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协定异质性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FTA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QAP矩阵回归方法对沿线FTA无权网络和有权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FTA网络从本世纪初的分散式简单局域网络演变成当今的交叠式复杂全局网络,但规则深度较高的FTA网络仍然仅发生在地理邻近或地缘相近国家之间;(2)东盟国家处于"一带一路"沿线FTA网络的绝对中心地位,目前尚未形成大国主导沿线FTA网络的格局;(3)要素禀赋差值网对沿线FTA无权网络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除受其他外部因素(地理距离、是否接壤等)影响外,沿线FTA无权网络形成的背后存在较强经济互补动因;(4)在考虑协定异质性的有权FTA网络下,经济互补动因对深度FTA规则网络形成的影响相对弱化,而以拥有共同语言为表征的共同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促进沿线深度FTA规则网络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二次松绑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呼唤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这些规则主要通过欧、美签署的自贸协定中的WTO-X条款体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参与了全球FTA网络,其协定的规则水平因美、日、欧、俄等不同主导国家类型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FTA较少,在规则深度方面与美、日、欧同类型协定尚有较大差距。未来应根据双边全球价值链紧密程度优先选择FTA伙伴国,同时基于差异化原则,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有规则水平,加快推进中国与这些国家间不同规则、水平、层次的自贸协定网络,为拓展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投资贸易往来提供规则保障。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路径。首先,文章构建二元响应模型,分析我国选择FTA伙伴国的决定性因素,并据此预测最适合与我国建立FTA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其次,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双边FTA的福利与外贸潜在效应,并依托我国的FTA福利获益构建第二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与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第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最后,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维度进行降维和综合评估,确定了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潜在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4.
5.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路径。首先,文章构建二元响应模型,分析我国选择FTA伙伴国的决定性因素,并据此预测最适合与我国建立FTA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其次,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双边FTA的福利与外贸潜在效应,并依托我国的FTA福利获益构建第二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与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第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最后,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维度进行降维和综合评估,确定了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潜在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凝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的演化,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药材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中药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GDP规模、边境距离、语言等会对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影响。今后应继续拓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建设中药材专属国际物流通道和中药材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由最初的战略构想逐步迈入实施阶段,即将成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从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重要路径。我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在自贸区建设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以一带一路为纲,张自由贸易区之目,加快实施我国自贸区建设,积极主动应对国际新形势的挑战,推动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且一带一路加深了各国的互联互通,为中国同沿线各国签订自贸协定,建立FTA奠定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推动了我国FTA战略实施和建立一带一路FTA。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我国FTA战略实施的现状及其特点;再次,以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第二阶段谈判为例,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思路及其对FTA的促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圳跨国企业作为全国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多项"走出去"指标居全国之首。本文概述了深圳跨国企业利用"一带一路"税收协定开展对外投资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2013~2016年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的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从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东南亚、东欧、西亚北非地区的贸易比重相对较大,东欧以及西亚北非农产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通过农产品贸易网络分析格局可以发现,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伴随着贸易区域化发展以及落后地区开拓新市场激发潜力,沿线各国的中心性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特别是自2015年我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往来日益频繁,凸显税收协定作为协调国与国之间税收利益矛盾、消除国际间重复征税重要手段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对外签署110多个税收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税收安排,大陆与台湾签署的税收协议,以下统称"税收协定"),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税收协定50多个。如何有效利用好税收协定,降低"引进来"企业税收负担,优化税商环境,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成为税务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税收协定的概念、作用,日常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易引发的风险,对当前形势下税务机关如何提升税收协定服务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大了改革开放力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文章针对"一带一路"提出的历史背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的"一带一路"贸易新格局,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的演变趋势,并提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阐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现状,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的模式和重要领域,为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共同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对国际投资协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签订的国际投资协定越来越注重对东道国国内社会利益的保护。在"一带一路"投资活动中,将劳工权益保护条款写入国际投资协定,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也有利于"一带一路"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在具体条款形式选用时,应采纳序言式和附件式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专门行政事务机关的建设和公众参与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苹果效应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企业进口食品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依然很少有人探究。文章基于2001~2013年中国海关微观企业数据库,采用KSW(2013)方法对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食品质量进行测算。同时,将不同运输方式的能耗差异纳入运输成本的测算体系以得到更精确的运输成本,并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进口食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运输成本与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华盛顿苹果效应在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品进口中的存在性,并且这种现象在高质量食品中更加明显。此外,运输成本对进口食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运输方式下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17.
王金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2):4-31+155-156
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在全球场域下的整体呈现。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宏观叙事结构下,“一带一路”如何影响中国国家形象、能否改善相关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对中国的叙事框定是有待回答的问题。作者基于2005—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民意调查”数据,采用多期倍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一带一路”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赫希曼效应与贸易、投资、双边政治关系、伙伴关系的中介效应均会显著提升一国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和对中国的认同;“一带一路”与制度、文化、政体差异、外交立场等距离变量的交互效应以及对中美权力变化、中美战略关系的优化、调节效应会有效缓解、改善一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消极感知和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困境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一带一路”的合作性叙事及其对竞争性甚至敌意叙事的隐喻替代也会显著弱化一国对中国的负面推理、叙事框定以及与中国的身份和情感对立。中国应继续发挥和巩固“一带一路”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叙事体系的正向作用,同时重新框定中美关系和解构中美战略叙事。  相似文献   

18.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而在社会文化风险中,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与东道国自身因素对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大小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对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发展、互惠互利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中国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计算并分析其占中国与世界的总进出口额的比重及变化特征,拟合出该进出口额的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预测了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验证出中国能够实现未来十年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双边经贸往来不断加强的同时,税收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观实际的税收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关税协调、税收协定和税收征管与合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不足,提出应借助"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来推进沿线国家税收体制现代化,加快各国关税协调进程以提升自由贸易便利化水平,修订现有税收协定条款并明确现有条款中具体税种的适用性与完善税收情报合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