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规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在刑罚论的具体体现,是刑法对刑罚的要求。罪责刑相适应是新形势下犯罪与刑罚的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调控着犯罪与刑罚轻重的距离远近,犯重罪的,刑罚较重,反之,则相反。本文从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实现刑罚对社会大众的一般预防,维护良好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2.
在刑罚正当化根据问题上,历来存在报应刑、目的刑和并合主义三种理论。本文阐述了近代西方伦理学的两大流派———道义论、功利主义与刑罚正当化根据理论的紧密联系、并进一步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几种刑罚正当化根据理论各自的利弊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应然立场。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我国实现法治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权保障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呈现繁荣的态势。在现代刑事司法领域,公诉权自由裁量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制度,其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刑罚目的论逐渐取代了刑罚报应论,起诉便宜主义也逐渐被确立下来,公诉权与检察权、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更是探究公诉权自由裁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林锡铭 《中外企业家》2009,(24):259-260
反腐败工作的开展,需在办案与预防工作的相辅相成。但其根本性的策略,还在于预防职能的发挥。"重打击轻预防"的理念必须让位于"预防优先"的理念。从理念层面上来说,预防而非刑罚职能是现代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从两者的功效来看,预防与刑罚相比是一种更为根本性的策略;从世界各国反腐实践来看,"标本兼治,预防优先"已成为普遍性的共识。而要做好预防工作,必须了解该项工作的规律,预防工作具有社会性、现实性、超前性等三大属性,只有在充分认识其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具有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有使犯罪人回归社会和节约社会经济成本等优点,在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等方面都有极好的效果。但缓刑在立法规定和司法适用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为了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使其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其立法宗旨,本文从缓刑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我国的缓刑制度进行探讨,为完善我国的缓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刑罚的轻缓化是刑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刑罚的轻缓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同时刑事和解制度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后的一项后续措施,有其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按目前的《刑法》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有多种违法行为无法受到制裁,形成司法法律陷阱与囚徒困境,甚至引发经济社会危机。为防止会计档案不正当灭失,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其所记载的会计信息的完整、客观、连续有效,提高刑罚的预防性和惩戒性,应当对会计档案管理中的特殊行为作出刑罚司法辨析与认定。  相似文献   

8.
葛景富 《活力》2012,(10):83-83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葛景富 《活力》2013,(15):67-67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按目前的《刑法》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有多种违法行为无法受到制裁,形成司法“法律陷阱”与“囚徒困境”。甚至引发经济社会危机。为防止会计档案不正当灭失,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其所记载的会计信息的完整、客观、连续有效,提高刑罚的预防性和惩戒性,应当对会计档案管理中的特殊行为作出刑罚司法辨析与认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剖析了传统预防维修理论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生产设备的故障特点,并结合我国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实践,构建了现代生产设备的差异预防维修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规定,一般目的与特殊目的审计报告要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一般目的与特殊目的审计报告要素的名称与内容不够恰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罗玲玲 《企业经济》2012,(8):181-184
根据开发性金融理论及一般金融理论,对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基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路径,选取了开发性金融计量指标;运用夸克自回归模型对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进行动态测量。研究表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显著,明显大于一般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同时表现出很强的经济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温瑞 《新远见》2010,(7):79-81
企业经营中,目的的正当必须以手段的正当为前提。一旦不择手段,就会背离道义,最终遭到报应。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实权人物。他要是站在清朝政府一边,革命党就很难完成推翻帝制的大业:他要是站在同盟会一边,清廷就再无能力扑灭熊熊革命烈焰。因此,孙中山以大总统之位相  相似文献   

15.
姜楠 《活力》2010,(6):109-10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败措施,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惩治了一大批腐败分子,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行动毋庸置疑。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腐败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在滋长和不断地发展蔓延,甚至在局部领域和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应高度重视发挥一般预防在惩治腐败中所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戴维·奥斯本等人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企业家政府理论",该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有预见能力,重预防而不是治疗.在此理论基础上,探讨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我国预防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封建社会的官厅会计史上,唐朝是官厅会计的重要发展时期。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唐代统治者把掌握财政职权的官厅会计作为职务犯罪的重点监控对象,针对官厅会计职务犯罪,兼顾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融合道德、  相似文献   

18.
在确保依法用工的前提下,企业可以依据各种用工方式的特点,结合用工岗位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用工方式:可以间接用工,也可以直接用工;可以在劳动关系基础上用工,也可以在非劳动关系基础上用工;可以通过一般劳动关系用工,也可以通过特殊劳动关系用工;可以采用一般的工时工资制度,也可以采取特殊的工时工资制度。企业选择用工方式时,要考虑企业内外的多种因素,权衡利弊,尽可能作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胡业勋 《新远见》2012,(6):88-96
一、理论与现实的博弈:分层的前提性厘定 每一项理论的提出都载述着一定的政策关怀,寄托着民众的美好愿望。刑事政策也不例外,它是犯罪论和刑罚论背后的“指挥家”,尤其是刑罚制度,它是研究刑事政策的核心。我们要探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首先需要厘清其含义、摸清其由来、寻找出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能够为其分层讨论提供前提性准备。  相似文献   

20.
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及预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及特征,分析了转型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预防与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