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货膨胀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探讨与通货膨胀率关系最直接的变量货币供应量出发,首先定性的讨论它们之间的有关理论和关系,然后通过实际数据,采用R软件,用LPE回归模型对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此结果与一般参数回归模型比较,得出LPE回归模型明显优良的结论,最后,通过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4.
一、引言 近年来,物价上涨成为当前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人们越来越感觉到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那么,究竟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它们之间较精确的量化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有效地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等问题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方向.本文将首先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我国近些年的统计数据建立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据此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由于不需要预先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对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了多方面和灵活机动的表现形式。本文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1978—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的变化走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利用指数模型、对数线性模型以及非参数回归模型对单位GDP能耗变化走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指数型递减。另外,从拟合效果来说,相对于参数回归模型而言,非参数回归模型更能有效地拟合单位GDP能耗的变化走势。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货运量作为物流需求水平的指标,结合Eviews软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预测,并通过大连市2002-201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 实证分析,证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预测物流需求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无法解释的。于是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分析了反映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时间变边际消费倾向及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1985—2011年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均会导致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呈双向因果关系。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货币供应要大。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中国2000-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率不仅显著影响意外险需求,而且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首先,意外险需求对通货膨胀率的敏感程度是边际递减的;其次,与通货膨胀风险相比,投保人更加厌恶通货紧缩风险;最后,由于需求模式在门限值附近出现较大改变,可能会冲击意外险市场,当通货膨胀率接近门限值时保险公司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累积性通胀与货币-价格关系变化——基于2007年通货膨胀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要素货币化进程引入易纲的货币化模型,对1997-2006年高货币供给量和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给出了解释。边限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要素货币化进程吸收了货币,证实了金融市场的货币累积效应。基于扩展的资本市场均衡模型给出的1 3种资本市场状态,对货币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累积和流转给出了解释,发现金融市场累积的货币与危机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形成了2007年通货膨胀的货币压力。治理通货膨胀,短期内必须最大限度地控制货币量,长期内则应引导资产市场体系恢复均衡。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中国上市公司1990~2009年的有关数据,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融资决策(资产负债率)与实际所得税率正相关;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而资产担保价值、获利能力和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型国家的发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王玲杰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9)
进行生态足迹动态测度是弥补原有生态足迹模型静态性缺陷的一个有效手段.现有的生态足迹动态拟合和预测多采用普通回归分析模型,本文建立的生态足迹动态测度通用回归分析模型克服了普通回归分析模型的局限性,并能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以安徽省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通用回归分析模型拟合和预测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合理,且方法通用,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6,(2):16-29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透明、连贯和可信。 相似文献
17.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违约概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计算客户违约概率(PD)是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步骤.文章在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正向逐步选择法(forward stepwise)构建了较为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违约概率的测算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作为较为理想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的数据对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规模效应进行分析。选择在次贷危机冲击过程中我国企业面临调整与革新的这一特殊阶段,研究规模效应是否存在。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验证了规模效应的存在性;通过引入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规模效应的存在性;同时揭示了A股规模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即随着规模的减小,边际收益先变大后变小,且规模边际收益都为负值。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仍在交易的25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每支基金从上市第2年到2010年12月的交易价格和净值的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存在均值回归现象。同时,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5支样本基金中有22支基金的交易价格与净值的误差修正项显著,说明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和净值的变动均会影响基金折价,其中交易价格变动对折价的影响更大。最后,提出我国基金投资者可通过投资折价较大的封闭式基金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