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与平台融入社区文化治理,可赋能城市社区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下,城市社区文化治理,将政府“自上而下”的传统科层制管理与“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结合在一起,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合作治理。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的运行机理,并通过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背...  相似文献   

2.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数字化是其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在基层社区中,将数字技术嵌入社区治理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成效为导向,实现治理统筹集约,可以有效打破治理壁垒,扩宽居民权利范围,提升治理水平。文章以社区治理数字化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剖析了社区治理数字化未来发展的关键,包括完善社区数字化建设、提升社区居民数字素养、强调多元共治、耦合数字技术与社区情感四个方面,旨在为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表现出“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倾向,实体企业金融化将对数字技术赋能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抑制数字技术赋能;在调节效应方面,现金持有弱化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负向关系,融资约束强化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负向关系。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相关文献,改善了数字技术赋能的量化方法,也为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2022,(11):70-73
与社区服务相比,城市服务管理空间大,业务构成复杂,为开展服务带来了诸多难点与不便。为提升服务效率,科技化布局将是城市服务的未来主旋律,头部企业将加大智慧化建设投入,陆续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专业化的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以科技赋能行业发展,实现城市治理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行政”与“自治”是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对基本关系,也是基层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城市社区承担着“基层行政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双重职能,行政事务冗余而自治功能弱化。“去行政化”强调“行政”与“自治”的二元分治,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社区居委会困境和社区自治建构困境。着眼于基层治理现代化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双重目标,城市社区减负的方向应是治理主体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治理功能的实现,进而推动“行政”与“自治”的互促共生。赋能社区居委会和联结社区多元主体需要国家行政权的适当介入,故提出“契合行政”理念,认为应从主体、功能、利益三个维度推动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契合,从而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李辉  孙逸啸 《城市问题》2022,(11):65-73
数字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实现了多维技术赋权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Z市“公共危机技术治理网络”的实践表明,危机技术治理以社会赋能激活社会表达机制与国家信息获取通道,在促进普通群众危机治理参与意愿的同时提升国家社会感知力度;以组织赋能实现行政体制的治理动员,在破除传统条块制约的同时增强国家危机治理能力;以制度赋能形塑政社协作机制,在智能研判数据信息服务决策的同时,通过以政策实施为载体的国家权力再嵌入,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逻辑。公共危机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取得了推动国家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数字经济发展下的厦门社区物流终端配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厦门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福建赋能下厦门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优化措施,以改善内部运作效能,提高数字经济服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服务设计促进公众参与已发展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国际经验。作为一种系统化改良服务的设计管理实践,服务设计体现了一种逐层深入的社区共同体内涵建设方式,在厘清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主体身份及其结构的同时,也为不同角色彼此互动创造了新的价值联系。基于社会学与设计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上海近年来的诸多社区建设实践,可以发现,服务设计通过重释社区治理困境问题与促进公共对话,为破解社区公共参与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宋晔琴  甘甜 《城市问题》2023,(9):14-21+33
以数字技术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议题。在技术与组织“互构论”视角下构建“结构嵌入—行为吸纳”分析框架,结合上海市H街道“数字孪生城市”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结构嵌入与行为吸纳两种机制助推城市基层治理,且在结构嵌入过程中与客观制度规范、权力结构、条块关系等结构要素“互构”,在行为吸纳过程中与主观思维理念、行为方式、治理能力等行为要素“互构”。同时,在“互构”过程中存在技术迭代与制度保障对称性不足、技术嵌入与部门壁垒张力明显、技术赋能与基层管理者能力矛盾突出等现实困境。未来应促进技术发展与制度变革互惠共生、技术嵌入与条块关系耦合互动、技术赋能与基层管理者能力平衡互配。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有效治理对于实现城市善治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元治理视角出发,通过对T市L街道以全科网格推进社区有效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其存在元治理角色错位、多元共治体系缺失、多种治理方式不均衡作用和信息技术赋能社区治理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实现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路径为:准确定位政府元治理角色、培育社区治理共同体、多种治理方式有效协同和信息技术全面赋能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关爽 《城市问题》2022,(7):84-93
基于数字平台治理功能演化与治理现代化的双重视角,从链接机制、数据化机制、扩展机制与动员机制四个维度探讨了数字平台如何助力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平台的不当使用可能引发权力—权利关系格局失衡、多元治理主体责任归属、数据安全与公共利益的实现等问题及新的数字不平等。讨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与社会失序的现实可能性,指出在平台驱动下,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需要从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主体赋责和治理重构等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平台的治理优势,规避其可能带来的治理风险,推动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治理制度的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治理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治理法治化是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但是在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治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制度设计还缺乏科学性等等,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措施、巩固社区治理体系等手段来加以解决,实现社区治理法治的权威性与实效性。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内涵与特征、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城市社区治理实现法治化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体制是社区治理元问题。结合治理理论提出社区治理体制概念,从政府、市场、社会三维分析框架出发,通过对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调查,分析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社区治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其处于非良性运行状态,存在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趋势严重、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滞后城镇化、社区共用部位产权遭侵犯、物业服务企业定性错位、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和业主委员会建设难等突出体制性问题,这给社区治理带来制度创新层面的新考验。为此,全面深化社区改革,加快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是破解社区治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雅婧 《大众标准化》2023,(2):91-92+95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已将城乡公共服务视为整体,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水平是新时代提升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公平性的关键措施。文章就目前出现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的治理水平创新性受限、治理稳定性欠缺以及治理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充分调动地方社会性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提升治理标准化、加大人才激励措施等相关解决方案,助力现代化城乡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的良性循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黄菊英  刘浩  辛馨 《经济界》2024,(2):89-9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阶段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赋能有为政府、拓宽有效市场、深化农村资本三个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助力传统农业现代化、数据要素助力农民素养数字化、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治理精准化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但当前存在城乡数字鸿沟难以弥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瓶颈等问题。为此,我国应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等方面强化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从思维和技术层面广泛影响着政府治理,对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为发挥治理工具的有效性,将数字技术嵌入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构建数字技术赋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框架,解释数字技术如何为预算管理提供新的制度设计和工具支持,并结合现实困境,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对智能设备使用接纳度的理论假设,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天津市A社区560份居民调查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智慧社区建设的学习益处、感知风险、社区服务可靠性是公众对社区智能设备使用接纳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社区居民关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及其社区参与度,在学习益处、感知风险和社区服务可靠性对智能设备接纳度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文章将居民对智能设备的接纳度视为依附于社会交换关系中心理赋能的产物,智慧城市建设者及基层管理者可通过加强与居民沟通和分享关于学习智慧城市服务的益处,提高居民对使用智慧社区服务的信赖以及对智能设备使用能力的信心,从而促进居民对智能设备的认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意义与实现途径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以社区居民的直接受益为目标,为社区培养急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通过服务社区、依靠社区办学而获取社区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北京市颁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智慧北京”将成为未来十年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作为“智慧北京”试点之一的团结湖街道在建设智慧社区中的探索与实践,或许能为有志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物业服务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亦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数字技术凭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及减少信息不对称等优势,可切实推进乡村经济、治理、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契机。但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城乡数字鸿沟较大、涉农要素供给不足、乡村数字治理水平低下等内生性因素依然存在,制约着新型数字化技术向乡村渗透的深度与广度。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需释放数字红利,着力缩减城乡“数字鸿沟”;坚持多管齐下,强化涉农要素有效供给;创新治理模式,构筑数字乡村治理网络;注重分类指导,精准嵌入新一代数字技术,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