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文化的缺失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普遍不够,或者是企业的口号、理念分不清。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鲜明而准确地塑造好企业理念,塑造好了之后员工才会认同,认同之后员工就会主动去做事情,就会由“枪弹型”的员工成为“导弹型”的员工。  相似文献   

2.
为企业立宪     
徐军 《厂长经理之友》2011,(10):104-106
理念落地大致归结为“入脑、入心、入制、入行、入形”五项内容。其中:“入脑”代表着员工对理念的认知和认同;“入心”代表着员工个人理念与企业理念的真正融合:“入制”表示理念在制度导向和制度内容上得到了贯彻;“入行”表示理念、制度真正转换成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和各级员工的行为;“入形”表示理念变成了企业在员工和客户心目中实实在在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不是为了企业文化而罗列的空洞的口号,文化是长期的积淀,不能一蹴而就,文化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要靠高层的良好表率和言行一致,要靠业务规范、管理制度的“硬性”机制保障,也要靠团队精神、员工关系管理、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等“软性”措施的护航;员工只有对文化理念认同,才能转化成为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实现我们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面对初出茅庐的“00后”员工,如何既得体又有效地管理好他们是如今不少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将以相关数据作为支撑,结合国内优秀雇主企业案例,通过转变视角、重塑传统管理思维,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管理“00后”。改变模式先做好“雇主”管理面对“00后”这批新颖独特、幽默风趣的年轻人,企业管理者不妨先站在他们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曾说过:“今后,我们将不再‘寻找工作’,而是要‘寻找雇主’。”人才和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利正在放大,因此,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向背调”,在入职前通过面试或者实习的契机充分考察公司,或是通过网络职场社区了解公司的职场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运用设计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深度洞察年轻员工的需求特点,打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的工作场景,挖掘人才潜力。2022年是00后大学毕业生走进职场的元年,高校毕业生首超1000万人。初入职场的他们追求独立自主和自我价值,是企业未来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管理者要运用设计思维使00后尽快融入企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优势,实现他们的价值,为企业“立当下,谋未来”。  相似文献   

6.
企业第一宝贵资源之一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存量、内在质量的持续提高,将对该企业的经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新生力军加入企业用人团队。老一辈管理人员如何去面对与年轻员工相关的管理问题,包括沟通代沟、员工培训不到位、员工流失率等等。怎么才能更好发挥年轻员工的优势和创造力是很多企业组织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满意的产品源于好员工,每个企业都想拥有顶尖的员工。但是。好员工是否能长期留下来,取决于他对领导的使命和执著是否认同。员工感知领导力的好与不好,甚至能从身体语言感受到他所说的、想的是否一致。”德国企业领导学院院长丹尼尔&#183;皮诺说。  相似文献   

8.
读者点评     
《中外企业文化》2008,(9):79-79
湖北读者汪尉文《员工发展战略的“四个基于”》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四个基于”对员工从本质上给与了充分的“人文关注”。比如,“企业的员工发展战略,要在合理组织、有效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上为企业经营作出长期、科学的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企业现有员工的使用率,预测未来工怍质与量的变化,制定近期和远期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对岗位和个人绩效进行考评,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资源;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招聘特定员工,使之融入企业运行;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影响制约“提质增效”的矛盾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员工缺乏市场竞争和危机意识,企业主体活力释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不够精细,仍有“会干不会算”等问题;关键岗位、特殊人才的储备有差距,还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逐步扩大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深入研究企业“提质增效”的特点规律,推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根本在“守正”守正,就是无论市场形势如何,都要守牢初心使命,守住文化根脉,守好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10.
<正>初入职场,各种从未经历过的人和事扑面而来,面对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00后”交出了一份不同于前辈们的“答卷”。拒绝加班、上怼领导、下撕同事、一言不合劳动仲裁……看得是打工人们拍手称快,却让部分企业管理者心中生畏,甚至把对“00后”员工的管理搞得草木皆兵,而这样的管理方法往往最后适得其反,弄得剑拔弩张、撕破脸皮的结局收场。那么,该怎么与这批初入职场的“00后”们相处呢,这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许多管理者叫苦连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花心思去了解“00后”这一群体的特点,往往只是在生搬硬套老派的管理方法。本文将抛开偏见与网络风评,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帮助企业管理者们通过“知彼”成为“00后”员工们的“知己”。  相似文献   

11.
和风 《上海质量》2009,(6):58-62
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谊的企业标识却始终如一:中外文“信谊”与“SINE”构成十字样,体现企业救死扶伤的宗旨;而外圈以24枚圆形齿环绕,意含一年24个节气、一天24小时信谊人不停顿地为社会服务;大红底色则表示企业员工为社会服务的赤诚之心和企业如东升的旭日,生机勃发。“除了好药,还有信誉和友谊”,这是信谊品牌经营的理念,也是信谊持续发展的基础。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信谊”何以好药弥新、信誉依旧、友谊常在呢?  相似文献   

12.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3.
林张 《物流时代》2011,(6):84-86
陕汽“德赢”企业文化像无形的磁场,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团结奋斗。它渗透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决定着陕汽生存的质量和发展前途;它外化为陕汽的风格和形象,是客户认同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企业或一些经济组织长期形成而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英雄模范、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及经营战略等的集合体;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显于员工心灵中的以价值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企业群众组织的工会组织,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使企业职工有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老子讲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忠诚需要一种认同感,不是要员工忠诚,而是员工认同企业家和企业行为,从心底认为就应当如此。从“需要忠诚”变为“应该忠诚”,要依靠价值观管理。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别说员工和企业,就是一对夫妻都不能白头偕老。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圣贤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朱文宝 《活力》2012,(23):115-116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验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张瑜 《经营者》2003,(1):32-32
<正> 工夫在诗外。企业要建设一个温暖的“家”,需要的是真诚的付出,企业只有扮演好了可亲的“家长”角色,才能实现与员工心与心的交流。这方面外企的许多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可鉴的经验。一、为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推行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后,部门经理必定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长谈,来到本公司后,你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打算,一年之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三年之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除个人努力之外需要公司提供什么帮助等等。在朗讯,这已形成一个滚动发展制度。每到年末,部门经理都要和员工一起对照上一年的规划进行检查,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满意的产品源于好员工,每个企业都想拥有顶尖的员工。但是。好员工是否能长期留下来,取决于他对领导的使命和执著是否认同。员工感知领导力的好与不好,甚至能从身体语言感受到他所说的、想的是否一致。”德国企业领导学院院长丹尼尔·皮诺说。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说服教育和启发、引导工作。思想政治上作对象能否认同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愿意践行.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教育、引导、鼓舞、鞭策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生产经营目标,服从企业改革改制的方向和措施.而且要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实现、维护员工的愿望和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中来,才能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共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侯俊华 《企业经济》2003,(7):163-164
企业的激励机制可分三大类型:一是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二是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三是自我激励和他人激励。前两种都好理解,第三种简单来说,他人激励就是政府、社会公众对你的认同;自我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如果他把企业经营得好,政府信任他,员工信赖他,他报酬多点都无所谓,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继续把企业经营好,努力追求事业的成功;另一种是认为自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但毕竟是国有企业,拿不了太多的工资,于是就享受。而享受又分两种,一种是车子买好一点的,房子住好一点的,出国机会多一点,这是社会、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