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德忠 《技术经济》2006,25(6):62-66
本文通过探讨若干经济转型国家汇率改革的典型案例,剖析其汇改的路径选择与发展过程,进而总结其汇改的成功经验,汲取其汇改的失败教训,从中获得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借鉴价值,这对于今后深化我国人民币汇改以及优化我国外汇管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程宇  夏若雯 《当代经济》2016,(17):22-24
为研究2015年汇率改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以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5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日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法对2015年央行“汇改新政”背景下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了实证分析.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在经济意义上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同时统计意义也是显著的.汇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过程:一是离岸市场平美元头寸的需求触发了离岸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波贬值;二是套利盘进一步恶化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并触发了第二波贬值.  相似文献   

3.
陈颖 《时代经贸》2007,(5X):133-134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5年7月改革后所形成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详细分析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状况,剖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改革:历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分析了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提出对策建议,并展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晚,央行突然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1:8.11。人民币放弃挂钩美元,并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一标志性事件注定将成为中国汇改里程碑。2010年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即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央行强调,汇率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汇改重启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必须走的一步棋。  相似文献   

6.
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5年7月人民币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水平及波动对我国出口的长短期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3季度至2013年3季度期间,出口与人民币REER水平、国外总收入、国内总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REER水平显著地负向影响出口,而REER波动并不显著影响出口。论文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陌生到耳熟能详,“人民币汇率”在近年来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7月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即将迎来三周年纪念日。盘点近三年的汇改历程,2008年上半年是人民币汇率走势最引人关注、影响因素最复杂、各方精锐观点纷呈最多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这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增加。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们应抓住机遇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直投策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地发展,以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GARCH方法和2002-2009年的数据,对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风险、通货膨胀、中美利差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2005年7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风险开始对人民币利率的变化起正向作用,尽管人民币汇率风险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变化仍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同时发现,无论是在汇改前还是在汇改后,中美利差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变化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颖 《时代经贸》2007,5(5):133-134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5年7月改革后所形成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详细分析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状况,剖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我国基础货币供应的结构特征,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和外汇储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央行对基础货币调控较为被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重启汇改后升值5.5% 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向均衡水平靠拢,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也显著增强,一年来累计对美元升值超过5%。  相似文献   

13.
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打破了2005年"汇改"以来兑美元最长的连续升值纪录。将人民币升值问题置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背景下,分析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原因和对我国经济影响,并对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走出"无技术工业化"的陷阱、实现工业化的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以2005年7月为界,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均较低,而且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明显变小,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略有增大。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传递效应明显变小的原因在于传递路径中成本机制的效应被弱化,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传递效应略有增大的原因是传递路径中预期机制的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再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突然加速,但是人们对汇改的路径选择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民币汇率弹性、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争论仍然不断。本文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争论的实质是未能弄清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所谓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并非非此即彼相互矛盾的关系。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介于中度和中深度之间,脱离这个阶段短期要么造成国内经济的失衡,要么导致国内经济均衡下的大衰退。另外,本文也认为汇率弹性并不能以汇率幅度为标准,资本账户自由化也必须按步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我们对其步骤、问题和模式也作了详细分析,对一些概念上的误区给予说明。我们相信,对诸多问题的清晰认识必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稳定国内金融体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汇率改革政策实施的2005年7月21日为时间分界点,采用邹突变点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汇改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FDI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并结合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静态研究方法和脉冲响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均衡、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改政策确实对汇率与FDI的关系产生了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FDI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不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但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对我国FDI产生冲击最大的影响因素其实是FDI自身在不同考察期内的数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FDI的影响则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7.
杨晗  唐小童 《时代经贸》2009,(5):140-141
本文从浮动汇率理论为出发点,介绍了弗里德曼的学术主张,并进一步对我国人民币汇改的四个阶段及现今状况做了总结和归纳,让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中期主要作用是我国面向国际及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汇率改革的前景分析,实现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走上了缓慢升值之路.此次汇改对我国的经济进而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着重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并给出将这种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双向波动趋势和波动幅度日益增大,我国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本文通过对日本、德国企业应对汇率波动各种策略的分析及比较研究,提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及汇率剧烈波动情况下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外汇管理局《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重启汇改后,市场经历短暂动荡,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宽幅波动,升值预期逐渐减弱,外汇供求失衡状况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