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强 《西部人》2005,(2):53-54
中国北方有个大淡水湖——微山湖。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那里有我和我父亲的童年。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却曾是我父亲的故乡!甘肃有个不美丽不富饶的陇西小城。那里有深爱我母亲的父亲,那里有深爱我父亲的母亲。那里是我的父亲现在的家乡,那里却是我的故乡!—题记——那一年,我的父亲考上了兰州大学。金榜题名的我的父亲并没有将他的快乐进行到底,他开始抱怨兰州那太污浊的空气,甚至抱怨兰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的父亲似乎上的不是大学,而是“地狱”。但是,在“地狱”待了两年的我的父亲,忽然不再抱怨他所谓的“地狱”了,不再整天叫嚷着…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花季女孩眼中的父亲是伟人,家庭是甜美的暖巢。真的是这样!我的家庭与众不同。因为,一家411人中,有两人是残疾人!我的父亲与众不同。因为,他是一名盲人,9岁就失明的盲人!  相似文献   

3.
江浩 《走向世界》2007,(20):80-83
郁郁葱葱连绵7000亩山林。孤零零两间坐落在山坡上的石砌草屋。破床、土灶、小桌、油灯、水壶、收音机是护林员黄宜进20多年来朝夕相依的全部家当。1979年,35岁的黄宜进顶替父亲当了工人,他满怀喜悦从山东郓城农村来到济南。当他背着铺盖翻山越岭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点——山东济南林场龙洞林区西黑峪林点时,眼前的破败情景让他傻了眼。"娃,老辈人栽的那片山林就靠你了,你可把他看好啊!"怀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厦门光亮骨科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医术是金,医德无价",这是厦门光亮骨科医院的办院宗旨,更是郑光亮毕生的追求!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1岁时,郑光亮的父亲就因病去世,13岁时,一手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也因病离世,这让他再一次体会到病魔的残酷。此后,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搜集各种各样的医学书籍来看。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亲人们接连因为疾病去世,如果自己学会了看病,也许父亲和奶奶就不会早早地离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人生旅途中,所有物质的东西可谓过眼云烟,唯有父亲的节操,以及他对我的谆谆教诲,是我永世难忘的。上篇中,我粗略勾勒出父子情,本篇我将继续与读者分享我们之间似海深的真情厚意。——笔者  相似文献   

6.
一名电脑推销商正在费尽口舌企图说服一个男人购买他的电脑: “我卖的这款电脑是目前最先进的,能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那好,”那个男人不耐烦的说,“问它知不知道我的父亲在哪儿?”推销商将问题输入电脑,数秒后电脑显示如下信息:“他目前正在苏格兰钓鱼。”“搞错了吧,”那个男人说,“我父亲早在三年前就去世了!”推销商耸耸肩:“没错,你母亲的丈夫是在三年前去世的,但是你的亲生父亲此刻确实正在苏格兰钓鱼。”  相似文献   

7.
由我主笔“精致生活”栏目以来,似乎一直在表达对物质生活的感悟,无论是赏石论画,还是抚琴谈雅,好似追求奢侈或高雅已成为一种必然。人是不是在拥有了财富和地位之后,就只能去追求这些东西?当然不是。我认为,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而体验“幸福”,则更是各不相同。个中道理,是因为幸福的外延是无限的,而幸福的内涵则是与人性的修炼休戚相关。父亲,是我人生大厦的设计师、缔造者,我,感谢他!——笔者  相似文献   

8.
<正>早晨,我批评了小雨,因为他做错了不该错的题。要知道,这是一道我重点辅导过的题目,我甚至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可是他竟然做错了。"昨天,你不是大声说会了吗?那为何做成这个样子?"我问。"我,我不会,我没有说,是,是奇奇他们说的——"小雨耷拉着脑袋声音在喉咙里打转。奇奇的成绩还没有小雨好,他这么说,莫非他就能把题做对?我迫不及待地打奇奇的作业本。他竟然没有做!一个字都没有!我的心情很郁闷,指着那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9.
<正>影像已是他的信仰——这是尹承谦给我的印象。自幼受父亲影响,偏爱造型艺术,秉承了艺术天赋,狂热地爱上摄影。不顾父母阻拦的他,毅然报考了天津美院摄影专业,从此踏上了影像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可笑——如果思考又让人不轻松的故事,见于《雅谑》:苏州有一个呆子,年满30岁还是父亲养活他。他的父亲年纪已有50岁了,遇到一个算命先生,推算出此老翁只能活到80岁,儿子活到62岁。呆子就哭了,他说:"我父亲只活80岁,我活到60岁以后,那两年靠谁养活呢!"假如不当笑话听,这故事揭示的正是我们常见的、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情结","婴儿心态"、"婴儿化生存"。外国情形知道不多,不敢乱说。以  相似文献   

