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胶黏剂在涂层固化过程中的再分配对涂布纸的涂层结构和印刷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胶黏剂的迁移机理对于提高涂布纸质量和印刷适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考察了涂料固含量对胶黏剂迁移的影响以及胶黏剂迁移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随着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Ranger的壁面效应作用机理相矛盾;而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仅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进而影响印刷光泽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乙酸丁酯的合成工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对乙酸丁酯在合成过程中的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考察在催化剂作用下,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及空速等对于乙酸丁酯酯化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于乙酸丁酯热安全性进行等级评估。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国内将绿色经济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环保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印刷包装材料中广泛应用的胶黏剂也必然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环保胶黏剂成为胶黏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环保胶黏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市场上已推出的四类环保胶黏剂,即可生物降解胶黏剂、水性胶黏剂、UV固化胶黏剂和无溶剂胶黏剂,并对各种胶黏剂的研发现状、主流产品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环保胶黏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温度、压力及共沸剂用量等操作条件对丙烯酸分馏塔顶部废水中丙烯酸的含量带来的影响,以相对优化的操作条件达到以在低物耗能耗和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炼厂含酚碱渣废水中酚的脱除问题,以石脑油为萃取剂,以炼厂碱渣为含酚样品,采用静态萃取方法对碱渣废水中的酚进行脱除试验。考察石脑油萃取碱渣废水中酚的可行性及石脑油与碱渣废水的比例、PH值、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脑油萃取碱渣废水中的酚完全可行,m_(石脑油):m_(碱渣废水)=3:1、PH=6-7、50-60℃为最佳条件,此条件下碱渣废水中酚含量降至1300ppm以下。  相似文献   

6.
杨晓东 《化工管理》2022,(20):51-53
利用Aspen Plus软件提供的物性估算功能,计算丙烯酸叔丁酯的物性,从而模拟分离、提纯过程,确定工艺条件,得到理想的产物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以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为软硬单体,以丙烯酸-2-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制成一种水性复合软包装胶黏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HPA)=3.5%、w(GMA)=1.5%和w(KPS)=0.7%(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80℃—85℃、单体滴加时间4h、保温1.5h和w(H-874)=1.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相应的水性软包装胶黏剂聚合反应平稳,综合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及酯产需分析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胶粘剂用的共聚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乙酯,以及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其中,用于生产丙烯酸酯约占总需求的55%.随着下游产品的丰富与发展,世界丙烯酸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加.在丙烯酸生产中,粗(未精制)丙烯酸几乎都用于生产丙烯酸酯(最重要的有丁酯、甲酯、乙酯和2-乙基己基酯),以及涂料、造纸、纺织、粘结剂和油墨工业用其他衍生物.除去少量用于生产聚丙烯酸酯用作增稠剂、分散剂和流变控制剂外,随着高吸水性树脂在石油、化工、轻工、建筑、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超级吸水剂聚合物(高吸水性树脂,SAP),约占世界需求的32%.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选用四种不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在不同温度(20℃和30℃)、不同的时间(3个月、6个月)贮藏食用油后,分析PAEs的迁移规律,结果显示:材料不同,PAEs含量不同,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迁移量不断增大,PAEs含量高的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量也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的新型UV转印胶黏剂。该体系包括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和其他助剂。通过控制树脂和引发剂的用量与比例、光照时间、预热温度来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环氧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的比例为1.5:1,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为2:1,光照时间为45s,预热温度为110℃时,UV转印胶黏剂的附着力达到国标0级,耐水性达到最佳的0级,硬度指标为3H。另外,这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还具有很多优异的化学性能,比如固化反应快,固化交联密度大,体积收缩率低,后固化现象明显。研究发现,这种混杂紫外光固化体系的UV转印胶黏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能够用于玻璃表面的转移印刷。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以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为软硬单体,以丙烯酸-2-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制成一种水性复合软包装胶黏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HPA)=3.5%、w(GMA)=1.5%和w(KPS)=0.7%(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80℃—85℃、单体滴加时间4h、保温1.5h和w(H-874)=1.