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3年2月《深圳市“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的印发将开启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契机。过去10年,深圳市工业厂房改造以“工改工”模式为主,未来,“工业上楼”模式会成为深圳市工业区改造的主要方向。鉴于此,本文从财会角度分析工业上楼项目开发运营企业的主要风险,包括投资风险、成本管控风险、回迁风险、企业运营风险等,并提出风险对策,包括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项目设计、落实“一园一策”政策、坚持定制化招商路线等,为工业上楼项目开发运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研究背景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中明确要推广“工业上楼”,用于保障工业发展空间;2022年5月,深圳市发布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30条举措,明确“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业强市新优势”;6月,深圳市发布《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点名“20+8”产业;同月,深圳科创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工业、制造业屡次成为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存量时代,鼓励存量产业用地提容增效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其中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工业上楼”模式引起关注。作为一个近年来在国内开始发展并应用的工业生产模式,“工业上楼”当前可以说是仍处于推广建设的阶段。为鼓励存量产业用地提容增效,各大城市的相关支持政策正在逐步成型;以大湾区沿海城市为标杆,“工业上楼”模式亦不断向内延伸、扩展。在产业空间重新整理、优化和拓展的情况下,“工业上楼”也将成为产业地产成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2023,(8):48-51
近期,“低成本产业空间”成为了区域市场的热词,其势头大有超过“工业上楼”的趋势,细究下来“低成本产业空间”与“工业上楼”还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孵化本地企业,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顺应国家层面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要求,拉平补贴政策,让产业发展契合区域资源禀赋。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非“区域内卷发展”,共创增量而非存量博弈,孵化升级产业而非“给予温室”亦或是“拔苗助长”。对于已有项目的大湾区园区开发运营商,先不用过度忧虑,很多进展还得等一等再看。能提醒的就是,就像住宅的廉租房不会冲击“改善型”市场,这也倒逼着“市场化园区”要以产业为本,运营为核心,做出自身服务特色,简单的开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5.
“工业上楼”是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产业空间模式,是土地资源受约束条件下,城市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工业上楼”在香港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周期。上世纪50年代起,香港制造业快速发展,但受限于紧缺的土地资源,香港建设了大量高层工业大厦。随着香港产业结构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这些工业大厦逐渐闲置,或被非正规地用作商业办公等其他用途。上世纪90年代起,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将工业大厦重建或改建为商业办公和住宅类建筑,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引发了价格上涨等问题。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工业上楼”,应借鉴吸取香港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产业地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住宅与房地产》2023,(27):18-19
<正>随着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制造业回归”正成为全球中心城市的共同趋势。从国内来看,国家层面持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各地纷纷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等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如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用地提容增效、升级高容高密园区发展模式成为热议话题,其中“工业上楼”作为一种空间载体解决方案在全国掀起热潮。  相似文献   

7.
“工业上楼”是指不同于在传统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在高层建筑中进行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工业上楼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空间利用效率,而传统照明系统普遍存在耗能高、不智能、后期维护成本高等痛点,在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势下,如何实现产业园区的节能降耗并提高管理效率,成为智能照明设计的关键。本文结合深圳某在建工业上楼典型案例,通过基于物联网LED智能照明系统开展专项设计,有效解决节能降耗,为类似工程案例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8.
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加速产业集聚,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是江都市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提前”,走在扬州跨越式发展前列的重要抓手。笔者通过对江都市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推进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82-82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生态武强,构建和谐武强”为目标,“十二五”开局之年,武强县确定了加快省级工业聚集区建设、做大做强核心产业、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成为县域经济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0.
乔树江 《活力》2007,(5):11-12
贯彻落实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工作主题,从双城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基地保障、工业项目带动、多元互动集群、质量效益同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又有重大突破! 2005年12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的两宗工业及工业配套用地成功挂牌出让,这是深圳市乃至广东省范围内首次在产业用地供应领域引进市场化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以挂牌方式出让产业用地。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11月15日-19日,“建设科技专题馆”和“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展馆”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环保展中正式亮相,成为环保展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本届“建设科技专题馆”和“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展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以及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走过了工业化时代,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园区也从传统厂房加宿舍,升级转变为智慧园区加服务。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不断从错配到适配转变,应对未来产业园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以“增空间、聚产业、促转型、提服务”的总体思路,通过“三个平衡”和“三个突破”的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实现配套为产业园区赋能。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十二五”规划大研讨的要求,配合上海工业与信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更好谋划上海工业产业与信息化的长远发展,4月13日上午,市政府艾宝俊副市长主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如何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创新、融合、转型、提质”等主题,邀请了本市十一位大型企业集团领导及有关专家参加了座谈研讨,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本市唯一的咨询机构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会上,该公司总经理董锡健就上海工业产业调结构、促转型的紧迫问题,提出了(1)在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同时,注重发展民生类制造产业;(2)从传统轻纺工业,调整/转型为时尚产业;(3)从以往工业产业/“铺摊子、造厂房、上项目”,到注重投资“软实力”;(4)从“创意产业”,向“产业创意”调整/转型;(5)从狭义的“产业服务业”,向广义的“服务型制造业”调整/转型;(6)从“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调整转型等六点思路与建言,得到了领导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世界》2005,(11):47-47
商业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确定,由深圳市牵头,建立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及深圳市协同配合、信息共享的重点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首批建立监测“热带水果进出口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洪洞县是山西省的人口和资源大县,随着“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的推进,该县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等方面逐步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本文从主要从做大做强新型化工业、特色化旅游业和集群化农业“三大产业”出发,分析该县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审计与会计》2012,(9):F0002-F0002
林业局围绕森工总局建设“四大体系”,发展“八大产业”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一是积极推进林产工业改革,促进了林产工业向精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明溪县将气动工具产业作为三大重点培育特色产业之一,建设气动工具产业园,引进气动工具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全国气动工具行业“旗舰”,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目前,该产品已占据国内、国外气动工具产业60%以上的市场份额,庞大的气动工具销售网络给明溪县带来了一个做大工业、发展又一产业集群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胡皎  陈敏  郑小兰 《企业经济》2006,(12):103-105
本文运用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理论,对南昌市城南老工业基地——青云谱区的工业发展与分布现状、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剖析,提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旅游名区、经济大区”战略,描绘了未来昌南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宏伟规划,并就实现这一目标阐明了具体路径,即优化工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优商贸、物流、旅游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小企业》2008,(2):18-19
做优做强是嘉定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该区坚持好字优先,大力实施“两个优先”发展战略,二、三产业逐步呈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60.4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15.7%,工业及第三产业分别上缴税收90.2亿元和71.1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2%和41%。当前,嘉定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