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T2DM)是否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80例T2DM患者(实验组),分为实验A组(52例未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与实验B组(28例合并心肌损伤的患者);同时,随机选取40例非T2DM与心肌损伤受检者作对照(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cTnT及血糖水平检测,并分别对相关指标作对比。结果实验A组与实验B组相比在cTnT水平上相对要低,与对照组相比,两组cTnT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在2hPBG与FBG两项血糖指标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且实验组内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cTnT是临床诊断T2DM是否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ESS评分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ESS评分,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不同时间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变化幅度。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胶体用量、晶体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前、麻醉30 min、麻醉60 min、麻醉120 min、麻醉150min、拔管时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麻醉90min的血糖水平比较,瑞马唑仑组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60min、麻醉120min及拔管时的血糖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麻醉30 min、麻醉90 min、麻醉150 min的血糖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30 min、麻醉90 min、麻醉120 min、麻醉1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T2DM合并CAP患者100例(85例顺利完成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化痰、控制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胸部CT影像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T2DM合并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合并有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临床患者58例为观察组,并另抽取同期非合并糖尿病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合并糖尿病会使疾病危险性增加,使患者病情加重,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2013年3月笔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联合组)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I)组进行比较,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46例,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73.0±4.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联合组为22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I)组为24例。因为两组在性别、年龄、APACHEⅡ相应评分比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T2DM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诺和灵N或诺和灵RZ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诺和灵R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HbAlc、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血糖的控制目标。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平均用量、空腹时血糖、餐后2h 的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的分泌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是老年T2DM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4.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联合检测对在糖尿病筛查及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LADA)2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MD)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行身体检查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ASE酶联法测定三组ICA、GAD阳性反应率。结果 LADA组ICA阳性反应率为80.00%、GAD阳性反应率为85.00%,T2MD组ICA阳性反应率为10.00%、GAD阳性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ICA阳性反应率为0.00%,GAD阳性反应率为3.33%。LADA组血清ICA、GAD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T2M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MD组与对照组ICA、GAD阳性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糖尿病患者ICA、GAD阳性反应率存在差异,其中LADA患者ICA、GAD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T2MD患者,通过测定血清中ICA、GAD能有效鉴别糖尿病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措施。方法我院从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将其中4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余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基础的甲亢治疗方案外,给予系统的降血糖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的甲亢治疗方案。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测发现,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的甲亢患者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案不同,临床上应当注意区分,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肺结核伴糖尿病治疗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第3、6周的痰菌转阴情况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第3周痰菌转阴率(64%)、第6周痰菌转阴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36%、56%),治疗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痰菌转阴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单纯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_(2)-微球蛋白(β;-M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稳定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蛋白尿等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与口服降糖药物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T2DM早期肾损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115例T2DM患者病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含量进行检测,根据mALB量将DM患者分为三组,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四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血清Hcy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Hcy含量与病程、mALB、CREA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0.59、0.46),P<0.05。结论随着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增加,尿mALB水平逐渐增加,提示血清Hcy和尿mALB联合检测可以动态观T2DM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提高DM及EDN诊断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胰岛素及糖负荷2 h C肽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上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对此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指标。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1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水平变化、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40/48),与对照组的85.4%(4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BG、HbAlc、2hPG、BM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FBG、HbAlc、2hPG、BMI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FBG、B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接近,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FBG、BMI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与对照组(常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两组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依折麦布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hs-CRP),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CHD)的关系.方法:对50例单纯T2DM患者、30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ACE基因、PAI-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影响T2DM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困素.结果:T2DM合并冠心病和PAI-1基因型密切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10例肺栓塞患者,以60岁为分界点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发生率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组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例数明显多于非老年组,患肿瘤的例数也更多,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均较高;呼吸困难是两组患者均存在且占多数的临床表现,而在咯血与晕厥两项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出现肺动脉栓塞的伴随症状较多,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临床常见治疗2型糖尿病(T2DM)4种双联降糖方案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5例。A、B、C、D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定期随访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4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D组治疗有效率最优;治疗后,4组患者FPG、2hPBG、HbA1c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治疗糖尿病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45元、5.07元、9.53元、6.04元;治疗方案D与治疗方案A相比,每增加一单位效果只需多花费17.91元。结论 在4种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