出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降低创新绩效水平的重要渠道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监管规避到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庆  刘阳 《银行家》2012,(4):95-98
正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23889款,较2010年增长75.3%,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21474款,占据全部发行总量的90%,较2010年增长86.63%。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明显提速,并且以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放量增长为特点。2011年,不仅居民储蓄向理财产品迁移的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企业出于资产保值增值需求而动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对公理财产品的现象也日渐突出,部分公司以发行债券形式募集资金,其后将资金用于相应期限理财产品投资。根据Wind统计,2011年共有85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达304.7亿元,较2010年增加十几倍。  相似文献   

8.
2018年9月2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个《办法》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性战略安排。该《办法》提高并统一了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标准,以此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过去的银行理财采用的盈利模式是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和价差。在银行理财领域里面有一些细化要求,就是要求在打破刚兑、净值转型、非标期限匹配等大的方向上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并在产品定义、销售管理、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不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而且对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先简单介绍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其次就监管细则出炉,投资者应如何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最后提出理财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理财业务监管新政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理财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8月28日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就《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理财业务监管新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唐元春 《理财》2013,(10):66-67
“谁吹起泡沫,卷起了漩涡,如此诱惑,惊心动魄……”渣打银行客户成先生(化名)清晰地记得2012年电影《夺命金》里银行职员夸下海口忽悠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镜头,一年后电影中的虚构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办法》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规范,要求商业银行做好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真正做到"卖者有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买者自负",最终实现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实现合规销售,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大众理财顾问》2014,(8):12-12
正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7月11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重新制订后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运作办法》")及其实施规定,自2014年8月8日起施行。《运作办法》作为新《基金法》重要的配套法规,是基金募集、申购赎回、投资、收益分配、持有人大会等环节须普遍遵守的业务规范。同时,《运作办法》也是落实此前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以后,出现了低收益、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一时间银行成为众矢之的,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客户们牢骚满腹,但又得不到实质性的安慰,各种议论、调查、投诉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4.
月度新闻     
《大众理财顾问》2011,(11):12-13
银行Bank银监会:商行禁无条件承诺理财产品高收益银监会10月9日公告称,已正式印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商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商行应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商行应按照风险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15.
《意见稿》的出台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提出更具体细化的要求,凸显出将理财产品全流程信息披露真正落到实处的意图,有助于未来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持续提高,也更有助于普通投资者选择和比较理财产品。2014年12月1日,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对部分商业银行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是对自2005年以来发布的包括银行理财"根本大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内的12个监督法规的重新  相似文献   

16.
外汇理财产品到期后面临三难截止目前,吉林省各外汇指定银行2007年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已陆续进入兑付期。据调查,客户对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的处理包括继续投资该行的外汇理财产品、结汇、提现和转投其他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到期的大额外汇理财产品的兑付受到了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的限制,具体体现在"三难":结汇难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近几年来,除了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领域,很多人开始选择银行,投资于银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而为了扩大存款规模、缓解存贷比的压力,逢到月末、季末、年底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可谓"铺天盖地"。可是,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领域纠纷的上升,很多投资者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对所谓的"银行理财产品"知之甚少。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正式开始实施,加上前几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度建设并没有停止过。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规范银行理财  相似文献   

18.
唐元春 《理财》2013,(7):58-59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说明书越披露越完善,但是产品在运作中的收益及到期收益情况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却成了投资理财者心中永远的硬伤。尽管银监会理财产品“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指出要银行披露部分类型产品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9.
数据     
《现代商业银行》2014,(4):11-11
66%受访者欲将银行存款转投互联网理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项凋查(10234人参与)显示,84.7%的受访者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其中,购买最多的是余额宝(630%),其次是理财通(102%)。66%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银行存款转投互联网理财,但554%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互联网理财产品背后的基金和营利方式。[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20.
"怎么刚过完年,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下来了?"打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张先生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情况和预期大相径庭。随着央行在2012年内的二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逐渐降低。但年底银行间资金面再度紧张,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上升到年初水平。随着元旦假期的结束,银行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回落,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鲜有出现。与此同时,有些银行理财产品违规销售案例也被曝光,风险凸显使得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该怎么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