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探索——以温州市朔门历史街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研究——以青海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大量调查其它城市有关近代建筑保护资料的基础上,以杭州近代建筑保护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杭州近代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得出杭州历史街区保护模式与其它城市近代建筑保护相比的差异,希望能对近代建筑保护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量调查其它城市有关近代建筑保护资料的基础上,以杭州近代建筑保护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杭州近代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得出杭州历史街区保护模式与其它城市近代建筑保护相比的差异,希望能对近代建筑保护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三个基本层次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底线。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含混不清,表述不一,成为普遍困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监管的障碍之一。为此,本文立足于社会实践,详细论述了导致思想认识出现混乱的症结所在,呼吁加强学术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如何保护好历史街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从1986年到今天,保护与更新实践一直都在不断发展,经历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模式。文章分析了从1986年的几种典型的历史街区开发模式,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张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
大连凤鸣街是大连留存的日据时期建筑较多,规模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在近半年的街道改造工程中,它逐渐消逝.本文将结合它的历史变迁、国内外现有街区保护项目来论述历史街区的生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柔性发展与适时更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和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澳门大三巴周边历史街区重整着手,提出现状存在问题,改造意向与模式及重整规划设想,使其成为具有古老精神风貌的新城。 相似文献
17.
“微中心”激活历史文化街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苏州悬桥巷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8.
19.
居住性历史街区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和意义,其更新治理是城市治理与历史街区更新的结合,需要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识别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治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企业、规划师、居民和社区等,分析他们的角色定位和利益诉求,并构建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多元主体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是中华巴洛克的建筑代表,研究基于共生理念探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更新发展,从历史街区与城市功能、新旧空间与历史文化、院落与业态经济三个角度分析历史街区的“共生”发展,以期达到激活历史街区和活力再生的策略,实现物质文化的有效保护与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