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居住权制度写入物权编是本次《民法典》修订的一大亮点,但仅有六项法律条文难以全面规范该制度。本文从居住权的设立方式、主客体范围、权利义务、消灭事由、顺位冲突等方面分析居住权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解释论方法,结合《民法典》和其他法律规定,提出增设法定居住权、明确主客体范围、细化权利义务、完善消灭事由、参考现有制度解决顺位冲突等建议,为实践中几项突出的居住权适用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使居住权制度发挥实际效用,实现立法者通过居住权入典保障弱势群体居住需求这一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自《民法典》实施以来,居住权登记的办理数量不断上升,居住权登记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不动产登记实务中遇到的未成年人不动产设立居住权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2年《物权法》起草阶段,居住权制度就已经成为我国法律界的热门问题,其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该制度在《物权法》定稿中遗憾缺席。2020年《民法典》出台,居住权终在我国正式确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对居住权进行了定义,该条文的概括性表达为解释论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居住权的立法沿革、法律性质、内容及实践存在显著的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法机关以保障特定自然人的居住利益为立法目的与价值取向订立居住权。然而,在《民法典》居住权制度的设计中仅规定了意定居住权,这无法妥善保障家庭关系中弱势一方的居住权益。此外,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登记时的法律效力也存在争议,居住权人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也亟需进一步明确。本文认为,应尽快设立法定居住权,明确不同方式设立居住权的登记效力,细化居住权制度实施规则,充分发挥居住权制度优势,从而达成房屋所有人、居住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房屋拆迁中发生的纠纷,应由哪个部门解决?适用什么程序?对这一问题,不管是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些差异和混乱。笔者根据国务院2001年新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案,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各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养老观念转换后,以房养老成为缓解我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借鉴美国反向抵押制度推行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无法实现以房养老,居住权应运而生。《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可弥补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不足,实现以房养老,缓解中国养老压力。居住权制度允许通过合同或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在保留居住权的同时进行空虚所有权交易,实现以房养老。  相似文献   

7.
刘子乐  张添媛 《数据》2022,(4):48-50
《民法典》新设居住权这一用益物权在保障弱势群体、实现“住有所居”及促进物尽其用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目前法律对居住权的相关规定较少且笼统,导致现实中适用该制度具有主客体不明确、权利义务规定较笼统、对于居住权产生及消灭事由规定未全面等困境。基于法律的稳定性需要,宜在现行规定基础上结合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对居住权相关条文进行法解释学研究,促进居住权真正实现住房保障及促进住宅使用及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8.
杨书东 《活力》2009,(8):54-54
一、《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效果 适用《意见》主要的好处,从司法实践中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来看:第一,大大地提高了审理刑事案件的效率,实施了《意见》以来,审判机关在庭审的过程中,有效地缩短了举证、质证的过程。从而将庭审的时间有效地缩短了;第二,有利于案件的有效审结,经过公诉人的简要讯问、控辩双方对证据的确认,  相似文献   

9.
所谓房屋居住权,是指特定的自然人享有的占有他人所有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居住的权利。居住权制度最初源于罗马法,属于人役权的一种形式。现代居住权制度则产生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规定。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根据该法第1411条第1款和第2款之规定,使用权是指权利人及其亲属在本身需要的限度内使用他人的特定物及收取有关孳息之权能,而涉及住房之使用权,则称为居住权。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数量突飞猛进,仅宁波市2006年新增26件,2007、2008年每年数以百计递增。  相似文献   

11.
赵永刚 《上海房地》2023,(10):38-43
涉购房消费者的异议案件正日益成为案外人异议的主要类型之一。购房消费者出于居住需求而产生的物权期待权自一般物权期待权中脱离出来,突破了债权不得对抗物权的法律教义框架,落入价值顺位更高的生存权范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确立了购房消费者优先权的三个构成要件,但由于缺乏细则性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问题争议。本文在调阅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出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裁判规则。  相似文献   

12.
居住权作为一项以他人房屋为标的的特殊用益物权,在保障部分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发挥房屋的最大效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居住权作为一项全新的权利被写入《民法典》,能够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住房压力,弥补现存住房保障制度的不足。但作为一项全新的权利,居住权制度应以何种理论作为基础进行构建,在实践中又应当如何实现,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域外法居住权制度的有益经验,完善居住权设立方式和放宽居住权规范限制,建立起以社会保障为核心、具有高效登记制度的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王剑 《活力》2009,(9):63-64
2003年3月14日两高及司法部联合颁布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颁布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践中,检察机关通过简易程序的适用,分流了一大部分刑事案件,有效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但在实践中.有的符合条件的案件没有按照这一意见处理.有的不符合条件的案件按照这一意见处理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适用简易程序不规范、对实施意见的法律监督不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小额诉讼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为各国借鉴.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其正式引入中国.小额诉讼制度在我国适用一年有余,尽管其适用能够实现案件分流、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推动司法大众化,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问题,需要在已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4日的《人民法院报》第8版刊登了《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和谐——江苏高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调研报告》。该文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劳动合同法》等颁布施行5周年之际,立足江苏司法实践,对5年来全省劳动争议案件情况所组织的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从1996年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案标志着中国注册会计师第一轮诉讼浪潮开始,到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1.9规定》)标志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真正进入司法实践阶段,这期间关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民事责任问题的讨论从未间断过,至今在会计界和法律界之间仍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7.
重庆引导小型金融企业依法经营 11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商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通过明确不同经营行为效力和司法保护范围,积极引导和规范三类企业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市整规办等十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办法》,进一步做好本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工作,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现就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中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适逢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之际,我国《民法典》首次将居住权明确列为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从而维护弱势群体基本居住权益,为“住有所居”政策性指导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托。然而,新兴权利的出现可能导致旧有权利格局的失衡。例如,同一处住宅上同时存在居住权与抵押权,则两者易发生权利冲突。此外,由于居住权登记制度的不明晰与抵押房产执行条件的复杂性,居住权设立使住房抵押贷款的审批产生了较大风险。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完善居住权登记方式及内容,增加抵押人必要的承诺义务与通知义务,重点打击居住权人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情形,尽可能地削弱居住权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波及程度。  相似文献   

20.
《商标法》第40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19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在商标局备案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肯定了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备案具有对抗力的法律意义。但其确切含义如何,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