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北京房地产》2007,(1):61-62
一、宏观政策 2006年国家出台了多个宏观调控政策。分别动用了调整存款准备金、上调利率、规定新建住房套型比例、加强土地管理、限制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投资等政策手段,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以达到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各个参与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05,(5):122-122
中国房地产在经历了2004年房价攀升、“8.31大限”、加息风波、金融政策紧缩、宏观调控等风雨路后,在泡沫论和崩盘说的阴影下,2004年,留给中国房地产业界的是一个变数太多的“冬天”。2005地产行业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房价过高、区域需求不均衡等诸多的问题,如何保证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速、确保人民基本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合理的宏观调控是保障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当前增速已接近2003年宏观调控前的增长水平,房地产行业已经接近趋热区间的临界点,应警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过快、过热。国家统计局表示,应该采取包括完善住房保障、金融、土地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防止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报告还建议,为从源头上防止开发商土地的炒卖和囤积,建议改进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7,(1):100-100
1月23日,湖南省住宅与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由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张建新主持。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处有关负责人彭先成、宋路明、韩长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全省各市州房产局局长、开发办主任及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去年我省贯彻实施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各市州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部署全省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住房保障和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其间虽然经历了几次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兴盛发展的趋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全国涌现出数以万计的房地产企业。最近这一轮以“限购”“限贷”等为主要手段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低迷状态,所有房地产企业都感受到了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生存危机,纷纷思考着如何应对形势变化带来的战略选择。2012年底,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一改以往的疲软态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到了中共十八大后,  相似文献   

8.
8月28日省建设厅在湖州市召开了全省房地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今年国家和省里进一步实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部署全省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住房保障和市场监管的各项工作。会议由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副处长江胜利主持。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事关国民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围绕“房住不炒”总基调,逐步形成了“分类指导、精准调控”的总思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选择调整政策工具箱,因城施策,保障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这也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挑战,在“精准调控”总思路下,房地产市场调控不能再简单地“对症下药”,而是要建立系统思维,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相机选择调控工具,为精准施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与万科南都房地产公司发起、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持的杭州房地产行业推动民工“零欠薪”活动,于2008年1月20日在杭州良渚文化村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民工弱势群体“劳有所得”、“劳有所学”、“学有所用”,倡议、实践房地产企业在解决建筑民工欠薪问题中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莹 《房地产导刊》2005,(11):86-87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一陕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此次政策充分表明了政府对”“打压高房价”、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保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浙江房地产》2008,(1):F0003
由浙江省房协与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公司发起,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持的房地产行业推动民工“零欠薪”活动于2008年1月20日在杭州良渚文化村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07,(10):13-13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宋春华表示,“十五”期间中国房地产行业税收增幅很快,但目前的行业运行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楼市宏观调控要特别注意“五高”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房地产行业的薪酬总体走势仍有较大增长,但与2005年相比,涨幅有所减少。不同的职位薪酬的涨幅也不尽相同。”新世界中国地产(北京)人力资源总监马越跃在接受《中国新时代》专访时这样总结2006年房地产行业的薪酬走势。他认为,国家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行业的一些职位的薪酬增长幅度发生了变化。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对融资人员非常倚重,融资类职位的薪酬涨幅可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房地产公司的领军人物、房地产项目的领军人物的作用更为突出,薪酬涨幅自然强劲。“相比之下,国家宏观调控对房…  相似文献   

15.
清风 《中国房地产》2005,(12):23-24
2005年,被业界称为房地产的“政策年”。在这一年中,土地、金融、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年中,宏观调控的成效开始显现,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格局也随之调整。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可以说,2005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年,是行业发生重大转型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国家进行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要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房地产行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刨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6月18日下午,应邀到武汉参加“宏观调控与湖北房地产业发展论坛”的巴曙松博士说,今年4月底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可能会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宏观调控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向好的格局也不会因此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浙江房地产》2008,(3):30-34
过去的一年,协会在各会员单位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宗旨,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行业建设活动、增强协调和沟通、切实为会员服务,努力做好政府委托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新一轮宏观调控如同疾风骤雨,全面而深入地触动、改变着中国房地产业的生态环境。中央政府反腐力度突然加大,一批涉及房地产违规操作的高官纷纷落马;地方政府在政策的高压之下,心理的天平开始由财政收入向住房保障倾斜;以开发商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大鱼吃小鱼的游戏频频上演;专家、学者、民众以空前的热情参与到关于“暴利”、“房奴”、“房价”的全民大讨论中去。从未有哪个行业受到中央的如此重视,从未有哪个行业受到民众的如此热议。我们甄选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九大事件,由事件引申到现象,由表层深挖出内涵,借此勾勒出2006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轮廓,记录下中国房地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踯躅足迹,昭示过去一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房地产行业整合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和深度,显示出政府调整国内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业的巨大决心。至此,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整合时代。文章结合南宁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特点,从房地产开发业、房地产中介业、物业管理业等三大子行业探析南宁房地产行业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信托融资灵活可行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始终处于宏观调控的风口浪尖。从2003年的“121”号文件,到2004年的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自有资本金由20%提高到35%以上、“8.31”大限、央行加息,进入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接着就有了3月的上调住房贷款利率、4月的国务院稳定房价的八点意见、5月的七部委新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