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相应的水性软包装胶黏剂聚合反应平稳,综合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盐酸介质中采用乙酸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三氯化铁,通过盐酸洗涤有机层后再用水反萃,反萃液经蒸发浓缩去除乙酸丁酯,得到高纯度三氯化铁。考察了水层酸度、相比、萃取时间、萃取级数、洗涤液酸度、反萃相比等参数对乙酸丁酯提纯三氯化铁的影响,并探讨了萃取剂循环利用。结果表明:乙酸丁酯萃取Fe3+最佳的相比O/W=1∶2,萃取时间为2~3min,水层酸度8~10mol/L,经萃取3~5级可使Fe3+总萃取率大于99.99%;反萃前,有机层需经AR盐酸或者工业盐酸洗涤;反萃最佳相比W/O=0.5∶1,反萃级数为两级;乙酸丁酯循环使用,萃取能力未见明显下降;三氯化铁经蒸发浓缩后,有机碳含量降低至约20 mg/L,三氯化铁中各项杂质低于1 mg/L,能广泛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化学试剂、饮用水处理、精密蚀刻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烟用接装纸在卷制环境条件(温度25℃±2℃,湿度65±3%)下,存放不同时间对其物理指标和上机使用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膨润土、马铃薯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马铃薯淀粉不需糊化和无氮气保护的情况下,通过水溶液法合成了淀粉-CTAC改性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文章探究了膨润土的改性条件,研究了马铃薯淀粉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对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CTAC用量为4.0 g、改性温度为70℃下制得的改性膨润土性能较好;在改性膨润土为0.75 g、马铃薯淀粉为1.0 g、丙烯酸中和度为30%、引发剂为30 mg、交联剂为12 mg时,制得的高吸水树脂的吸水率高达1 460 mL/g。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以硫酸铝溶液为包覆剂,采用并流沉淀法,研究了包覆反应的pH值、反应温度、熟化时间及包覆量对铝包覆钛白粉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包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pH=8.5,反应温度=75℃、包覆量=3%、熟化时间=150min的反应条件下所得高分散稳定性包覆产品的优化工艺条件最佳,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不仅可以提高其他理化性能,还可以更好的提高铝包覆钛白粉水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得出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文章基于SWAT模型,并假设降水量的变化标准为±5%、±10%、±15%和不变的情况,温度的变化标准为±1℃、±2℃和不变的情况,模拟不同变化条件下水文径流过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呈反相关关系,即当气温降低、降雨增加时,径流呈现增加的趋势,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减小而变化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流域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变化的上升幅度,同时,径流变化在双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软包装复合发展到今天,减少和去除复合中的有机溶剂已经成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能彻底消除溶剂的复合方式有水性复合和无溶剂复合.无溶剂复合由于受到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而水性胶黏剂由于可以在现有的干式复合机上直接使用,因此受到国内软包装厂家的欢迎,目前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大跨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恒博 《水利技术监督》2024,(4):259-262+286+290
为研究低法向应力水平下无粘结接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接缝类型对表观黏聚力的影响。在与观察到的重力坝坝基承受相同法向应力(100~1000kPa)条件下,对3种不同类型砂浆制成试件模型进行24次直接剪切试验,以模拟均匀接缝和复合接缝情况。结果表明,接缝类型和接缝材料强度对接缝抗剪强度和表观黏聚力影响不大,且不同条件下获得的表观黏聚力值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结果可为研究与设计和施工有关的其他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乙酸正丁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气,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涂料与医药工业中作溶剂、萃取剂等。工业制备过程是在浓硫酸催化下,用正丁醇和乙酸直接酯化脱水而得。虽然反应时间较短,但由于氧化、磺化和异构化等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硬盘读取数据的效果,进一步增加硬盘的存储量,对头盘界面空间散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以及氦-空混合气体环境下润滑剂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磁头磁盘界面空间气浮轴承模型和热辅助下磁头磁盘界面空间润滑剂迁移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气浮轴承模拟结果输入到模型中,探析氦气质量分数及其他影响参数对头盘界面空间散热的影响规律,以及激光热流及其他影响参数对氦-空混合气体环境下润滑剂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氦气质量分数加剧了头盘界面空间的散热强度;与磁头飞行高度相比,润滑剂厚度、环境压强的增大更利于磁头磁盘界面空间的散热;润滑剂转移量随激光热流、磁盘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脉冲光斑尺寸的增加,润滑剂转移量先增加后减小,且光斑半径为20σ时润滑剂转移量达到最大值;Zdol2000,Zdol4000,Ztetraol2000及ZTMD等4种润滑剂中,Zdol4000造成的润滑剂转移量最大。研究获得的头盘界面空间散热因素及热辅助下影响润滑剂转移量影响因素的结果,能够为充氦热辅助硬盘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下一代磁存储记录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