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关怀,是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韧性治理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重价值,结合韧性治理理论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理念韧性”“结构韧性”“技术韧性”“机制韧性”等四个维度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结构的“失衡化”;治理技术的“趋弱化”;治理机制的“约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理念韧性,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注重结构韧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构有序转型;强化技术韧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字化与精准化;完善机制韧性,共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的策略安排,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是针对垃圾污染、水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的治理,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目标更应注重整体性和统筹治理。协同推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模式的多样化、治理手段的丰富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依靠更多的主体参与,同时也需要政策和技术的支持,更加需要通过统筹处理来减低成本,形成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策略进行梳理,剖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形势和所面临的挑战。综合已有研究资料和边疆地区农村环境治理特点,提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构建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村民为主体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姚昊彤  张晔  孙萌萌 《山西农经》2022,(11):138-140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人居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昌吉市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精神,聚焦总目标,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前,昌吉市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治理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巩固,乡村环境的改善呈现不可持续性,环境治理无法得到真正改善。文章根据昌吉市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情况及治理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数量多,地域差异较大,环境治理不均衡,部分农村人居环境令人堪忧。通过走访部分农村,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路径,为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参考,积极为广大村民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缺失,迫切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要害问题是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尽快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法律缺失和过时的问题,尽快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执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尽快解决农村和农业领域环境监管还不到位问题,尽快解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一 《农村经济》2006,(9):91-9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有关农村、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环境治理政策和法规体系却很不健全,因而表现出农村环境治理与城市相比相对落后。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现状,本文提出了新时期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上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而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必须准确掌握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本文在实地调研数据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村民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统一规划村庄,整改村容村貌;集约利用公有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以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乡村人居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既有苏州三山岛村、泰州东罗村、徐州北村村等自然条件及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人居水平发展较好的村,也有一些先天优势欠缺、后天发力不足的人居水平相对滞后的村。把握好乡村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和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推动江苏农村人居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逻辑关系。只有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治理,才能创造宜居生态、引领乡风文明、为产业兴旺营造优越的"三生"氛围、带动乡村生活富裕,从而推动乡村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依托政府兜底式的封闭式环境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日益复杂的环境治理需求。消解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核心在于,一方面通过协商沟通、塑造共识、内外激励,构建主体信任、合作认同与集体行动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政社环境合作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党组织、制度、资源要素嵌入农村环境治理场域,为农村环境治理参与主体提供行动基础、行动规范与行动条件。本文运用“政社合作—结构嵌入”的分析框架,基于D县H镇的环境治理案例考察认为,农村环境善治需构建政府有限引导、社会良性参与的环境合作治理格局,重构农村环境治理的嵌入结构,建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红 《水利经济》2017,35(3):48-52
从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对农村地区在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源水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城乡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缺失、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是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水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主体建设、保障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污水量大,如何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日本通过长达三十年的探索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学习和借鉴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显著,需要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强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角度下,农村环境治理方案逐渐优化,但由于资金短缺、保护意识薄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环境治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农村发展环境下,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构建的联系,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参与度低、治理条件不完善、治理效果不佳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村干部思想狭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长效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村民环保意识弱等。打造美丽乡村,必须提升村干部与村民的参与度,改变村民不良习惯;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从制定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来完善治理条件;完善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环境治理不能让农民靠边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应该是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核心主体,这也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逻辑基础和合理性根源所在。然而,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却选择了"政府主导",使农民处于边缘化,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抗者。显然,这种治理模式与农村环境问题不相匹配,不但增加了农村环境治理和监督成本,同时"一刀切"、"短平快"、强硬执  相似文献   

17.
改善社区环境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转型过程中存在环境治理多元主体角色不明、多元利益整合不足、治理过程无法持续等问题。为此,文章借助合作式治理理念,搭建"结构—行动者—过程"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山东S社区环境治理实践。研究发现,该案例在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明确行动者角色定位;创制合作网络连边,搭建合作治理结构;动态更新保障措施,治理过程持续运行等方面,为我国农村社区环境实现良好合作式治理提供了普适意义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抓住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水环境提升、农业废弃物治理、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制定了《"两成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多措并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让农村绿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要素对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要素并不总是发挥积极作用。农村特殊信任的存在、制度信任的缺失、社会规范的失效、关系网络异化和缺乏等对环境治理有负功能。农村环境治理要重视社会资本因素,重构农村社会信任体系、复建环境保护共识性规范、构建环境合作网络和制度化参与平台。  相似文献   

20.
契约管理: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惟予  肖萍 《农村经济》2015,(4):98-103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