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9年来广州人员住房保障需求调查数据,以新市民的生命历程为视角,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分析新市民住房保障需求后发现,从空间性角度看,流动距离较近的新市民青睐选择产权型保障性住房;流动距离相对较远的新市民倾向于选择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从时间性角度看,新市民生命阶段的转变体现为家庭结构由单身向多口之家的变化,追求住房稳定,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优于市场化租赁性住房、产权型保障性住房优于租赁型保障房。从代际发展角度看,老一代新市民对产权型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意愿更强烈,新生代看待城市发展格局的目光更加开放和多元,影响他们选择保障性住房的条件也更加向宜居的属性靠拢。基于此,未来住房保障发展应健全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租购并举,满足不同层次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为新市民提供高品质、可负担的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2.
《上海房地》2023,(2):13-16
自2016年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以来,城市人口虹吸效应更加明显,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青年人大量涌入,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日益突出。2021年以来,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新模式背景下,杭州结合城市租赁人群住房租赁需求,迅速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吸收借鉴蓝领公寓和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试点经验,搭建三项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租赁住房困难,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杭州住房保障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即外来务工人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我国实行户籍管理,住房保障政策大部分只覆盖到户籍人口,而较少惠及到新市民群体。各级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6年起江苏省将新市民纳入了住房保障范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要求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问题。新市民住房需求的保障方式主要为租赁式。但向新市民提供住房保障的时候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可能影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阐述了新市民的租赁式保障全过程中可能影响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初步应对建议,为提高针对新市民的住房保障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运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是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家庭自助与政府帮助相结合的保障形式,在申请审核、产权份额设计、分配供应及后期上市等方面都有新的做法,并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比较适合房价相对较高的大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同时,要形成长期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还要解决申请供应的常态化,后期管理的有效性等问题。建议在供应过程中形成轮候机制,在后期管理中形成属地化管理机制,以促进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6,(9):59-60
5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等问题出台六项措施(称“国六条”),标志着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随之,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叉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国六条”的实施细则,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对没有解决的住房结构、房价涨幅以及市场秩序三个问题继续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租赁住房是解决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常住人口阶段性住房困难、户籍人口长期性住房困难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公共租赁住房是住房保障部门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新市民的住房困难而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方式,具有租金低廉、小户型多样、配套设施完善等特点。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供需不平衡、运营效率低下、资金缺乏、监管不力等。为此,文章从运营模式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主要的三种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模式——住房保障部门专门机构运营模式、市场化运营模式和住房保障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了比较,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建议,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强化风险防控、创新融资渠道、提升服务质量等,以期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阳 《住房保障》2007,(4):26-26
为了更好地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的住房需求,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抚川页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抚顺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住房保障研究中心。住房保障研究中心汇集了抚顺市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众多研究专家参与研究和为决策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社会学研究所的联合,使住房保障研究中心能够从社会学和住房保障的视角出发,联系抚顺实际,分析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以及投资性、投机性需求过旺等倾向对抚顺住房保障制度可能带来的影响。针对当前城镇居民分配收入差距扩大,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基本现实,探讨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改善居民居住水平的制度和方法,重点围绕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立城市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保值增值住房公积金、合理满足城镇住房需求以及开展灵活多样的住房补贴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我国房价高企,住房负担日益加重,不同地区居民购房能力差异较大等问题,分析了现有居民住房购买力测算方法,将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区域发展水平、住房市场的供应结构、信贷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测算思路和方法,并以我国35个大城市为例,对2009年城市居民住房购买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不同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的比较,分析城市居民购房能力的区域不均衡性问题,为制定相关住房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探索住房保障新思路 (一)现有保障对象群体划分标准及其弊端 在现有住房保障体系下,各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居住面积划分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分层供应;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相似文献   

11.
正共有产权住房,可以说是今年住房保障最为热点的话题。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增加共有产权住房供应"。4月初,住建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6个城市作为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以在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创新棚户区改造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任雨  顾杰  李姝 《上海房地》2023,(10):32-37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人口不断增长,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带来了一系列住房问题。为保障居民家庭户有所居,缓解新市民与青年人才住房困难,本文以温州市为例,通过分析人口因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本地居民与新市民对住房的不同需求情况,为发展良性住房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框架体系下,着重对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群体界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其他住房保障体系的可转化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认为,在保障对象界定上,既存在过度扩大保障范围的问题,又明显存在偏窄的问题;公共租赁住房无论在供应还是使用效能的可持续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共租赁住房与其他保障性住房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城市都已公布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各城市的规划有一个共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住房保障,切实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以及供应“限套型、限房价”商品住宅用地等保障措施的定量指标。这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  相似文献   

15.
《住房保障》2007,(1):41-45
青岛市从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出发,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了向最低收入、低收入居民家庭供应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市场供应体系,启动了向中等收入家庭提供普通商品房、向高收入家庭供应商品住房的市场供应体系,使全市住房供应模式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指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郊区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加剧、出现城市贫民区与贫困文化、贫困的代际延续与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只关注了城市中户籍居民的住房问题,而忽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住房保障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构建一个阶梯式多层次住房保障系统结构和模式,解决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浙江房地产》2006,(6):4-6
加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住房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构建大社保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不断加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房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问题、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制度安排。由于保障性住房不会通过市场规律自动地达到供需平衡,其供应规模要受到政府财力、土地供应量和住房市场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适度调控会有助于提高城镇住房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各大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房荒,住房问题非常严峻。1939年华北水灾之后,天津市的住房供应更加紧张。日军占领下的天津特别市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在1940—1942年的三年间连续建房,分别叫做“市营住房”、“平民住房”和“日式住房”,其性质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公有土地建房,产权公有,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市民居住的保降性住房。这些市营住房虽然并没有对低收入者进行特别保护,但增加了天津住房市场的供应,对当时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