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学里,人们使用“雇佣”概念的时候,每每各有侧重。马克思的《资本论》侧重于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强调了“雇佣”的剥削意义。 相似文献
2.
契应中国企业改革的需要.关于资本与劳动“雇佣关系”的研究一度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企业所有权一直是经济学里的一个“黑匣子”,经济学并没有深入到里面去透视所有权的真实内容。直至企业契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才打开这个“黑匣子”,揭示出企业所有权的真实内容。 相似文献
4.
上文已揭示:第一,所谓“雇佣”问题,也就是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具体说就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归属问题。第二,“雇佣”关系不是存在于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Entrepreur)一词最早出现于1755年康替龙(Cantillon)所著的《商业概况》一书。该词Entrepreneur是一个生僻的法语词汇,英文译法多种多样,被译为“商人”、“冒险家”或“雇主”等,但它的较确定的含义是某项事业的实施者。[3]自康替龙把企业家引入经济学之后,萨伊(1803)最早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中的主权问题,是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或日归属问题。控制权是“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选择什么的权威。”(张维迎,1996)。控制权可以是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暗含的,但一定是与决策有关的。所以,企业的控制权在事实上体现为企业运营中的一系列决策权,体现为企业运营过程中谁拥有“权威”: 相似文献
7.
借鉴上述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家的论述,我们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对“企业家”概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家与企业家的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主导人们的观念是:资本家雇佣企业家,企业家为资本家服务然后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相应的报酬,也即:资本家(股东)为主,企业家(经理或经营者)为辅。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从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衍生出来的。它的流行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念。实际上,这一观念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相似文献
9.
10.
我的咨询工作一直都是在为企业家服务,大概因为此,多年来我总是在迫寻关于企业家问题的思想与智慧。有几个关于企业家的观点给我印象极深: 其一,西方经营大师艾柯卡说:只要有50个企业家,就可以从危难中拯救美国! 其二,东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的兴衰,70%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是关于企业所有权配置的制度安排,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也必然会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结构中不同主体行为的简单分析、阐释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当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对策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模式已经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严重失衡,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强化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下的内部会计监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会月刊》2006,(16)
公司治理制度是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的基础,决定了内部会计监督的目标、对象、方式。内部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制度的运行保障,它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因此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必须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公司治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与此相适应,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也应包括股东会计监督、董事会会计监督、经理层会计监督三部分。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及董事会是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有权把企业委托给其他人经营管理,是委托人;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经营者和职工接受董事会委托,代行经营管理权力或从事具体工作,是代理人,他们之间构成了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中最基本、最朴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委托代理制下,公司治理旨在有效处理和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实现企业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债权人收益最 相似文献
17.
争论一: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什么? 张树新: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要公众公司尊重小股东利益。 项兵:讲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股东收买一把手。我不太赞成说治理结构是监管。监管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监管只是一条路,从美国到日本到德国,都是先有好企业,后有监管,一模一样,所以千万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