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采用装配式轻型房屋产品模式是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探索了由全流程设计、协同设计团队和产品建造管理平台三要素构成的产品设计的实现路径,构建装配式轻型房屋产品系统结构,提出平台化设计策略和模块化设计、建造设计方法,进而展开六代装配式轻型房屋系列产品设计实践应用。该设计实现路径与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装配式轻型房屋产品质量、性能与制造建造效率,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传统建筑设计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凭借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建筑工业化发展。采用BIM技术和绿色建造相结合的手段,真正实现建筑数字化和建造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为绿色建造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笔者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BIM实施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筑工业化、建造数字化与绿色建造相结合的新型建造模式,以期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萌 《人力资源》2010,(8):70-72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即碳金融这一新名词也随之孕育而生。自2005年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可交易以来,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参与度不断深化,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虽然巨大的碳减排潜力使中国碳市场具可持续发展性,但碳金融的发展却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2):77-7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精益建造为指导思想,以BIM为手段,交互协调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将会是建筑业以后发展的必经之路。论文通过分别对精益建造和建筑信息模型概念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BIM和精益建造的工程建设模式。并且分析了如何在工厂建设管理中实现BIM与精益建造交互协同工作。最后提出了最适合"BIM与精益建造"共同发展应用的IPD模式。  相似文献   

5.
杨光  李龙 《活力》2014,(20):6-6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因素90%以上可能由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气体引起的,城市CO2的排放量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75%,城市正成为巨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试从能源、经济、建筑及交通等角度来探索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郭霞 《现代企业》2022,(4):137-138
<正>“算账文化”为国有煤炭企业加强精益管理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如何将“算账文化”融入到煤炭企业日常管理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所在。“算账文化”是国有煤炭企业进行精益管理的一种方式,更是煤炭企业长久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国有煤炭企业中实施“算账文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既可以有效解决煤炭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成本高、  相似文献   

7.
碳审计是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能源审计和环境审计的重要构成。由于碳审计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关乎参与其中的多个角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碳审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应实现有机协同,以确保“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从碳审计理论体系、碳审计对象与范围以及碳审计主体协同等视角,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其次,从碳审计规制与标准、实施主体定位与人员技能、碳排放数据质量与审计证据获取、碳评价体系与碳信息披露等视角,梳理出我国碳审计实施的现状与主要问题。然后,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对我国碳审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碳审计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应构建“规制准则协同—审计主体协同—数据资源协同—信息披露协同”的碳审计多元协同机制,从而形成由政府部门、审计机构和专业组织、碳排放企业等多元化权利主体共同组成的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郭嘉曦 《中国质量》2023,(3):113-117
精益管理作为生产管理的一种模式,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自2010年起,供电分公司就不断推进精益现场管理,围绕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秉承“安全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在精益现场创建的工作中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智慧交通”[1—4]等理念,积极推进现场管理改进相关活动。本文也围绕此次创评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管理理念、工具适用场景及推广价值[5—8]等几个方面,希望从健康管理及状态维修、可靠性分析方法[9]、多级维修策略、智能检修技术及装备[10]等多个维度,探索轨道交通运维技术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减少供电系统的失效程度,从而为设备提供更加优质的检修维护服务,以“精益五星”的检修质量确保地铁供电不中断。  相似文献   

9.
吕淑倩  沈巍 《价值工程》2023,(17):16-18
目前,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偏高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管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BIM数字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造成本管控展开深入研究,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分析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权重,在设计阶段、构件运输阶段和现场施工安装阶段使用BIM技术对装配建筑成本进行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叶炜  唐衍  杨海舟  周游  石佳 《现代企业》2023,(12):148-150
<正>当前,气候变化已逐渐成为全球资源环境领域颇受瞩目的重要话题。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引入一系列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以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并由此衍生出碳排放权交易、碳税、碳普惠等多种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而碳普惠通过引入低碳、节约、绿色理念,能够有效促进低碳产品生产和消费,推动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公众领域碳普惠多场景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耀羚  王绚  江澜 《数据》2022,(5):50-53
<正>“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因社会经济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与碳汇技术(植被、海洋、碳捕捉等)所吸收的温室气体相抵消,以实现温室气体的净排放为零。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截至2020年12月,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12.
童斌  郭婧娟 《价值工程》2019,38(24):92-95
在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费用愈高的趋势下,本文引入精益成本管理工具——作业成本法,将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作为成本标的物,合理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装配式建筑作业成本核算步骤,在此基础上对预制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安装以及信息化管理过程进行价值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最终建立增值高效的精益作业链,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13.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概念主要由3个核心术语组成,即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此外,还派生出“碳足迹”、“碳形象”、“碳责任”、“碳主张”、“碳交易”等子概念。  相似文献   

14.
国际碳标签制度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已威胁到人类的发展。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产品生命周期——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球共同应对气侯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本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以“低碳物流——机遇与抉择”为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的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侯变化,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节能。  相似文献   

16.
任何的活动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这个排放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所谓的二氧化碳减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在全球碳领域中,碳标准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组织(公司、企业)的碳足迹.目前所使用的是ISO14064-1: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温室气体散发及去除的量化、报告的企业指导性规范》,主要针对六种被规范的温室气体,对一个组织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和盘查;另外一块是针对产品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管理建筑工业化企业的成本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首先根据精益价值链理论针对建筑工业化企业建立了一条精益成本管理的价值链;然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价值链中的每一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解释、并列和比较,并结合建筑工业化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目标、文化、方法、评价等方面构建了精益成本管理的模型;最后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技术对建筑工业化企业精益价值链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建立一个成本和工作量的分配模型,以期为未来的建筑工业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城市碳中和与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保兴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1-7,封2,封3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国有能源企业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全力向清洁能源转型发展,也更加重视、持续加强碳资产管理工作,抢抓发展机遇,优化战略布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添砖加瓦。什么是碳资产碳资产是指在强制或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立碳标签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环境问题,更是涉及各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国外在以市场机制为主的一些制度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碳标签,作为一种将商品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标识出来的方法,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厂商的生产决策,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施.应当对我国建立碳标签体系的前景进行探讨与展望,以期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