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70°鼻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儿在手术后进食、体温均正常,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出血和疼痛现象。1次治愈全部患儿,其中51例合并腭扁桃体肥大患儿在手术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吞咽时存在轻度疼痛,但张口呼吸、打鼾、鼻塞等症状都得到了缓解,临床症状在7~10d后基本消失,半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1~3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采用,视野清晰,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操作方便,术中损伤小,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全麻下气管插管后,将鼻内镜放入口腔,选择合适型号的刮匙将腺样体刮除。结果 108例患儿总有效率99.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0度鼻内窥镜经口腔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手术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腺样体肥大儿进行70度鼻内窥镜经口腔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手术的125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儿,总有效率为100%(125/125),其中扁桃体肥大者88例,治愈率为100%,慢性鼻窦炎者22例,治愈率为91%(20/22)、好转率为9%(2/22)。所有患儿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无大出血、咽鼓管损伤、闭锁引发的渗出性中耳炎以及鼻腔粘连等手术并发症。结论70度鼻内窥镜经口腔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联合摘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9例儿童OSAHS患儿经鼻内窥镜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扁桃体采用挤切法或剥离法,腺样体采用鼻内镜下吸切器吸除。手术后一直随访3~9个月。结果显示术后所有治疗患儿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联合摘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0例114耳,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共56耳,治疗后45耳疗效为痊愈,占80.36%,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30例患儿共58耳,治疗后34耳疗效为痊愈,占58.62%,总有效为81.03%;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率为3.57%,复发率为7.14%。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7.24%,复发率为22.41%。治疗组患儿的术后感染以及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表现。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OSAS患儿50例,根据其年龄阶段分为两组,每组5例,其年龄阶段分别为2~5岁与〉5岁。对两组年龄阶段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鼻鼾、憋气以及张口呼吸的表现;2~5岁的患儿伴有夜惊、夜啼以及睡眠不安等症状;〉5岁的患儿伴有行为异常、注意力和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主要病因为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治疗方法为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结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般常见于2~5岁的儿童,对存在诱发OSAS因素的小儿应有所注意,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对小儿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主观症状主要有鼻塞、多涕(黏涕或脓涕)、鼻涕倒流、鼻部疼痛、头痛及长期鼻塞引起的嗅觉减退、耳闷塞感,由鼻涕倒流刺激造成的咳嗽等,应用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结果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为:治愈74例78.7%,好转14例14.9%,无效6例6.4%,总有效率93.6%,无一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及眼眶损伤。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下鼻甲切除在中隔偏曲伴中鼻甲及下鼻甲肥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农垦中心医院鼻喉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伴中鼻甲及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切除,研究组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中鼻甲部分切除,采用V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的鼻塞及头痛程度,采用标准微胶囊嗅觉功能检查(UPSIT)评价嗅觉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UPSIT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前、术后UPSIT得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鼻塞程度得分显著低于术前(P<0.001),且研究组术后鼻塞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头痛程度得分显著低于术前(P<0.001),且研究组术后头痛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中鼻甲部分切除与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切除术在鼻中隔偏曲伴中、下鼻甲肥大患者治疗中均能显著改善鼻塞及头痛症状,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中鼻甲部分切除改善效益更为明显,中鼻甲切除后是否对嗅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仍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鼻内窥镜行泪道义管置入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20只眼)曾患慢性泪囊炎经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仍有溢泪症状,在鼻内镜下清除吻合处阻塞的组织,使泪道完全通畅后,将U形泪道引流义管置入。结果 3个月后拔管并随访半年,治愈18只眼(90%)。结论鼻内镜下泪管义管置入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病例操作简单,损伤较小,能迅速有效恢复鼻泪管的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窦炎以鼻内镜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要定期清除患者分泌物及鼻腔内痂皮,有利于患者术腔愈合,如果窦内有霉菌团块,则会出现反复的溢脓,黏膜水肿,窦口再次堵塞或者闭合,甚至可能伴有骨质破坏,必须重新开放,彻底清理窦内霉菌团块,还要注意保护窦腔黏膜;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患者术腔感染,鼻腔填塞物取出后,每日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处,内镜下清理患者鼻腔水肿组织、术腔粘连等,确保患者鼻腔通气顺畅;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并且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复发和感染扩散,促进术腔患处愈合和上皮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功能性鼻内镜外科(FESS)理论进入我国,鼻内镜下进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己取代了传统和常规的鼻息肉手术。鼻内镜手术可清除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能有效保证鼻窦腔气流通畅,是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前景[1]。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128例病例,采取鼻内镜的手术方法,坚持术后随访,临床疗效较满意。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10月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术后90例患者分为三组,对患者鼻腔填塞物引发的鼻腔胀痛、头痛、口腔呼吸、睡眠情况、恐惧感等不适反应进行分析,通过三种鼻腔填塞物对比,采用术后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影响分值评定标准,统计、对比三种填塞物分值,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结果通过对比统计分值可以看出,PVA海绵通气管是油纱条术后鼻腔填塞痛苦及负面影响的54%,是三组中分值最小的,能够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减轻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损害,降低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及痛苦感受上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论 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造成患者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术患者1 325例,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把暴露因子设定为6种不同的因素,分别是经鼻途径插管、拔管延迟>3 h、插管不熟练、盲探插管、拔管指征不完全以及插管过深等,对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插管过深、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3 h以及插管不熟练的比值比分别为2.18、2.25、3.71、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盲探插管以及经口腔插管的比值比分别为1.77、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拔管指征不完全与拔管延迟、插管不当等均是引起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