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荡  张杨 《化工管理》2022,(34):92-95
首次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ZnO纳米棒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解液浓度对ZnO薄膜表面形态的影响,溶胶陈化时间对TiO2结构的影响。并将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阳极,研究其光电转化效率。结果表明:ZnCl2浓度为0.015 mol/L时沉积的ZnO质量较高,以该条件下制备的ZnO为模板,在陈化时间为12 h下可制备出尺寸均一,结构较好的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将陈化时间为12 h条件下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组装至太阳能电池中,电池的效率可高达40%。  相似文献   

2.
使用化学溶液制备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出符合化学计量比的钼酸铋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单一的单斜晶相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验证了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改变对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产生的影响;使用荧光发射仪研究了薄膜在室温下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溶液制备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单一晶相的钼酸铋薄膜,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还原方式对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根据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5mg/mL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采用匀胶法在玻璃片基底上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薄膜。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不同热处理还原前后薄膜的微观形貌、成分、结构进行表征,并在模拟日光型光源照明下,对40mg/L亚甲基蓝溶液进行降解。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表面含氧官能团去除越彻底,EDS能谱中C/O原子比越大,拉曼光谱中D峰与G峰强度比(ID/IG)越强,与空气热处理还原法相比,真空热处理更加温和,表面缺陷修复得更多。在相同温度下,真空热处理薄膜光催化降解能力比空气热处理高,可为研究石墨烯催化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常压下合成的类金刚石膜(AP-DLC films),并对其阻气性和硬度进行了测量。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RF—PCVD)可在室温下获得均匀的类金刚石膜(薄膜面积450mm^2)。薄膜的沉积速率随C2H2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2μm/min。最大沉积速率1μm/s,约是低气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下薄膜沉积速率(1~2μm/h)的2000倍。APDLC膜(1μm厚)的阻气性是未处理PET基材的5~10倍。采用纳米压痕仪测得AP—DLC膜的显微硬度约为3GPa。薄膜表面粉状粒子的消除可以提高其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 本文报道了采用RF-PCVD法常压下合成DLC膜的物理性能。同时,总结了PET瓶沉积DLC膜以及常压技术和相关DLC膜的发展,主要研究了薄膜的阻气性和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铜导电油墨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进行喷墨印刷形成铜导电层,并研究基于铜络合物的铜导电油墨与柔性基材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I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以测试接触角来表征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性能的变化。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反应参数使接触角降低。再利用喷墨印刷在改性前后PI薄膜上沉积铜导线,在200℃氢气环境下进行热处理,印制铜线发生烧结而收缩。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和四点探针分析铜导线形状、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及电导率。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改性的PI基材上可成功沉积具有纯铜相的连续铜导线且具有良好的烧结微观结构,同时确定了铜导电油墨与基材表面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V2O5粉末为原料,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2O5凝胶膜,先经过在空气中的热处理后再经过真空退火处理得到了以VO2为主相的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得出了VO2薄膜物相及显微组织与真空退火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诺氟沙星配合物[Ni(NF)2]2H4[SiW12O40]·8H2O(1),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1进行基础表征。采用纸片药敏测试法和二倍稀释抑菌实验法测试了配合物1和配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配合物1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配合物1通过嵌插方式与CT-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Kb)为2.0×104 L/mol。配合物1以嵌插方式与CT-DNA相互作用,配合物1对枯草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碳微球(CMSs),然后用两种酸化方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最后用垂直沉积法进行自组装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用硝酸和过氧化氢(体积比为1:1)酸化后的CMSs分散性相对较好;以这种酸化CMSs作结构基团,用NaOH溶液作溶剂配制浓度为2%悬浮液,用载玻片作基片,采用垂直沉积法可得较为致密的CMSs薄膜.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SrAl2O4:Eu2+,Dy3+表面进行硅膜和铝膜包覆,制成硅铝二元膜包覆SrAl2O4:Eu2+,Dy3+荧光粉末,将该荧光粉末配制成小颗粒悬浮液后,应用于疑难复杂客体表面潜在手印的显现。研究表明,硅铝二元膜包覆SrAl2O4:Eu2+,Dy3+荧光悬浮液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发射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显出的手印纹线清晰连贯、细节特征明显,且在撤去灯光后能够持续发光,可以消除客体背景色的干扰。该悬浮液对常见渗透性客体、非渗透性客体、陈旧手印和水浸客体表面潜在手印均具有良好显现效果,特别是对背景颜色复杂、具有自体荧光的客体,其长余辉特性能够实现手印的无背景显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酸铜-乳酸碱性溶液研究了溶液pH值对Cu2O薄膜形貌以及光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晶粒形貌影响显著。随着溶液pH的增加,Cu2O薄膜的光电转化效率升高。溶液pH=11时,获得的光电转化效率(η)最高为1.36%。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工艺,进行了一系列在PET塑料薄膜表面沉积氧化铝的实验,研究了氩气(Ar)、氧气(O2)和溅射功率对所制备的Al2O3薄膜透氧率和透湿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氩气流量为90sccm、氧气流量为10sccm、溅射功率为600W时,Al2O3薄膜的透氧率为2.11cm^3/(m^2×arm×24h),透湿率为0.58g/(m^2×atm×24h),此时薄膜阻隔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碳钢表面陶瓷化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钢表面采取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其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化钛、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沉积氮化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辉与PVD技术可以在碳钢基体上形成厚度为10~20μm的氮化钛层,对钢基体起到强化作用.对渗氮化钛、碳钢试样分别在10%H2SO4、3.5%NaCl及富液三种液体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度是双辉渗氮化钛的789.3倍、8.52倍和67.68倍.说明在三种腐蚀液中,以双辉渗氮化钛耐蚀性最好.另外,对双辉渗氮化钛、PVD及基体钢的硬度进行测试,其中双辉渗氮化钛硬度最高可达3497HV,几乎是基体碳钢的11倍还多.并对渗层的显微特征、结构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采后遗煤自燃,使用低温状态的N2注入采空区。以某煤矿第一防火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FLUENT构建了异形八边体采空区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在低温状态下N2注入量为1500m3/h时,随着注入时间的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并与实际注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合理的注入时间为15d。  相似文献   

14.
