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生态农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业分散、单一的不合理结构和简单、粗放的掠夺式经营仍未根本扭转 ;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产品质量差等储多问题十分严重 ;小生产与大市场 ,发展生产与破坏生产条件 ,急功近利与长远发展等一系列矛盾日益突出。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模式 ,是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五莲县生态农业建设的方法,主要技术特点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为山区贫困县生态脱贫,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载体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具体体现,而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是绿色食品开发的基础与质量保障。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关注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西万国家绿色食品已占市场份额的1%以上。截至1994年我国共有55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的标志。现在我国的绿色食品播种面积已占03%根据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规定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富营养的食品。它除符合一般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外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1)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娟 《经济师》2011,(1):72-73,76
文章以马克思农村生态思想为指导,依托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合理成分和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了现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解决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的对策与方案。认为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的增强与完善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应解决的问题。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方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 我们所进行的农业生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其构成包括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土、水、气、热)和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政治、经济、技术条件。由于地形地貌、海拔高程、气温雨量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区域性的生态经济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人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而人是起主要作用的。人类本身需要有一个优良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农业功能已由经济型向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功能转变。在太湖流域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推进传统种植方式的彻底改变,不仅是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也是加速地区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有利契机。目前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尤其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巧家县新华区大坪乡运用农业区划成果,进行生态农业的探索,走生态农业的路子,收到较好效果。1986年粮食总产599904斤,比上年增产66423斤,增长12.45%;农业经济总收入324960元,增加72739元,增长28.83%;人口增长1.16%,人均有粮344斤,人均有钱186.44元。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新事物。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地迅速,综合效益显著,形势喜人。可以说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略举数例加以阐述。第一,湖南省京山县几年来在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业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并决定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89年3月省委在该县召开了农村改革试验区调研会,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作了如下论断:“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降低费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探索解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t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M·K·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以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指出:要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这是重大的战略决策,指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湘潭县农村经济二○○○年发展战略是要在本世纪末,建设成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国生态农业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方向及模式,本文探讨了建设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的建设给平陆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以详实的资料论述了平陆县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一、生态农业县的建设标准目前国家和各地正在进行“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的示范试点建设。但是“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的标准是么什呢? 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沦,结合当前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和建设实际,归纳各地的意见基础上,对“生态农业县建设体准”问题提出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区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区域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生态环境和技术经济两个方面,该文重点就全国不同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制约因素、建设重点、典型模式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苏北沿海,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海陆交界处,有近海滩涂、沿海和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明显,在自然和人工生态上都具有过渡性特征。全县总面积为2367平方公里,总人口71.5万人,共辖19个乡、10个镇、367个村。全县划分为里下河、堤东、沿海三个农业区和一个滩涂开发区。1988年4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经济导刊》2010,(3):60-61
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已经逐渐由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工业元素渗透到农业发展中去,逐步确立起了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石油农业。  相似文献   

20.
生态农业分传统和现代两个发展阶段,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标山西生态农业建设存在规模偏小、传统技术居多、建设内容有待拓展、协调管理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实施提高基本农田建设质量和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和绿色生态食品等战略重点,在对策建议上突出改变农业发展观,扩大建设规模,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综合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