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基础已经确立,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市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排斥政府必要的干预,这一点很容易成为复归或强化旧体制的根据.因此,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分析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在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主要应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相应地转变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分配模式。在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上存在着三种分配模式:第一种是高度集中的政府分配模式,或叫统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党校和行政学院绝大部分是"二合一"体制.这种"二合一"体制下的干部培训根源于党和国家政府的发展史,符合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以及形势的要求,但同时在具体的干部培训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西藏乃至全国党校与行政学院的"二合一"体制模式的产生、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摘要:文章通过利用1996-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财政务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三者均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因素;不同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速度存在差异;体制因素是城市用地规模盲目扩张的深层次原因。为了从根本土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为鼓励,需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保持官员任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深化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居民迁移的体制壁垒。实现”用脚投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中央与地方开始正式意义上的财政分权制度,而在分税制下,由于"财权上移,事权下压"以及财政体制与政治体制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愈加凸显。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财政分权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催生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加剧。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国家财政体制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和支出分配的现状分析,阐述现行财政体制在权责划分和支出分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理顺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社区公共服务财政援助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晓 《新疆财经》2009,(5):55-59
随着国家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政府对社区建设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上,但是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在促进社区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在促进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创新我国财政援助技术的建议,如对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政府预算等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因此,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考察和反思政府失灵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这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因此,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考察和反思政府失灵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这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