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翻译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帮助评价译文质量,并对译者起参考借鉴的作用。对翻译先驱者来说,他们更侧重于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对经验教训的积累,解释如何进行翻译工作和在译文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以帮助后来翻译者在遇到类似翻译难题时如何解决,提供参考的翻译标准。而翻译赏析与批评标准更侧重于后来译者对译作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对译文评价后得出的对译文质量好坏与否;相较于委托者、译文使用者实用与否;如何为后来译者提供指导借鉴帮助等的理论作用。从源头上来讲,翻译标准更像是行万里路后出的心得体会;批评标准是阅万卷书的人在参比他人的著作成果后得出的用于可能提高译者翻译水平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景点牌示通常信息量大,向游客提供丰富的自然、历史、地理、宗教甚至是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以福州的三坊七巷景点牌示译文为例,从译者对文化背景的理解、翻译技巧以及对译文受众的考虑等方面剖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而提出对景点牌示的英译应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通过简洁、有效的文本传递原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根据哲学解释学理解历史性原则,理解者历史性、译者理解"偏见"和理解对象历史性直接影响着诗歌翻译中的译诗选材、译者创译和译文文风。诗歌翻译必须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尽力为源文本在新语境下找到适当的历史定位达到原视界与新视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门集思考、判断、传神、达意于一体的横跨两种语言的综合性艺术。理解是前提,理解有出入,固然难得好的译文,但是,对于浅显易懂的句子,译笔就必定晓畅无误码。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译文的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译者汉语功力的制约,笔者在使用各类教学参考译文的过程中深感方便得益,但有时又为其汉语表达的种种美中不足而抱憾不巳。  相似文献   

5.
诗词和散文翻译中的意境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和散文翻译在整个文学翻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意境的完善传达是衡量诗词、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英汉诗词、散文的互译过程中,译者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充分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并剖析其结构、语法、修辞等信息,能够有效帮助译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情感,从而产生等效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译者的认知心理角度和对词义的认知差异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认知心理上的可及程度,以分析解释翻译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翻译新手在翻译时基本上都倾向于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甚至死译?而翻译高手大多倾向于采取意译,更多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理论、标准等,更多考虑语境、风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理论及其研究对翻译学和翻译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语境又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影响译者对原文词语及句子的正确理解和表达。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的本质和语境的有关内容,然后从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角度说明了语境在词语翻译、语法判断、句子翻译及翻译表达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指出充分了解语境对译文的影响是正确进行翻译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理论及其研究对翻译学和翻译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语境又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影响译者对原文词语及句子的正确理解和表达。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的本质和语境的有关内容,然后从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角度说明了语境在词语翻译、语法判断、句子翻译及翻译表达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指出充分了解语境对译文的影响是正确进行翻译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项涉及语言、文化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再创造”活动。同时,由于翻译涉及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因此对译者来说,翻译又是一种复杂的双向思维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含义、保证译文的通顺流畅和修辞效果.译者不应只是被动的“隐形人”,而应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转换视点,不断创造佳作。文章主要阐述了翻译中视点转换常用的方式和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译者、文本和译文读者三者关系中,传统翻译理论偏重于译者的能动性而轻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接受美学则确认了翻译传播中译文读者的主体性。读者主体性的觉醒与变迁直接影响着译者的创作和文本选择。  相似文献   

12.
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主体性。在阅读原著、语言转换、译文创作时,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意识形态的取向、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创造性介入体现出来。通过对赛珍珠和沙博理两个《水浒传〉英译本中人物绰号翻译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不同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语篇观,探讨了翻译中的信息补偿问题。由于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目标读者解读译文时发生信息缺省,存在信息补偿的必要性。译者通过恰当的信息补偿,使读者的认知世界和译文表达的认知世界统一起来,从而帮助其理解译文语篇。翻译补偿必须基于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坚持补偿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在最近十多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极大影响,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一次翻译作业为语料,分析译者在处理汉英翻译时是否取得语用等效,井试探讨如何运用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来指导翻译活动,取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等效,最大限度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准确理解原文并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完整再现的过程,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还必须密切关注语境,根据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反复推敲,理解原作者的隐含意图,了解原作的创作意义,确定相应的正确表达形式,从而使译文准确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翻译中实现译者和作者风格、译文与原文风格的统一是译文成功的关键。翻译时若做到这两方面风格的统一,译文就能内外兼顾,形神兼具,让读者充分领略原著的艺术魅力,进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Coffee,ploasc!”一句不同的翻译看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重点论述翻译的本质;语境与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语境有助于翻译的理解;同时,语境对翻译的措辞起着制约作用并最终决定着翻译表达。翻译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它不能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译者必须通过语境去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指译者和译文读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对交际语境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相互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语境对汉英,英汉翻译有重要的意义,它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选择。正确理解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语境,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既受到译者主观方面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水平的影响,也受客观方面译文的接受条件与环境的影响。不分翻译主体、翻译对象以及译文读者,主张在翻译领域统统以“描写性翻译”取代“规定性翻译”必定导致在翻译学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法对翻译理论提出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