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防治与监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6年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ADR防治与监测工作,通过比较临床药师所参加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前后,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同系数、上报ADR相关报告的数量以及严重ADR案例数的前后变化等。结果在SDR防治与监测工作开展后,得到了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并且提高了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知水平、ADR报告数量。结论药品不良反应(ADR)防治与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度收集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药品不良反应,以抗感染类药物居于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循环系统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药品的上市后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开发完善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方法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发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完善药剂管理操作和流程.结果 将分散在各药房药品合并为一个库存,终端药房按总账库存运行医嘱打印领药单,各药房按工号对终端药房各项操作记录建立分账进行管理,总账与分账信息同步、功能相同.系统设置的操作限制、医生站嵌入PASS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现处方自动审查,及时干预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创建了规范的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结论 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善,做到了药品数据准确,流程规范合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的药品管理模式让医生通过住院医生站对病区各药房药品一目了然,解决了各药房库存不均问题,尤其利用网络对药品合理使用进行监管,保证了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通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报告ADR监测网的106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ADR报告中,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85岁,其中以大于50岁的患者居多,共57例,占53.7%;发生ADR患者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药品共9类,以使用抗感染药品出现ADR最多见,中药制剂次之;两药联用最多见,占51.9%;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共27例,占25.5%;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次之;治疗后56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结论由于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临床需提高对ADR的重视程度,加强对ADR的监测与报告,减少ADR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发生并上报的ADR报告155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反应状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5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3类78种,其中抗感染引发的ADR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有127例(81.94%);ADR状态为新的有86例(55.48%),严重的有10例(6.4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临床表现,有76例(41.08%)。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和上报工作,收集更多临床用药信息,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展开探讨,分析医院的安全用药问题。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对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品种类,并且观察药品对患者各组织器官产生的损害。结果抗生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药品对患者的皮肤与附件伤害最大。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要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最终实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11年06月10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性,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方法对西药房的高危药品进行调查,观察药物摆放、警告标签、药物使用剂量等高风险药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研究中西药房确实存在高危药品概念掌握问题、高危药品摆放问题、高危药品警告标签问题以及用药安全等问题,需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安全性。结论西药房要对高危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错误用药,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获取相关的药品知识,药品广告封指导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真实合法的广告宣传对药品的推广使用,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将误导消费者。笔者试图对此做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并完善药品上市后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实施药品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目的是帮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药品上市后阶段及时评价、监督药品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降低药品风险,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分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的药品经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药品质量在流通中的安全与防治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认证后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跟踪检查,以提高药品企业的自律、守法的自觉性,以诚信为首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药房药品管理是医疗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用药质量,完善药房药品管理体系,有利于药房管理。为此本文将从采购药品制度、药物分类管理、药品出药管理、药品积压管理、全网信息化管理、药房人员管理,实现药房药品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病区药品是供病区临时周转使用和用于抢救患者时使用的备用药品。笔者在参加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检查中,发现存在药品储存保管不规范、需要标识的药品未标识或标识不清等问题,给患者的安全用药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提高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能力,是提升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国药品说明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实证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药品说明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部分药品说明书药代动力学数据、用法用量缺乏可参考性、用量缺少换算关系;药品说明书缺少更新,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建议国家及药品生产企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关注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和生产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大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正处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药品领域,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安全风险仍存在于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药品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违法广告屡禁不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在一些地方还有生存空间等等问题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必须增强法制意识,强化技术支撑手段,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本刊之所以在本期特别选择刊发将于2007年5月1日施行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和已经于2006年6月1日施行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就是为了伸张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法规的严肃性,使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及其人员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其实质,并能够认真、严格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遵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272份ADR报告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结果 272例发生ADR患者中,新的ADR有23例(占8.46%),严重的有4例(占1.47%)。女195例(71.69%),男77例(28.31%);19~44岁年龄段发生率最多(34.56%)。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达67.28%。ADR发生率品种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达39.71%,其次为中成药(17.65%)、妇产科用药(8.82%)和血液系统用药(6.62%)。累及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达157例。67例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给药,主要为超适应人群和超适应证。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尤其是重点关注儿童用药、静脉滴注给药、抗感染药物及超药品说明书引起的ADR,药师应加强ADR相关培训和ADR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临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周凤英 《经济师》2007,(12):188-188
医院药品计算机网络化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统计查询速度更快,除了日常工作的统计、查询、分析、管理,还能向临床科室提供当前用药动态、用药合理性等药学情报,并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以供医院领导进行决策。但是在药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为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实现医院药品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深入探索讨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14年医院上报的39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病例男女比例为l:1.11;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10岁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2.70%;一般或常见的ADR占73.80%;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82.87%;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最多,占总数的74.3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损伤最常见,占73.80%。结论合理规避引起ADR的临床因素,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加强对药品生产、价格申报、销售等方面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方便、及时、安全、有效,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