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很多学者认为:“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在亚洲国家异化.管理者无法正视自己的责任,权力,义务、风险,所有权观念的边界极端不清晰。“主仆不分”、”反客为主“的情况时有发生。”的确这种“反仆为主”的现象在我们周边的企业中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家对此好像也已经习以为常了。那么造成这一熟视无睹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到底是文化差异还是另有隐情。以下就让我们通过一步步的推导来尝试揭示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大江健三郎9月9日~15日第五次中国行,行程里他反复提及自己已是老人,在思考未来时,对于或许不久于人世的自己,并不做太多考虑。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将来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5.
近四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很低,在衰退中徘徊不前。日本由于股票和不动产市场价格的暴跌,经济上也未出现巨大增长的奇迹,直到政府从财政中拿出86.6亿美元实行了挽救政策,经济才有所恢复。在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从经济的度虚上挣扎起来,象英国这样的国家,也经受着经济大萧条以来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7.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很少有文献针对研究其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受的冲击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企业当时尚处于较初期的人事管理阶段,本身需要进一步改革,因此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显著。然而,由于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日益重要的地位,了解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时受较大冲击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危机后的这几年中发生的变化对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熟悉的公司和品牌后面,你都会发现PE(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的背影。新桥入主深发展、凯雷收购太平洋保险、高盛拿下双汇、华平控股哈药、TPG和麦格理角力电盈收购战……如果说新闻聚光灯下的公司只是市场舞台上的诸多木偶那么PE,则是那只提线的手。 相似文献
9.
"重要的不是艺术",写下这几个字,主要是作为艺术的外行,偏要感受"艺博会",还要发表感想,表示重点不在评判"艺术"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今日”集团1989年成立,十年来,以“创造健康生活,共享成功利益”的经营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从生产单一产品、只有几百万产值的小厂,发展到拥有四大系列、六种产品、年产值12亿多元的企业集团。“爱多”集团1995年10月成立,近4年来,通过“创名牌,树形象,走市场之路”,仅三年时间从一个只有80多万元注册资本的小企业,发展到年9亿多销售额、下设电器、电讯等六个专业公司的企业集团。1999年4月经历了生死关头,5月胡志标总裁重回“爱多”宝座,锐意改革,继续发展“爱多”。笔者近日专门研究了这两… 相似文献
11.
12.
艺术与商业在合作与碰撞中寻找着各自的气质与方向8月16日,一场"大声展"在北京的SOHO尚都隆重开展。上百种形态各异、充满想象力的实验艺术作品遍布商场的各个角落,看客们可以躺在沙发上,或是手捧着免费品尝的芝华士酒,他们为这种欣赏艺术的新方式兴奋不已。而"大声展"本身,其蕴藏着的艺术与商业的碰撞,才是一场最精彩的实验艺术。 相似文献
13.
“百分百纯净”并非渺远的愿景,在新西兰,它已经内化为人们的日常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也意味着领先的制度设讯商业组织的合作精神与自律机制,以及创新意识的激发。正在积极融入亚太的新西兰,将不仅从中国和其他亚洲伙伴那里获得增长动力,也将以自己独特的绿色发展模式带给亚洲新的观念启发和变革契机。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是人类情感抒发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寄托精神,寻求心灵慰藉的伟大艺术形式,音乐在产生之初就带给人们心灵的享受。在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后,音乐不单单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它同许多的现代工业一样,可以挖掘其产业带来的经济意义,将音乐产业化,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其持续发展,不断迸发出活力。在外国,音乐产业化的经济开始相对较早,而对于中国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产业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新篇章,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日子,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固有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最早结识“审计”,是在1986年的金秋,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接到省财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看到通知书上自己被录取,即心存疑问:审计是干什么的?我问过许多亲朋好友,因为当时的审计监督工作才恢复伊始,他们的见闻也不多,没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从字面上作些解释:审计,大概是审查计划、审查会计之类吧。于是,带着一种朦胧与好奇,我跨入校门,从老师那里了解了审计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地位,从书本上系统地学习了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的财经知识。又带着一种希冀与憧憬,我于1988年的金秋毕业分配到新余市审计局。当时自认为可以大展身手,通过审计工… 相似文献
17.
18.
19.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人类的思维是隐喻式的。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对传统隐喻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死亡”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文化共性及文化差异,由此探讨中英民族对死亡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