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现存“民工荒”问题的实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经济发展的框架下,中国经历了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发展过程。从"民工荒"问题入手,探索中国现存"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民工荒"现象与刘易斯拐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条件验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中国也正遭遇着空前的道德危机。几十年来的文化断层便是造成当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而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学复兴使我国国内重新掀起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国人高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遏止当今社会频繁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已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而凭借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国民道德教育,也许是当代中国人道德重塑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反腐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腐败现象不断发生,反腐斗争形势严峻,虽然传统反腐方式在实践中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运而生的网络反腐为中国反腐败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网络反腐是当前中国反腐的一种新方式,其具有受众率高、互动性强、透明度高、隐蔽性高等特点,这都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的反腐利器。当前的网络反腐虽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教育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公共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上仍然相当滞后。这使当前的大学公共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在简要介绍当前高校在"两课"教学上的尴尬处境后,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公捕公判在中国非常流行,这既是法文化传统在起作用,又是因为中国法治历程较短,法的精神没有深入人心。在反思这种"示众式执法"方式的前提下,分析这种现象畅行的原因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儒家诚信文化与当代企业信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诚信观的核心内容是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中国历史上,人们普遍把诚信观作为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培养了优良的商业道德精神。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儒家诚信观可以转化为现代经济伦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企业经营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道德领域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价值体系逐步失衡。另一方面,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道德领域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道德规范面临挑战,社会道德水平在某些方面出现下滑趋势。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框架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思潮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在公共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将"权利"作为基准为自身的观点和利益提供道德辩护。然而,由于将"权利"作为核心道德标准在中国公共领域时间还很短,引起公众对"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诸多误解。通过逻辑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澄清"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理论边际和辩护结构;并且,在回应种种对"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质疑的同时,论证该道德辩护方式的有效性与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魏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08-109
主要从"心理饱和"这种现象入手,阐述了当前财务干部队伍中存在这种现象的危害,认为预防当前财务干部队伍存在"心理饱和"现象的关键是激励,提出了采用知识激励法、信任激励法、目标激励法、行为激励法及情感激励法把各种不安定因素扼杀于萌芽状态,为财务干部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财务工作有创造性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加快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些诸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尊老爱幼、以人为本等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广为流传。重庆市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的道德建设水平,促进重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五个重庆"建设,即"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畅通重庆。"  相似文献   

11.
张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38-239
道德,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它本真地折射出人的社会性本质。首先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般问题进行阐释,明晰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是什么"的问题。接着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对纷繁复杂的道德现状从道德缺失、道德责任错位、道德能力较弱等方面深化了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问题之"为什么"的理解。最后探究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旨在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方法论参考,从而厘清了反思中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属于道德范畴,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当代大学生是昂扬奋发的社会群体,应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社会上却仍然存在着道德水平低下、违背社会公德的大学生个体。他们的种种不良行为构成了"哀伤奏鸣曲",演绎着一段段令人堪忧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草根慈善组织在2008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却存在着严重的合法性问题。一方面,草根慈善组织因为过高的"门槛"不能登记而被划为"非法民间组织";另一方面,草根慈善组织基于社会的需要并通过自身的善举赢得了公众的褒扬和认可,因此也陷入了合法性的困境,即具有正当性却不合法律性。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并获得独立法人资格,文章认为可供选择的路径有加快出台《慈善法》、借鉴国外有效经验、降低"门槛"采取自动登记备案制和变主体身份限制为行为过程监督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0+323-310,323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却在中国进入信用经济的时代,其道德诚信受到了质疑,随着高校上学欠费、毕业欠贷、"枪手"横行……诚信道德等不诚信的现象的日益攀升,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种类很多,它们有着共同的道德价值规范和准则,表现以为仁为本、义利统一、诚信敬业等传统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传统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传统化中别具特色的成份,在现代社会中仍然独具魅力,仍然是现代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7.
梁聪生  郭凯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21+309-221,309
如今,不少人一门心思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人被称为"傍傍族"。公众对"傍傍族"的心理是纠结的,然而人们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傍傍族",因为人们常常除了这个选择,就无法做出更合理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傍"可以让弱势人群找到快速捷径,实现目标。但却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减少"傍傍族"这一现象,将是未来中国社会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傍傍族"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傍族族"出现的缘由,指出了如何减少"傍傍族"这一现象的总体思路与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人。他的相关论著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参照,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此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延续。文章在方法论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用精炼的语言道出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及其规范,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到家庭伦理的转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孔子的孝道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继承传统的孝道资源的精华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适应当代家庭、社会的新变化,创造出适合当代家庭、社会发展的新孝道。  相似文献   

20.
明清是一个经济转型期,徽州妇女处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其中并存着"妬妇比屋可封"和"新安节烈最多"的现象。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宗族势力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