在聚合物表面沉积一层薄膜可以有效阻止氧气和水蒸气的渗透,目前比较常用的阻隔膜为氧化铝薄膜和氧化硅薄膜。氧化铝薄膜具有很好的气体阻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氧化硅薄膜也是比较流行的透明包装阻隔材料。近年来随着包装业的发展,对包装品阻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求更长的货架期。然而,目前所应用的氧化物阻隔膜已很难达到这一更高的要求。经研究发现,相对于氧化硅薄膜,类金刚石(DLC)是非常有前景的阻隔材料,特别是氮氧化硅(SiOxNy)薄膜,可以提供更高的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厂加氢裂化装置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壳体裂纹泄漏问题,通过宏观检查及压力容器检验、金相检验、材质检测、硬度测试、磁粉检测、工艺防腐数据分析,结合实际开停工过程分析失效原因,得出焊缝硬度超标是导致螺纹锁紧环壳体裂纹泄漏主要因素,在NH4HS垢下腐蚀和H2S+H2O腐蚀作用下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CC),导致了泄漏失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一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CCVD)合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炭纤维束。从表面看,这些炭纤维束是由许多条状的粗纤维构成,放大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卷曲的纳米炭纤维紧密的缠绕在一起形成的,最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对这种特殊形貌的炭纤维束的生长进行了简要的推导。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薄膜表面SiOx层的制备与阻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乳酸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及对人体和环境的无毒性等,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领域。本研究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厚度为40μm的聚乳酸(PLA)基材上制备阻隔性能优良的SiOx层。制备的SiOx层无色透明且与基材附着牢固。实验分别采用FTIR、SEM和AFM对沉积的SiOx层进行结构和表面性能分析,以表面轮廓仪测量SiOx层厚度,以透氧仪和透湿仪表征SiOx层的阻隔性。结果表明:制备的SiOx层表面结构均匀致密,平均厚度为174nm,透氧率从原膜的167.52cm^3/(m^2·24h)降低到17.88cm^3/(m^2·24h),透湿率从原膜的132.93g/(m^2·24h)降低到15.23g/(m^2·24h),阻隔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CuO纳米薄膜,然后采用湿化学法合成CuO/Au纳米复合薄膜。采用XRD,SEM,XPS等仪器对CuO/Au纳米复合薄膜进行表征。通过对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场发射效应的研究,对比了CuO/Au纳米复合薄膜与CuO纳米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Au纳米粒子修饰之后的CuO/Au纳米复合薄膜的可见光吸收明显增强,场发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优化后的样品可获得1.8V/μm的低通电场和38.8μA/cm2的高电流密度。增强因子达到了2171。Au的修饰使CuO和Au在界面处形成了较好的欧姆接触,加之Au优良的导电性,这共同导致了CuO/Au纳米复合薄膜优异的场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利用反相乳液法中油相/水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能够调控微型反应空间的功能,同时结合超声法气穴现象以及反应温度低、时间短以及条件温和等特点,通过改变油相/水的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油相的种类等,合成了棒状、方块状,球状等不同形貌的Ag_5PMo_(10)V_2O_(40)多酸微纳米晶体,并通过IR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外貌以及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油相/水的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种类,都能够调控产物的形貌。本文同时对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绝缘子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具有重要的电气绝缘和机械支撑作用[1]。其中复合绝缘子具有出色的耐污闪性能,且电气绝缘性能优良,得以在输电线路中广泛应用[2]。复合绝缘子的以上优点主要与其伞裙表面具有良好的憎水性相关,在憎水性的作用下,绝缘子表面在湿润条件下不易形成连续的水迹,从而有效防止了表面放电现象的产生。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受电晕放电、紫外线、极端温度等因素影响,伞裙表面逐渐发生老化,憎水性能也随之下降,进而影响正常使用[3-4],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定时对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进行检测,对确保供电线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