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154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无医学指征是手术指征所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114(74.03%),胎盘因素31例(20.13%),手术操作因素9例(5.84%)。子宫收缩乏力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能够降低新式剖宫产在产后出现出血的情况,不仅要选取恰当的分娩方式,还应该有效地控制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讨论孕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最新医学临床进展,为以后临床产后出血的治疗和应对措施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目前临床上最新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整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危险因素。结果目前认为主要的产后出血因素有孕妇年龄、胎次、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裂伤、妊娠高血压以及心理因素等。结论引起孕妇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普遍认为的危险因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比较严重的原因,对这些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应该进行提前的预防和估计,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减少出血的概率和积极的应对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产前和产后容易发生的医疗错误展开分析,探讨产前、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对症急救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救治措施,全部痊愈,并未出现死亡病例。子宫收缩乏力78例,软产道裂伤5例,胎盘因素15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规范产妇医疗手段,确保产妇生命健康,积极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相关出血因素进行回顾,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14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8例产妇由于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3例产妇由于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为引发子宫出血的最主要因素。18例产妇产后出血量为500~1 000 ml,7例产妇产后出血量超过1 000 ml。25例产后出血患者中3例产妇胎膜早破,9例产妇有妊娠高血压。结论对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使产后出血发生率获得有效降低,改善和优化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产后恶露不仅是产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或以上仍淋漓不绝,又谓"子宫复旧不全"。恶露是指生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的含有血液和坏死蜕膜等而经阴道排出的组织,引起产后恶露不绝的常见原因有子宫内膜炎、盆腔感染、部分胎盘、胎膜残留以及子宫的过度后倾、后屈等[1]。产后恶露不绝常常会继发阴道炎、盆腔炎以及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患者探讨分析致病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后出血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有关原因及具体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造成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妇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为了有效降低出血率,需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对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娩者62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 例,胎儿娩出后宫底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同时用米索前列醇400ug 纳肛.对照组30 例,胎儿娩出后宫底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小时及产后24 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第三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2 小时及24 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9例宫缩乏力性出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致、科学的护理措施后,分析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69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孕妇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1例输血、子宫切除者,也没有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重在预防,应仔细观察其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益母草注射液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拟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宫缩药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第2、3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第2、3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2、3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并总结了几种止血方法,为降低剖腹产术中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到本院进行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患者27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取了子宫切除、宫腔砂条塞填、缝扎止血、药物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等方法,分析出血原因,总结治疗的方法。结果宫缩乏力、切口撕裂、凝血障碍、胎盘因素、子宫肌瘤等是导致剖腹产术中出血主要的原因,在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无生命危险。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出血原因,采取合理剖腹产术中止血方法,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给药,对照组50例宫体注射催产素20U,用称重法统计产后2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235±60)mL,对照组出血量(350±6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催产素配伍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另外,预防产后出血要识别出血高危因素早期预防,查找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胎盘植入是胎盘种植异常的一种,系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发病率极少,多有流产史或刮宫史,可经显微镜观察子宫切除标本或子宫局部肌层切除的标本显示绒毛在肌层中而证实。我院在2011年9月13日收治1例产后因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大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总结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流产、分娩方式和胎产次等对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2h内出现产后出血的有53例产妇,占88.33%。其中41例产妇属于宫缩乏力性出血,占68.33%。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率显着高于阴道自娩产后出血率(P<0.05);有流产史产妇显着高于无流产史产妇产后出血率(P<0.05);产后出血率会随着胎产次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在导致产后出血因素中,宫缩乏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提高计生宣传力度,加强产前保健措施,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预防工作对于预防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纯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的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后无1例出血,对照组产后出血3例,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以及出血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18例产妇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剖宫术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多于顺产产妇;经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妇产后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但应明确掌握子宫切除指征,加强产妇的孕期监护,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剖宫术率和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妊高症产妇,有40例(26.7%)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本组40例产妇产前、产时、产后均进行了严密监护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4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中,38例治愈出院,仅2例产妇经过一系列积极救治后,仍出现大出血现象,行子宫全切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妊高症产妇,应密切关注其病情、进行精心护理、及时指导用药,环环相扣,以减少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守法—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作用。方法我院妇产科2005年4月~2011年5月期间足月分娩及中期引产的孕妇中有19例出现胎盘植入,确诊后实施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的治疗方法,经彩超检查胎盘及子宫情况,并观测血清中HCG(β单位)含量。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治愈,其余2例患者转为子宫次全切除法治疗。(16.1±8.2)天后胎盘排出,(17.4±6.2)天血清中HCG(β单位)含量降至正常。结论保守法—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胎盘植入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收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预防出血,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药理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抑制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催产素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20单位催产素,再静脉点滴催产素20单位先快滴30min,后维持至回病房,再给予催产素20单位持续静脉点滴至产后6h,同时开通另一路静脉点滴其它补液;对照组回病房后再按正常滴速点滴20单位催产素及其它补液,不另外开通静脉。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持续静脉点滴催产素6h能有效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