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发布     
《中国信用卡》2004,(5):76-80
多家香港商业银行申请加入中国银联(本刊讯)近日,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透露,已有十多家香港商业银行申请成为中国银联的会员银行,而首批加入名单将于近期确定并公布。据悉,为方便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引导在港人民币有序回流,经国务院批准,香港银行将可在港办理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     
《金卡工程》2005,9(12):6-7
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宣布成立;中国第一家独立的信用卡门户网站成立;中行面向外籍人士推出中银长城世尊联名信用卡;中国银联与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签约;工行与中国银联合力打造银联标准牡丹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有关监管机构批准 ,中国银行成功将其在香港地区的 10家银行重组为一家当地注册的银行 ,即中国银行 (香港 )有限公司 ,简称“中银香港” ,并于10月 3日正式对外营业。通过重组 ,中银集团中的 10家银行机构合并为“中银香港” ,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以及中银信用卡 (国际 )有限公司作为“中银香港”的子公司继续经营。“中银香港”承继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发钞权 ,成为香港的发钞银行。重组前宝生银行、华侨商业银行、新华银行和广东省银行在内地开设的分行 ,依法履行更名手续后将转为“中银香港”的内地分支机构。重组…  相似文献   

4.
银行家     
《金卡工程》2004,8(4):14-16
○银通欲与银联合作 近日,香港银联通宝公司(简称“银通”)副总经理透露,银通正在与中国银联展开合作,为32家香港银通会员银行筹备内地银联网络提款和消费服务。 今年1月18日,中国银联与香港银通正式合作推出银联卡畅行香港服务以来,多家香港银行急欲和香港银通机构合作,打通银行卡赴内地“自由行”的渠道。目前港元银通卡在广东已开通查询户口结余及提取人民币服务,但在POS机上消费服务还不能实现。目前广东全省共计开通约2000—3000台银通自动提款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投资管理》2009,(1):49-49
日前,中银香港与中国银联在香港携手推出“中银银联双币信用卡”。这是全球首张以“银联”标志发行的双币信用卡,也是首张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及港币为结算单位的双币信用卡。“中银银联双币信用卡”设有人民币及港币账户,适合经常穿梭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人士,或到海外出差旅游的香港居民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用卡》2008,(6):78-78
2月4日,中国银联与韩国BC卡公司在首尔举行仪式,宣布韩国BC卡公司及其11家成员银行正式发行银联标准信用卡。中国银联许罗德总裁和BC卡公司郑炳台社长共同出席了发卡仪式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7.
张亚双 《银行家》2004,(1):51-51
至截稿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联的代表已经赴港,就人民币卡在港提现以及香港人民币清算行申请获批等问题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沟通。 随后从香港金融管理局传出消息,中银香港成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任期三年。 按照央行规定,香港银行试办人民币业务为2004年初。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此次人民币卡在港率先实现“全流通”可谓开门大吉。  相似文献   

8.
CEPA签定后,香港与国内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深圳自2003年12月与香港港币支付系统联网以来,加强了两地的金融、经济和贸易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香港银行加入人民币支付系统打下基础。国内多个城市开放个人游香港,以及香港厂商在国内公司人民币资金调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香港各银行加入国内人民币支付系统。银行界认为,香港银行加入人民币支付系统不仅标志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通,更意味着香港人民币长期脱离银行体系的体外循环时代正式结束,人们久盼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已进入实践层面。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7日,中国银行曼谷分行、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联在上海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与中国银联共同开展人民币银联卡泰国受理业务,在拓展商户受理银联人民币业务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0.
据香港银行监理处统计,截至今年1月1日,香港共有本地或外国的注册银行136家,办事处1,531家。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至2000年底,在港注册的银行机构共381家.世界100家大银行中有80家落户香港.香港银行的总资产额为3.5万亿港元.众多的银行在高度的国际化、自由化经济环境中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异彩纷呈.竞争的特点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每到年底,香港银行界都会组织规模宏大的宴会,与会的人士都是功成名就的银行家。其中身配FHKIB(香港银行学会资深会士)头衔者最受人尊崇,常常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因为他们几乎代表了银行从业者的最高梦想。  相似文献   

13.
李建国 《中国金融》1997,(11):38-40
香港的《银行营运守则》———关于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指导性文件李建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银行机构的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全世界最大1000家银行中,有400余家银行以不同形式在港营业,其中获得香港银行监管当局发给持牌银行执照的有185家。银行竞争日趋白...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跨行还款有了更省劲儿的好办法——足不出户,网上解决。中国银联为方便信用卡持卡人还款,精心设计推出"银联在线信用卡跨行还款业务"。持卡人可登陆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 com),免费使用此项服务,通过9家指定银行的借记卡,为13家指定银行的信用卡还款。  相似文献   

15.
虽然香港和上海银行公司(HSBC)集团已经完成了基于 PC 家庭银行服务的大部分开发工作,但香港银行的当地机构却在犹豫是否按预期计划推出产品。PC 银行产品是香港银  相似文献   

16.
缥缈 《新理财》2009,(9):22-23
7月22日,香港证监会、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的其他15家银行已经同意以每美元至少60美分的价格,从投资者手中回购美国已倒闭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迷你债券".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率中国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培训团赴香港进行培训考察,对香港银行体制、金融业务特别是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切身感受了香港金融业激烈而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便存在着153家银行(共设分支行1481家),每4238个香港居民,便有一家银行为其提供服务。各出奇招,争取有限空间。全球最大100家银行中,有85家在港营业。香港成为全球银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之一。但这种竞争是依法、合规、有序的,因而也是稳健、良性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Visa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自2010年8月1日起,凡在中国海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受理带Visa标识的内地双币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将对收单银行进行重罚。对此,中国银联回应:对于Visa、银联联名信用卡的持卡人而言,  相似文献   

19.
张林 《中国金融》2007,(13):57-59
记者:谢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香港银行学会的基本情况。 梁嘉丽:香港银行学会是香港惟一一家可以颁授银行专业资格的非营利性专业培训机构。自1963年成立以来,香港银行学会便为香港本地银行业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1995年,在本地银行业的鼓励和支持下,学会从英国特许银行学会中独立出来。独立后的香港银行学会,始终以促进香港银行及金融业的发展为使命,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掌握人才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 香港银行业林立,竞争激烈。中银集团和汇丰银行集团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发展,分别成为香港三大银行集团之一。他们靠什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呢?回答是:人才!即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培训人才。笔者对这两家银行的员工进行了初略的分析,认为他们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香港中银集团和汇丰银行集团的员工培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中银集团和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