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泽军 《魅力中国》2014,(21):197-197
每一门科学理论,都有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抓住了这三点,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逻辑起点问题是关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科学性的根本问题,它对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从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有其比较完整和合理的论证。当前主要有四种观点:现实的人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和行为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而笔者认为,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即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因此,在解读他的遗文时,我们应该始终秉承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3.
科技异化的出现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实现,同时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科技哲学在学科性质、学科内容以及逻辑起点上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似性,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克服科技异化的重要理论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科技哲学理论,并且坚持科技哲学以及自身的主体性原则来克服科技异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恩的全部思考即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因此,在解读他的遗文时,我们应该始终秉承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法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内在统一,原因在于没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所以,要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我们必须回到实践这个逻辑起点,以实践为基础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还要以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新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总称、总概括,即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次合成、归纳、概括为一个容量更大的概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建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书名,改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从而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学科,这门新学科实际属于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党史党建学为主要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7.
方晓贞 《魅力中国》2013,(13):152-152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分别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尝试。教学中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根据学科研究对象指导学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对象的性质和规律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学科的学习应联系不同的实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哲学研究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上去学习和理解哲学常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可从自然辩证法的产生,自然辩证法不同于科学哲学,以及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性和非哲学性等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三个问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等。它的学科地位很重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研究这一学科的方法有很多:整体性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法、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研究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其内容说,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但是,本书所及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本质,即要引申出的结论: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哲学发展,必然引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只有真正把握这个中心思想,才能全局在握,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生前没有为其学说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体系,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出发点,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基本内容的系统化结构。因此,要把握他们哲学思想的逻辑线索和基本结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同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重要范畴.虽然两者界定角度及概念的功能定位不同,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学科内涵和话语系统,但是二者在马克思文本的表层语句背后潜藏着马克思话语的隐性逻辑,即二者最后在马克思文本更深一层次的阐释中“殊途同归”.本文结合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等相关文本的论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和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之间的概念关系,并且对价值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内涵找到了共同的实践生存的根基,从而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民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归结到一点,就是民生的哲学。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在这一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思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己任,逐步形成了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民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徐翔 《魅力中国》2009,(29):222-22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很难接受这些深奥的理论,在此我就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分别简明扼要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对广大学生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哲学同美学、文学、艺术一样有着独特的风格,这是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所在。作为学科主体——人的风格,作为一门学科本身的学术流派、研究方法等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都与哲学风格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必然体现在哲学的风格之中。  相似文献   

17.
宋晓杰 《黑河学刊》2013,(5):1-2,68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念受制于历史和现时方面的诸多因素,未能真正摆脱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和第二国际实证主义模式的束缚,从而导致它在理论和实践、规划和实施、讲授和应用的割裂。对其固有缺陷的反思,应着力弥合这种分割局面,其中,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社会根基及其对人本身、历史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真正回归,构成提升其社会效用的逻辑前提,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连接并实现二者的视野融合,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自我变革、自我更新的根本方式,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批判维度,则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才能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循环经济学的产生历程、哲学属性和研究内容入手,指出传统经济学的缺陷,廓清人们对相关经济概念的模糊认识,界定循环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从而推进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葛宇宁 《改革与开放》2016,(15):122-124
问题意识是指我们在实践中要意识到问题,把握问题,带着问题展开求知和思索,以求解决问题、回答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应包括理论问题意识和实践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而问题意识是科研的起点、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科研过程规范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学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是阅读,带着问题阅读,读出问题;其次,观察时代,用心体验我们这个时代;第三,认真反思,专注于“笨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