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政策性银行为日本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政策性银行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借鉴日本政策性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如何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政策性银行的未来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困境,我国金融当局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政策性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是一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我国现有政策性银行转型为中小企业银行已存在一定的基础。对现有市场已经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全盘转型为中小企业银行;对现有市场尚未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考虑在原有业务领域内扩展其功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国际上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样客观存在,因此,建立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其经营管理来说非常重要。要建立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就需要建设科学的风险管理化,健全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还要完善贷款风险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关于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准备工作以及学术界对于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探讨早有进行,争议长达几年之久的《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能出台。因此我国政策性开发银行立法一直处于空白阶段,虽然也有一些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但已不能保障我国政策性开发银行改革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国外较为先进的政策性开发银行法进行比较介绍,希望为我国立法提供一个蓝本,以期减少我国立法摸索的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要组建政策性银行,这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必然选择。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正式挂牌营业以来,其运作状况基本良好,但要真正地实现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其调控和增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进一步正确界定和合理划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一)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划分界定,是政策性银行正常运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政策性银行运作中存在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贷款是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它明显有别于可以无偿占用的财政拨款,具有指导性、非盈利性和优惠性等特殊性。但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运行,也应遵循银行资金运营的基本规律,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本试对目前政策性银行贷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贷款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探索政策性银行贷款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还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财政投融资和政策性银行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因此,理论界一些学者认为政策性银行是财政投融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政策性银行不属于财政投融资的范畴,政策性银行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比财政投融资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江泽民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都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时代背景和绩效四个方面对两位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融合了内生增长理论,突破了麦金农-肖的框架,对金融体系的内生形成和发展机理以及金融体系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机制作了新的阐释,通过帕加诺框架可以分析到影响储蓄率增长、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化解客户风险的机制。随着现代金融经济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问题、保险市场的功能问题及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问题,都会逐渐进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理论评析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经过了50多年的演变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是传统的发展观即经济增长发展观,60年代则改良为经济发展发展观,70年代演化为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的综合发展观,80年代深化为可持续发展观.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观是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经济要实现要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一是要树立重视人力资源的新观念;二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三是要制定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始终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经济的深层次表现 ,东西部的差距在文化问题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文化的大开发。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它展现的是人的能力、才能、智力、爱好和需要 ,是人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形式。这就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应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开发观。  相似文献   

16.
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农村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联结,商品,信息流等强大功能,西部大开发给重庆农村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利用优惠政策,加快制度创新,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增加农民韦入,保障农村商品有效供给,加快农村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以加快重庆市农村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正确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行动指南.深入调研、科学探讨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把握经济发展走势、走科学发展道路、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为我国政府、企业、事业、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为前提 ,以农业产业化对人力资源的潜在需求为切入点 ,从大资源的角度 ,全方位地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西部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市场开发、科技开发、人才开发等。而人才资源开发是所有开发工程的前提条件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与关键。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人力素质偏低、人才资源匮乏这一现状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人才资源短缺对西部大开发的严重制约 ,并提出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西部大开发必需国家大量投资的角度出发,在比较了财政直接投资与政策性金融投入的基础上,论证了设立西部开发银行的必要性,并就其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管理及机构设置方面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