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校园精神文化化是校园文化的目的与核心,它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班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上大学是社会共同的大学,因而它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表现出了世俗化、边缘化等倾向精神文化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塑造或发展方面又表现出了共性,印选择一个优秀的校长、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最后,我们期待中国大学的发展,并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校一列。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正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迈进,而引领转型、促进发展的动力则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决定了大学的文化育人性质,其育人路径是一个多维立体化的系统工程。基于某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将探索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指出在全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文化过程中,地方高校要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大学精神,努力构建集服务文化、公寓文化、学术文化、体育文化、产业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3.
王琦 《新西部(上)》2010,(4):110-110,107
本文作者以西安交大为例,阐述了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对高校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指出,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建设,可以不断提高高校的吸引力,可以扩大高校的影响力,还可以提升高校自身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本质所在,是大学办学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方面,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文化特性与特点.应用型大学文化的建设,要突出“应用型”,体现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上.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层面,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功能的实现,以及青年大学生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层的建设,通过全员共建、对外交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及其本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忠德 《黑河学刊》2005,(6):66-67,71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心脏”,在大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发展的核心必须落实在大学精神的重建上,而不是制度化的过程和模式化的结果,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学术自由、创新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精神重建的基本内容,成为大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承担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培育特色大学文化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当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着多元文化、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引领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社会服务形成大学的四大功能.大学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和传承大学本身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和发展重要的内容,如何评价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摆在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三级:一级为宏观指标:将大学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二级为中观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三级为微观指标:对二级指标进行具体细化.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的遗传基因,永久传承并发扬光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晋保山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76-176,F0003
学校的组织文化是学院的精神和组织形象的表现.哈佛大学是一所开放型、研究型、综合型的大学,它在校长的聘用、教授的聘职、学生的录取和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独具特色的理念和识别形象,使之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它的组织文化对我国大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本质,对提升师生修养、指引学校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大学精神缺失的现象,所以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学校特色、健全学校制度、增强社会评价和加强师资建设五方面培育与锤炼工科院校的精神自由、求真务实、科技创新和兼具人文情怀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全球化、市场化对大学的影响,大学精神是名存实亡还是变化中发展也是众说纷纭.但大学终究还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从组织的角度看大学,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理解大学精神,为正确定位大学精神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2.
程兰华 《发展》2007,(12):90-91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共同传承和创造,为大学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有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群体素养、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独有的大学品位、感染氛围.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其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既吸纳社会文化的精髓,又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大学文化主要由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精神文化主要由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构成;制度文化指大学组织框架、运行规则等;物质文化由课程、学科专业、师资、各种教学场地及设备、图书馆及藏书、校园环境、网络等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发生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大学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系统工程,它对于培养国家高级尖端人才,培养大学的大学精神至关重要.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涵义、特点与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对大学精神的培养作了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发展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三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自觉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等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自觉提高创新意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现代人对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的思考,它是人们在反思自身行为的基础上而找出的可行性发展目标.大学生态文化建设要从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和对大学生态文化的反思中一步步探索.而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就成为我们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大学生态文化需要大学生在自身进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推动它的建设,同时,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也能促进大学生力、智、德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力、智、德的发展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推进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推进教育创新,以教育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战略问题.高校要在认真做好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更新传统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教育观,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办学机制,实现自身在人类文明进步历史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国家创新的不竭动力,而且是城市经济的发动机,不仅为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在改造传统工业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方面的问题,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一体化、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伴随着大学的初创而产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随着高校自身扩展,多所高校合并趋势加强,多校区大学校园越来越普遍化,高校多校区大学精神传承和创新面临诸多问题。文章对大学精神的作用、大学精神在多校区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精神如何在新校区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完善新校区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作为基地,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自此,大学科技园区在我国应运而生.截至2003年10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总数己达到44个,依托高等院校1 04所.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加速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排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代表,其展现出的女排精神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精神所在.伟大的精神与优秀的体育文化不可分割,精神是魂,文化是根.对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包括提出、发展、传承等三个阶段,分析女排与女排精神的关系以及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等四个方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女排精神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并将女排精神融入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争胜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这四条路径,旨在弘扬女排精神,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