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提留统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最近,陆川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部分乡(镇)政府、村委会1996年至1998年度农民负担的提留统筹费的收取、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这次审计检查的结果表明,当前乡(镇)、村两级在提留统筹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集中表现在:(一)提留统筹资金(不含农村教育费附加)在财务管理上比较混乱。一是收上的提留统筹资金,没有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归口乡(镇)农经站管理。其中,村提留资金,仍然截留在村一级管理使用;乡统筹资金,集中交由乡(镇)政府财…  相似文献   

2.
统筹提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建华,宋哲光,黄予涛农村统筹提留资金的管理,是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在提留统筹资金中出现多头收费和挤占、平调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根据桂办发[1997]6号文件《关于实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四项制度的通知》,都安县委、县府研究决定从去年起全县农村提留统筹资金实行四项管理办法,提留统筹资金提取按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计提,并且一定几年不变。这一决定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实行提留统筹资金归口管理制度。为禁止村提留、乡统筹资金谁使用谁征收谁管理的混乱状态。县委、县府以都发(1997)45号文件《关于我县农民承担村提留、乡统筹和非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4.
农民拖欠乡镇双提资金的原因及对策巴中市农经站加强农民上交的村社提留和乡镇统筹资金(以下简称双提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中央、省、地的文件规定,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之一。巴中市在加强农民负担和双提资金的管理上已初见成效。但各乡镇在双提资金的...  相似文献   

5.
合作基金要发展规范管理是关键仁寿县强化农村合作基金管理情况调查郑传根我省农村合作基金会(以下称基金会)自全福乡试点到全面推广,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基金会经历了风风雨雨,一年一个台阶,由最初的单纯管理集体积累发展成为既管理集体资金、代管提留统筹...  相似文献   

6.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民负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山东省临朐县上林镇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把统筹提留的预算审批纳入合同化管理。在严格执行统筹提留数额不超...  相似文献   

7.
农民负担收缴难的原因与对策———葫芦岛市百村千户的调查杨国瑞近年来,农民拖欠“村提留、乡统筹”即农民负担问题已为农村工作一大难点。据葫芦岛市统计,到1996年末全市农民累计拖欠应交的合理负担1.800多万元,占196年提留、统筹总额的22%。对此,我...  相似文献   

8.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而监督必须贯穿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对提留统筹款项的核算就更须从预算、收取、结算等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防止搭车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而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提留统筹收入的核算却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没有达到事前的核算和监督。为此,我认为,对提留统筹收入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方法进行。1.村收到村提留、乡统筹的批复后,按规定的方法分解到组和农户,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内部往来———×组×农户贷:提留统筹收入2.收到农户上缴提留统筹款时:借:现…  相似文献   

9.
提留统筹收入的账务处理张祚勋“提留统筹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提留统筹款,即“三提五统”。该科目的借方表示年终结转“本年收益”帐户和上交乡(镇)统筹款,贷方表示收到农户的款项。收到农户上交提留及统筹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实务中,对提留统筹费的账务处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向农户收取提留、统筹款时,根据收款收据借记“现金”,贷记“提留统筹收人”.年终,根据农户当年应交的提留统筹款结算出农户未交金额,惜记“内部往来”,贷记“提留统筹收入”;第二种,年初,根据农业生产承包合同(或农业土地承包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所载明的提留、统筹金额入账,借记“内部往来”,贷记“提留统筹收人”,待收到提留统筹款时,根据收款收据借记“现金”,贷记“内部往来”.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以来,河北省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省5万多个村全部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提留、统筹为主的税费制度,改为征收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的新农村税费制度。随着税费征收方式的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是财务管理主体。过去农村财务管理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税费改革后,征收的税费资金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除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外,乡镇经营管理部门也成为部分村级资金的管理者。二是财务管理内容。过去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留、统筹费,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农…  相似文献   

12.
变以乡为单位为以村为单位──襄樊率先改革农村“提留统筹”计提办法本刊讯湖北襄樊市从1997年起率先改革农村“提留统筹”计提办法。过去计算提取村提留、乡统筹费用是以乡为单位,不超过上一年人平纯收入的5%,改革后则以村为单位仍按5%分别计提。据悉,这在全...  相似文献   

13.
在 2000年第 3期《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研究"栏目中,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局呼根山、呼国炜同志提出了对提留统筹收入的处理问题并作了相应的调整,但笔者在实际会计辅导工作中,仍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科目定义不妥。新会计制度规定:"提留统筹收入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 (镇 )统筹收入款项。"对于村合作经济组织来讲,集体提留作为收入,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乡 (镇 )统筹也作为其收入,这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干部不理解,群众更难接受。笔者认为:该科目应去掉统筹收入部分,改为"提留收入"科目,藉以如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剖析村级财务管理不完善,村级财务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村干部直接插手管理现金。有些村干部一手进,一手出,交帐时交一把单据给会计,白条报帐的现象很普遍,造成集体资金体外循环。2.强制性收费增多,各种提留、统筹帐目不清。...  相似文献   

15.
“发包及上交收入”与“提留统筹收入”的异同苏定璋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一度(试行)》在总账科目中新设置了“发包及上交收入”和“提留统筹收人”两个科目,二者在使用时容易混淆,现根据本人理解,谈谈二者异同之处,供同行参考。一、相同点“发包及上交收入”...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第11刊载的肖红的《浅析“提留统筹收入”的会计核算》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对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提留统筹收入的处理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其中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运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一、村级财务乡代理的积极作用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取消统筹提留后,如何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广大农民群众非常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吉林省柳河县于2002年对旧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全县全面推行了村级财务乡镇农经站代理制(代记账目、代管资金)。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和农业银行发文要求加强乡镇企业资金管理,搞好利润分配1993年12月25日,农业部和农业银行发出通知(农[企]字第21号),要求各地加强乡镇企业的资金管理,搞好年终利润分配。通知指出:①要核实利润,当年应负的税、息、待摊费用和各项提留,该交的交...  相似文献   

19.
《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已经实施两年多了,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觉得《制度》中规定的“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在设计上有些欠妥,应做适当调整,现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商榷。《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规定:“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属损益类科目,核算的内容是农户及所属企业按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镇)统筹款项。笔者认为,乡(镇)统筹款和村提留收入不是同类业务,不应在同一科目中核算。理由是:首先,乡(镇)统筹款不属于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而是乡(镇)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一)根据《农民承担费用及劳务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特别是 1997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当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来抓,使全市农民承担的费用和劳务不仅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额之内,而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全市乡村统筹提留总额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 1996年为 4.22%, 1997年为 37%、 1998年为 3.61%、 1999年为 3.25%、今年仅为 3.15%。近 10年来全市没有发生过涉农恶性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并且 1997年以来连续 3年被评为全省或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先进市。在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认真转变干部作风,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把农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