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居民储蓄变化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关系及居民预期的变化,不仅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金融效率、金融稳定有关。居民储蓄变化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关系及居民预期的变化,不仅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金融效率、金融稳定有关。高储蓄率,尤其高居民储蓄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不过2010年以后呈现出储蓄率下滑的趋势。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居民超额储蓄和存款多增也引起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和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理财意识始终比较薄弱,据笔者调查,居民可支配收入大部分用于银行储蓄,而处在降息通道下的时代,银行储蓄显然已经不再是投资良策。此时面对市场居民应当如何投资应对降息成为一个话题。本文列举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市场、基金市场在降息时代下的操作,为百姓提供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国内资产定价最重要的主线就是资产负债表重塑以及超额储蓄释放。通过居民超额储蓄形成的四个机制,测算得到2022年居民超额储蓄共有7.4万亿元:其中,疫情压制消费,居民消费节制贡献约2万亿元超额储蓄;地产价格下行,居民减配地产贡献约4万亿元超额储蓄;理财净值化波动,居民赎回理财增配存款贡献约0.8万亿元超额储蓄;减税降费规模空前,带动居民超额储蓄累计约千亿元级别规模。据此,文章就三大市场关切问题,即超额储蓄能否释放,或将流向何处,超额储蓄本质上是谁在“买单”,给出相应三点判断。  相似文献   

4.
于雷鸣 《投资北京》2012,(11):92-94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仍然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还没有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业务仅停留在产品上,仅是储蓄功能的扩展和最初级的咨询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财富已积累到一定水平,如何运用好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居民个人理财技能不高,理财机会成本较高,理财效果不理想,客观上形成了集中的专家式理财服务的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一直居高不下,居民储蓄的高增长,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过高的储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动机入手,在对居民储蓄、消费、投资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对待、科学引导,多种手段并用,抑制居民储蓄的过度增长,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居民高储蓄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高储蓄现象既是我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因,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效率损失。本文使用计量方法对1989—2003年中国居民储蓄函数进行了估计,在经过对回归模型自相关、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校正之后,得出的最终回归模型中包含国民收入和名义利率变量,它们的参数和经济理论是相互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李博  刘颖博 《时代金融》2009,(7X):52-54
本文使用变系数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通过对各省建立变系数的面板数据模型,着重对我国的高储蓄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降低利率并不能减少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高储蓄在我国是普遍现象,并不存在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悲观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储蓄高增长一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人民银行出台对储蓄利息收入征税以及多次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居民储蓄仍以超过GDP近10个百分点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逼近10万亿元,达9.93万亿元。8次降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根本原因,只看到居民储蓄存款多,却没有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存款一直呈"高储蓄、高增长"态势。我国居民倾向于高储蓄也是"无奈之举",投资渠道太窄、投资品种有限就是原因之一。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专门针对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的高储蓄率,这其中,中国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的高增长,让人关注与担忧。但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与结构升级,大量的居民储蓄规模逐渐凸显了其负面效应,如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会更容易形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基本原因,也是因为我国储蓄率过高。随后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高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在结尾处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文炼 《金融研究》1991,(11):23-26
关于储蓄的讨论中,迄今至少提出了三种涵义的储蓄:一是国内总储蓄,即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储蓄之和;二是广义的居民储蓄,是居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全部节余,包括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手持现金和实物资产投资等等;三是狭义的居民储蓄,指居民在银行的各种存款,由于它日益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焦点之一,因此也是目前储蓄争论的热点。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居民储蓄,必要时兼及国内总储蓄和广义的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居民理财需求显著上升,但市场上趋同的储蓄产品和储蓄利率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理财要求,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开发和设计出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理财产品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融资讯     
《国际融资》2003,(11):64-65
中国居民储蓄高居世界第二 尽管银行存款利率经过数次降息,但中国居民储蓄仍然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全国居民储蓄率仅次于日本。储蓄高增长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如:加剧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不合理格局;使专业银行财务风险高度集中,潜伏一定的隐患;储蓄率增高会伴生消费率降低。针对这种现象,专家提出以下对策:加快发展直接投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尽快建立和  相似文献   

17.
居民储蓄获利动机与居民储蓄规模之间究竟隐含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曾在湖北省蕲春县作过几次关于居民储蓄获利动机与居民储蓄规模相关系数的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笔者的一点启示行文如下: 一、居民储蓄规模并非居民储蓄获利动机的正函数关于居民储蓄获利动机与居民储蓄规模之间的关系,在我国长期存在着一种倾向性意见,即: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既定,则居民储蓄规模是居民储蓄获利动机的正函数,储蓄利率越高,居民储蓄规模越大,反之,储蓄利率越低,居民储蓄规模越小,二者呈同向正比例化,并由此而得出结论:(1)。  相似文献   

18.
居民储蓄是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1988年,全国出现了储蓄“滑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西方国家的居民储蓄一直比较稳定。1988年,日本储户的平均储蓄额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高的储蓄率充实了日本投资所需的资金,提高了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与西方比,居民  相似文献   

19.
杨玲玲  孙海霞 《上海金融》2012,(12):13-18,120
本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模型,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全面检验了1992-2009年股市对居民储蓄资金分流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时段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作用在1997年以后的时段内变得更加明显。长期协整关系却表明,与国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股票价格和成交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偏弱,这可能是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居民储蓄市场的系统化预测在我国尚是空白点,因此设计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居民储蓄季节波动规律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以预测居民储蓄增长额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历史增长、阴历节日、股票市场等重要因素,构建了适合我国居民储蓄季节特征的系统化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实践中多次得到验证,是我国金融机构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