11.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1):138-138
迟尚斌的老父亲87岁病逝。很多人不知道,九年前,他曾"被逝世"一次……2009年12月13日,迟尚斌的老父亲走了。87岁。高寿。当天下午,迟大哥打电话告诉了我。然后说:"我把老父亲经历跟你说说,你给老父亲写个悼词吧!"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读者俱乐部的迎新联欢会。于是,我开了小差,找了间空房子,听他说他的老父亲,我记录。回到会场,正是《爱的箴言》——"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生命代谢,老去新来,大抵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想起我英年早逝的父亲。刚刚走进春天,他就永远地走了,走进那个永远的孤独世界。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是位农民,但他毅然把我们姐弟4人送上了战场。他说,我有8个孩子,送到战场4个即使战死了,我还会剩下4个孩子。但如果一个不送,那我的8个孩子就可能都当亡国奴了,我们不当亡国奴!如今,上战场的姐弟4人,只剩下了我一个,我只能对他们说,我代你们看到中国日益繁荣强大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4,(32):35
祖父是一位巨富,他仅靠一代的奋斗便构筑起现在数亿万日元的家业。可是他在刚过花甲之年,打算将家业传给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父亲的时候,被查出患了癌症。由于内脏的癌肿摘除手术十分成功,所以虽然还会有复发的可能,但是医生说,只要依靠药物抑制就无大碍。可是祖父似乎并不满足这一点,继而提出一项令人出乎意料的要求,那就是用别的健康人的内脏来替换自己所有的器官。但不能是死人,而是活人的内脏!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植物人,然而几乎是空手而归——植物人的家属拒绝拆  相似文献   

14.
小妹     
晨疆 《西部人》2004,(11):26
那时候家里很穷。开学几天了,小妹的学费还没缴,小妹又哭又闹。父亲说过几天,让他想想办法。小妹等了几天,父亲还是没有筹到钱。小妹气得双脚一跺,书包往地上一摔,说“我不念了,我已经站在教室门外多少天了!”这样,小妹就只上了三年学。  相似文献   

15.
重访巴洛河     
我是巴仓人 先说说事情的起因吧!原来,上海有位叫雪娃的镇长,是位遗腹子出身.老母今年90多岁了,突然要叫他到青海省巴洛滩来找他亡父的坟茔.他父亲本是教育局长,半个世纪前被打成右派送到巴洛滩改造,不久就病故了.后来巴洛滩并入巴仓农场.而我曾是巴仓人,雪娃就通过青海的丁乐年先生找我了解内情,并要我如今这个上海人,陪他走一遭.  相似文献   

16.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4,(40):112-113
<正>那天,当父亲到我工作的地方看我时,我便将我心里堵着的那股长久无法发泄的悲伤说了出来。早晨听班长说试卷费只差小麦没交上,我想起昨天中午他爸来学校看他的事:昨天就在我手棒教科书匆匆赶往教室的时候,我被一位老人叫住了。他告诉我,他是小麦的父亲。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零钱并请我转交给小麦。还记得当时他父亲说卷纸费也在其中,可是他怎么就没能按时交呢?"老师,他家可穷呢……"有同学告诉我。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4月23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他的独女 ,我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深深地怀念我亲爱的父亲。面对早已褪色泛黄的父亲遗像 ,我总希望在脑海中搜寻父亲的音容笑貌。然而 ,梦里寻他千百度 ,镜花水月终不得 ,连半点儿影子也没有。这并不奇怪 ,我是父亲的遗腹子 ,还未来得及出生 ,父亲就遭到反动派的毒害牺牲了。人称“少年丧父”为人生之大悲痛之一 ,而我是还在娘肚子里就失去了父亲 ,不更悲哉!尽管我从未见过给予我生命、与我血脉相连的父亲 ,但我却在母亲肚子里与母亲一道体味着失去亲人的极度悲痛。我是在娘的肚子里为父亲器灵运葬的呀!此情此景 ,世上罕有。每念及此 ,我心里就悲痛万分 ,总要默默地念叨 :父亲 ,从未见过你的女儿想念你!尽管未能见过父亲一面 ,但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无比的。小时候 ,从我能记事的时候起 ,就不断地从母亲、哥哥等亲人那里听到许多有关父亲投身革命的动人故事。从与父亲一起战斗过的许多叔叔、伯伯那里也常常听到许多有关父亲崇高品德的感人事迹。通过这些回忆和故事 ,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生动起来 ,丰满起来 ,高大起来。从亲人们的回忆和父亲的战友们的追忆中 ,我知道了 :...  相似文献   

18.
守望故乡     
我的父亲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他除了专业之外,最大的特长是下围棋,他是故乡的小城里鲜有的六段棋手。父亲很少与人交往,他的一生就像他的棋艺一样寂寞。当他在周围实在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下棋,有时是右手战胜了左手,又有时是左手赢了右手。我从小听惯了父亲在棋盘上落子的声音,那种声音就像珠落玉盘,令我一生怀念。当父亲的两只手难分胜负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棋一拂。其实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父亲是一位日本的遗华孤儿,我们的老家原是日本长崎,祖父是一个老实得像一块礁石的渔民。爷爷、奶奶、伯父和姑姑…  相似文献   

19.
我和父亲各自迁居到了市区, 但一起相处的日子却大不如从前。我由于忙于工作等种种原因,不能经常探望父亲,可一周不见,父亲总要来个电话或走一趟。与我说句话见个面。父子之情唯恐因为时间而疏忘。父亲高度近视,一只眼睛因视网膜剥离而动过手术,另一只眼睛有白内障,已经几乎是个半盲人了。我几次搬家后,我们的住处相距越来越远了,他来得越来越少了。但他那时的身影,常常闪现在我的眼前,还时不时凸现出他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人让我从宏观经济角度谈谈股市.我不是股评家,但关于股市,两位英国人曾做出颇有智慧的评论:一位是物理学奠基人牛顿,他在南海股市泡沫里血本无归,事后他写到:“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永远计算不出人的贪婪!”另一位是经济学大家凯恩斯,他历经股海惊涛骇浪后说:永远变化莫测的股市里,有一个东西永远不变——那就是人性的贪婪和健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