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后发展国家,中国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通过农产品及生产要素较低的价格支持重工业发展,使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优先发展起来,同时也拉大了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建国6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但也决不能否认建国初期合理地选择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回头反思,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不仅仅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快速工业化的逻辑使然。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建国之初便确立了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目标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旦确定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之后,就必然会一步一步地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北京工业与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及成因 北京工业从新中国建立后由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工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北京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依托城市、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使北京在建国后的短短数年间,实现了从消费城市到生产城市的转变,建没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北方工业基地,完成了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使命,为北京  相似文献   

4.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6):12-12
发展战略转型与扩大内需 作者:王天义 王睿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摘要】:经济发展战略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高度相关。我国曾实施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积累、低消费”(1950~1977年)传统发展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不平衡发展”为思路,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此相适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城市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由国家财政作保障;而在  相似文献   

7.
秦宜 《中国外资》2008,(8):124-126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定内涵,任何背离这一特定内涵的思想与观点都是错误的。由于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城乡差距拉大而提出的,因而科学阐释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演变为城市居民优先享受的社会发展战略,进而又转变为城市优先配置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多年,在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为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全面实行计划体制,同样我国金融行业也实行金融计划体制,那时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我国金融机构只剩下一家,即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之后,部分金融体制得以重建,逐渐恢复了原有的部分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新的金融机构借此机会得以出现,并且带来大量计划经济参与,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更加凸显出我国金融体制的短板。迫切希望建设以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本文主要就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我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偏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二元的价格制度是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成因;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户籍制度是根本原因;此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二元的计划生育政策、制度变迁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五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具有关键性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正在紧张地按计划进行。正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为完成伟大的五年计划而奋斗。我们大家应该从各个工作方面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民银行也应该从自己业务的各方面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这里我着重就信贷工作来谈谈。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缺乏的要素禀赋特色使得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大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进  相似文献   

13.
刘芳 《财政研究资料》2007,(20):48-48,F0003,F0004
第一幕:工业快速发展的家乡面临的困境 我的家乡唐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重工业城市,素有“瓷都煤海”的美誉,如今支柱产业是煤炭、钢铁、水泥、陶瓷等重工业,这些产业在为唐山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客户经理制,就是通过改革现有农村信用社的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实行员工收入与贷款、存款等业务量直接挂钩,建立一种以客户经理、营销员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经营管理机制。其实质就是以改革分配制度为核心,相应地采取配套措施,向农户和个体、工商企业全面推销农村信用社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研究货币流通的必要性正常的、稳定的货币流通,是我们国家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党和政府在过渡时期采取了既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又相应地积极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方针,以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国家预算实行了财政收支平衡和保证有充分的物资后备的政策;国家掌握了有关国计民生的主要商品,以稳定的价格出售,并对粮食、油料、棉花、纱布等重要物资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政策;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这一切就保证了我国货币流通的巩固和币值的稳定,在我国根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1958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年,是国民经济经过休整后再一次大跃进的一年。我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贯彻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勤俭建国的方针。在这个方针下,工农业生产将出现新的高潮,商品流转也要随着发生重大的变化。1958年银行的商业信贷结算工作,必须适应这些新的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工农业生产高潮服务。支持商业部门完成商品流转计划、增加主要商品库存、做好支持农业大生产运动的物资供应 1958年工农业生产将有很大的增长,社会购买力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为实现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的四级干部会议上提出的“苦战三年,基本改变河北省的面貌,农业生产十年规划五年完成;地方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要在1962年超过农业和副业的总产值”的宏伟建设规划,提出了银行工作在新的生产建设高潮形势下,也必须来个大躍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银行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把流动资金管理好,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大躍进,制定河北省银行工作规划25条。 (1)贯彻执行中央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和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银行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千方百计地筹集一切可以筹集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面对精细化管理的经营需要,工行河北省沧州分行大力实施中间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夯基固本,科学谋划,明晰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营转型。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创新点,以市场走势为风向标,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关键机遇,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不断取得突破,中间业务收入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招远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结合农村实际,以市为单位,以大病统筹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机制运作以来,全市有2016名农民成为受益者,报销医疗费130.5万元。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是以钢铁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其中包括机械、石油、化工、燃料动力与建筑材料等行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全省拥有的工业固定资产总值和重工业总产值都居全国首位;地方财政上缴国家的收入,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近几年来,辽宁省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中,狠抓了经济调整,取得了相应的成效。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工业,扩大了服务领域,支援了农业、轻工业,并为市场提供了许多日用消费品,使轻重工业比重有了明显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