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就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各40例。结果与EA组相比,CSEA组的麻醉完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都明显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无1例需辅助用药,麻醉效果均满意,心率、血压均较平稳,阻滞平面均在T10以下,SpO2均维持在95%以上。EA组需分次辅助用药,有8例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和疼痛。行面罩吸氧后,心率、血压均较平稳。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了轻微低血压现象,均无尿潴留、恶心呕吐、头痛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头痛和寒战现象。结论CSEA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性白内障手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38例(138眼)复杂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术中前房内注入曲安奈德0.4~0.8 mg;对照组99例患者术中球旁注射地塞米松针2.5 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2周、1个月的视力矫正≥0.3者,记录术后第1、3、7天及2周出现渗出情况,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视力矫正≥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3、7天及2周出现渗出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可减轻早期术后炎性反应,促进视功能早期恢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且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S-E)在肥胖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麻醉效果等加以评估、总结。方法随机抽取符合肥胖标准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给以麻醉处理,所有患者均不给予术前针,术后常规要求患者平卧6 h以上。结果 30例患者中仅1例因腰椎穿刺困难改用全麻气管插管,其余患者均麻醉效果理想,满足手术需要。5例患者在麻醉起效后出现血压下降20%以内,经加快输注胶体液,有2例使用麻黄碱10 mg后好转;无1例患者出现呼吸、循环严重抑制现象。结论肥胖患者手术时,由于肥胖往往会增加麻醉难度,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绝大多数患者麻醉效果良好,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几乎不用静脉辅助药物,也便于术后镇痛治疗,基于上述优点,对于肥胖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下肢手术为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高症剖宫产麻醉配合体会经验.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3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住院的31例妊高症剖宫产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1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13例行硬膜外麻醉,入ICU率及住院天数,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7分的百分率,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的术后血压、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是疗效确切并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麻组行气管内插管,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5、30min及放气后5min各时间点记录血压、心率、脉搏等,同时观察CO2气腹对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全麻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患者各时间点监测的BP、HR、SpO2与全麻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术后苏醒时间较全麻组更短。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的患者BP、HR、SpO2反应不明显,术后可及时恢复苏醒,对腹腔镜手术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值得加强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在硬膜外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人民医院行硬膜外穿刺麻醉的796例患者,按以序号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穿刺,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注射器穿刺,分析观察组患者囊泡消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穿刺并发症和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68例成功衔接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穿刺并发症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囊泡压力指示注射器是硬膜外穿刺中的一种具有可视效果的操作工具,大大增强了硬膜外穿刺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前老年列腺汽化术的患者,并设立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采用MMSE法对两组患者术后4h、8h、1d及4d等参数进行评分。结果术后4h、8h、1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4d各组的MMSE相关评分与麻醉前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的神经错乱发生的概率依次为31%、49%,术后8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胸腹盆部手术中选择联合应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方法 在患有胸腹盆部病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12 例,联合应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患者经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在操作过程中麻醉深度符合要求,肌松效果良好,呼吸平稳,镇痛明显,苏醒期短,在患者苏醒后仍可发挥镇痛药效,减少围术期危险;术后患者心率、血压检测值与麻醉前相近(P>0.05),差别无意义.结论 在胸腹盆部手术中选择联合应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能够在减少注射的药物剂量的同时不影响麻醉效果,且患者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给药联合硬膜外给药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入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7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术后接受静脉给药进行镇痛,试验组60例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硬膜外给药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镇痛率为73.3%,试验组患者有效镇痛率为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给药联合硬膜外给药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止痛效果优于单纯静脉给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急诊颅脑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接受急诊颅脑手术患者81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同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急诊颅脑手术患者67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原出血量增多或颅内出血、硬膜外引流量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原出血量增多或颅内出血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4%和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引流例数和平均硬膜外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接受急诊颅脑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应以微创治疗为主且术中需要放置引流管,若病情允许应尽可能延缓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外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具体分析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并其他疾病、药物因素、年龄因素、麻醉方式、手术操作以及心理方面等。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将尿潴留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护理效果满意,临床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物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物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经过手术室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在7d内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手术后有3例出现局部血肿,1例出现皮下淤血,经护理后2个月后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痊愈,无病灶残留。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物后,加强对患者的手术室观察和护理,通过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手术室配合等,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手术时间为(29.12±8.14)min,恢复意识时间为(28.31±6.01)min,1例(2.3%)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麻醉手术时间为(41.11±11.12)min,恢复意识时间为(34.02±11.99)min,3例(7.0%)患者发生并发症。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麻醉效果好。结论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其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获取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剖宫产产妇151例,随机分为腰-硬组51例、硬膜组50例、下腔组50例。其中腰-硬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处理,硬膜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处理,下腔组产妇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处理;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组产妇的血压与心率情况,以及3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牵拉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3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牵拉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比较,腰-硬联合阻滞运用于剖宫产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及蛛网膜下腔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阻滞的总体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在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患者中使用硫酸镁的止痛效果。方法将筛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通过硬膜外导管输注10ml 生理盐水,随后术中给予生理盐水2ml/h。实验组接受初始大剂量硫酸镁5mg/ml,术中注射10mg/h。所有患者均接受硬膜外0.5%布比卡因剂量为1ml/节段。主要观察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和VAS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15min和30min时,实验组患者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h和3h时,实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芬太尼注射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静或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硫酸镁同时给药可提供更好的术中镇痛,且具有镇痛节约效应而不增加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和反应。方法我院入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女性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选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手术中及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率、脉搏、血压及呼吸频率的监测,统计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对患者痛感进行评分,记录其身体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下床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对照组患者为38.9%,研究组为13.0%,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13.0%低于对照组22.2%。结论布托啡诺合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可以使患者痛感降低,减轻对血压和呼吸频率的负面影响,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改良后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男性后尿道损伤患者,本组全部患者行尿道会师牵引术,都在全麻下或硬膜外麻醉+腰麻。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后随访了1~5年,无1例患者出现尿道瘘或者尿失禁,有16例患者在手术后由于尿道狭窄而行二次手术,而其余的96例都得以治愈,治愈率85.7%。结论改良后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疗效较佳,副作用较少,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使患者康复时间大幅度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经尿道导引置入切割镜,应用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分别切除左右侧叶、前列腺尖部,随后修整切割创面进行治疗。结果 50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切除的前列腺重量平均(53.3±2.5)g,出血量平均为(52.4±5.3)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排尿通畅,随访12个月,IPSS评分降至(6.8±2.2)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是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有效地治疗方法,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用于胸腰椎手术最佳持续时间.方法 60 例胸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术后镇痛用硬膜外镇痛:速度2ml/h,A 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50ug 持续用50h,B 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50ug 持续用100h.C 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持续用150h.比较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切口疼痛、神经刺激痛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切口疼痛阻滞无统计学意义,A、B 两组比较神经刺激通的阻滞有显著差异(P<0.05),B、C 两组比较,神经刺激痛的阻滞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C 组明显大于B 组(P<0.05).结论 胸腰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以小于100h 为最佳,可减少切口痛及术后神经水肿期的疼痛,且并发症少,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