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目益凸显。本文从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入手,在总结发达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高校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文化形态、信息形态以及行为形态改进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起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野,通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特点的分析,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阐述高职院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探索如何创新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对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实效性的调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程文 《理论观察》2012,(4):170-171
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应突出重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针对性,以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应注重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包娜娜 《改革与开放》2012,(14):153-154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大重要方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或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应对当代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思想引领和文化载体的有机统一。通过借助于高等院校丰富的文化载体而得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充分实现高校文化载体的功能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文化载体在发挥功能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活力和发展的生机。对高校文化载体和大学生思想引领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利用文化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这对于打造高校的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萍 《西部大开发》2010,(7):133-133,137
高校校报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与师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加强高校校报建设,不断推进校报创新对于充分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校园APP时代是移动设备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校园APP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带来了创新的应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载体与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搭建校园APP官方平台、重视校园APP意见领袖、掌控校园APP言论舆情、利用校园APP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途径来适应校园APP时代趋势,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韩少华 《魅力中国》2010,(23):207-208
隐性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本文从隐性教育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红岩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将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在融入教材教辅体系、转化教学体系、树立理想信念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入力。通过弘扬红岩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理想导向力。新时代,红岩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吸引力,通过讲好红岩故事,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和育人树立价值典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推动高校进一步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必要途径,是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四史”教育育人功能,对于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职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四史”教育知识体系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要把准“四史”教育育人的针对性、主体性、导向性、实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四史”教育育人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2.
杨冬梅 《魅力中国》2014,(7):357-357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网站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网络开展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网络服务功能。培养专职队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徐丽  占俊 《魅力中国》2011,(15):19-20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综合利用各个有利方面的合力构建协调一致的网络教育体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对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工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评价机制老化等现实问题,提出了重塑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式、革新评价机制等措施,以期为高校工会回应时代需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育人实效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曹哲  何强  仲晨星 《理论观察》2022,(10):42-45
大力开展“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高校新媒体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新方法。要运用高校新媒体平台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此为现实依据探索高校新媒体平台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育的策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发挥教育引领大学生的作用,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人类需要进行终生学习的课程,分为课堂显性教育和课后隐性教育两种形式。在我国,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献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显性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对于信仰、情感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则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阶段形态、薄弱环节,以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展开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论校内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尽明显,除了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等有待改进之外,还需要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高校内部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自发地产生正面的或负面影响。如何抑制和消除负面的影响,强化积极的影响,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自提出以来,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探讨和摸索现已日趋成熟。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现状,探析了强化隐形教育效果的路径,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清华 《新西部(上)》2010,(5):162-162,168
校园多种多样载体的运用,常常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研究课堂教学、互联网、社团活动等多种校园载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种校园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