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文亮  陈文峰  孟德友 《经济地理》2011,31(10):1585-1591
通过构建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TOPSIS法对中原经济区2000、2005和2009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和ESDA法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增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集聚分布;从热点区分布看中原经济区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从热点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发展格局;给力培育地区经济增长极和主导发展轴、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物流发达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现代物流业被誉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成为公认的"第三利润源",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焦作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城市之一,如何将焦作市建设成为豫西北-晋东南地区乃至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焦作市物流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焦作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2014和2016年4个时间截面,采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分析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截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呈现聚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上呈"双核集聚—网状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异主要受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3)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多数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宝琪 《经济地理》2013,33(1):15-20
以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以2000-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统计方法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突出且空间惯性很强,形成了以郑州、洛阳等城市为核心的发达地区和京广线以东尤其是豫皖交界区等广大落后地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仍占主导,扩散作用微弱.据此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优化经济空间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收入、消费、交通、通讯、人口等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出游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区出游力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属性是造成中原经济区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交通因素;移动电话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作用有待提升;城镇居民旅游购买力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规模小型化更有利于出游决策;各地出游力不断提升,具有趋同化趋势;出游力相似的地区呈空间集聚态势,局部差异反而有扩大趋势;以京广线为空间分异轴,东、西差异显著,呈"西高、东低"、"西热、东冷"的空间二元格局,并且这种格局十分稳定。据此提出了协调出游力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2003、2006和2009年4个时间截面,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了测度.根据计算结果,运用Q形聚类法,将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划分为15种类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原经济区尚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内各部门的外向服务能力不强,整体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空间联系较为松散;②随时间变化,城市流强度的绝对差异在增大,相对差异在减小,区内城市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相差较大;③郑州居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高值区中心,且郑州与区内外围城市的城市流梯度差不断缩小,溢出效应开始显现;④空间格局变化较小,且基本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⑤特殊的区位优势对区域内城市流强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统筹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省份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城乡协调发展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块状"分布格局,北方城乡协调水平总体好于南方;(2)不同因子对地级市层次城乡协调发展影响程度与各地级市之间按各主因子的差异程度不具备一致性;(3)县域经济发展是推动城乡系统向高水平城乡协调关系演进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六大经济区竞争力与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中国六大综合经济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对六大经济区竞争力进行测定评价.六大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原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苏沿海地区;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海西、江苏沿海、成渝、中原经济区;六大经济区经济规模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长三角、中原、成渝、珠三角、海西、江苏沿海地区.深圳、上海、广州排城市竞争力前三,资阳、阜阳、亳州排后三名,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竞争力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较弱.文章最后根据概况和竞争力提出各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9.
徐君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10.
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已经上升为“十二五”时期的国家战略。在经济、技术、资金、资源、创新集聚发展中如何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建设中原经济区,体现了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是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决,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认清资源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分析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不仅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了中原经济区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状况,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呈现西高东低态势;30个省辖市市区成为辐射中原经济区整体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点;市区近郊县域具有二元经济特征。2经济发展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热点区呈现双核结构;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圈层结构明显,呈现核心—边缘模式。3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历史基础、农业资源、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铁路客运车次数据测度中原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吸附能力与城市间的联系强度,识别城市吸附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刻画中原经济区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内城市的吸附能力总体偏弱,吸附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沿京广线和陇海线成"十"字型集聚,城市间联系表现出以郑州为重心的"三角形"格局,但郑州在省际联系中的中心作用较小,中原经济区内省际联系总体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农村城镇化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载体,城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表现.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前行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金融需求的变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关系着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原地区农村基础性金融设施和服务建设取得极大进步.首先,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其次,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也在建立之中.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不断完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出现,在贷款规模方面也逐步增长.与此同时,和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需求相比,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供求矛盾阻碍着城镇化的进程.中原经济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必须得到金融服务的重要扶持.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中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国兴 《经济论坛》2014,(1):7-9,17
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是中原经济区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但现有经济区存在资源利用水平低、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双重因素的制约。本文基于线性加权的状态空间法衡量了中原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状况,综合反映了各地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结果发现,中原经济区各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不一,因此增强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总体资源环境承载力,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技术含量,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5省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效率,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效率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及其分解特征,研究了总体空间分异状态。结果表明:各个城市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及其分解值整体不高,发展方式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资源环境压力过大。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效率只在个别年份显现非常弱的集聚分布空间格局,郑州和洛阳等中心城市功能不强,难以通过“涓滴效应”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及时空分异特征。首先,从时间维度出发,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7—2016年中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不高,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的均值仅为0.809,10年间技术进步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大。其次,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空间上呈现"西北外围高,南部较低"的特征,各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偏弱,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产生大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河南物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新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协同,物流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同;统一物流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省政府的规划和投资作用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5年东部12个省份的区域物流业与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两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5年,物流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物流业波动性较大,2012年后城镇化滞后物流业发展已成主流趋势。另外,目前只有上海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北京等7个省份为初级协调,其余4个省份仍处失调阶段,空间分布呈"集中—分布—集聚"状态,总体协调程度不理想,仍需进一步调整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