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费雪效应理论在经济学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费雪效应在中国适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我国利率与通贷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如费雪效应阐述中的高度的绝对的正相关一对一的关系,即在我国费雪效应理论不适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采用标准的费雪效应模型进行费雪效应在中国的实证检验。为了避免"费雪悖论",区分了长期与短期费雪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在1990-2012年的22年间存在着部分的长期和短期费雪效应。长短期费雪效应的存在表明:名义利率的上升一方面是由通货膨胀率上升所致,另一方面是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因而,名义利率的升降与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并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构建回归方程的方法,针对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升息期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降息期,实证研究了央票发行利率与央票市场利率间双向关系的周内效应.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票发行利率并未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而是借由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央票发行利率的公布不对市场利率造成影响;在金融危机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出乎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利率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因此,金融危机时期与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途径和效果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8年间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我国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事件对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隔夜、一周、两周和一个月期限的市场利率对上调政策的反应不显著,而三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市场利率却有显著的正向反应;(2)政策的宣告效应明显强于执行效应,而执行上调会造成市场利率更大的波动性;(3)我国货币市场的学习效应强,而预期效应较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我国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很大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对利率进行频繁的上调。利率的波频增大显示出政府运用利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的决心。如此频繁的利率波动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效应分析。通过分析,对消极效应引起警示,使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要回顾和评论三种主要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我国货币市场上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银行间买断式回购以及银行间拆借产品三大类1年期至30年期共计90小类产品,在199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对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市场上三大类产品相同期限产品种类利率高度正相关,同大类产品长短期利率之间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不同产品并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利率期限结构较好地吻合预期理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7年间利率市场化的艰难进程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起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迄今已经历了17年时间,碎步慢走,蹒跚而行。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年后又放开银行间  相似文献   

8.
该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物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再结合中国近几年的具体国情,给出我国的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再对储蓄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9.
关于利率趋势及其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东 《财贸经济》2002,(7):5-10
针对利率调整政策的分析应是分层次的,现行利率水平的影响仅是利率效应的一个方面,某些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所基于利率预期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利率分析应当注意的因素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市场化与自由化过程中变得日益复杂起来.随着金融资产不断创新,所要求的利率分析细致程度越来越高.本文正是针对利率趋势与效应分析中所应注意的问题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一差异性表明: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已经改变了过去贷款利率浮动的简单化趋势,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实现了真正市场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应进一步完善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称的利率二重性是指利率作为货币资金价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属性。在我国金融不断深化 ,利率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 ,需要深入探讨利率改革的问题 ;利率改革的问题主要涉及利率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利率市场化这一改革目标的选择 ;而要深入研究利率改革的这两大主题 ,必须首先搞清楚利率的二重属性。一关于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的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作了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表述。他一方面指出“如果我们把利息叫作货币资本的价格 ,那就是价格的不合理的形式 ,与商品价格的概念完全相矛盾”1,另一方面又指出“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利率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举步维艰。一方面鉴于通货膨胀率与利率水平反差过大,迫切要求提高利率,以扭转低利率和负利率状况;另一方面又苦于利率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担心利率改革的初衷与利率改革后所产生的效应发生偏差,甚至产生负效应,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如何审时度势制定适宜的利率决策呢?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的制度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场定价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理论基础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制度变迁的整体趋势。目前,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各国已基本走完了这一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利率管制的发达经济体,香港也于2001年7月3日完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利率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一、利率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利率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供求双方的趋利性。利率制度作为经济金融制度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加快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也爆发了由利率变化带了的利率风险,所以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该背景下探讨了金融机构存在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以及市场化进程中利率风险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昕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94-195
2006年2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50亿元人民币的利率互换交易为标志,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正式创立。利率互换在管理利率风险上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但其在我国并没有如预期的广泛采用,其原因可归咎于利率互换固有的缺陷和其存在的外部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储蓄利率即储蓄货币的价格,一般由货币供求状况和物价总水平决定,而物价要通过利率的变化来影响储蓄的增减。储蓄利率与物价水平是影响社会经济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对储蓄利率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是调节经济的杠杆,向来被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存在着通货膨胀,出现了负利率,而民间借贷利率又很高,一些学者主张提高利率,让利率去抑制通货膨胀,或者放开利率,让利率市场化,真正反映资金供求。他们说:提高利率“就给出一个信号,会使人们有个预期,相信政府决心降低通货膨胀率,而银行却不会有任何损失”(《改革》1994年第3期,第71页):“要使利率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用利率武器来与通货膨胀斗争,利率就得市场化”(《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第17页)。我认为很值得研究,利率问题是涉及到各种经济关系,影响到各方面的复杂问题,决不是如此简单。 利率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格 有人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也是一种价格,为什么其他商品的价格能放开,而利率不能放开。这种观点,似乎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形成的规律,其实不然。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商品的“价格”,与一般商品的价格有其共同点,但更有其不可忽视的特点:(1)它不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纯粹是对价值的分配,而这种分配的比例按马克思的说法,纯粹是经验的、偶然的,它完全决定于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2)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内是大体统一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能被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利率和资产价格的关系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考虑物价水平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2000一季度-2009四季度的房价指数、收入指数、实际利率的季度数据做协整检验、因果检验来探讨我国房地产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尽管现实中名义贷款利率对房价影响不明显,研究发现包含物价因素的实际利率对房价的负向作用也并不明显,但在短期内确实有一定效果,相反历史房价对现在房价的影响更加重要。因此用利率来预测房价的升降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的成因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在考察利率调整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效应的基础上,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做出分析,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