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至今,高校法制教育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和实践,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在理论研究中,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还有不同的认识,在其基本规律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王晓梅 《魅力中国》2010,(11):216-217
近年来,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已经普遍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大学生是未来的围家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法制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其将来依法执政的意识和能力,决定若干年以后我党执政的水平和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本文对校学生法律素养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沙莉 《发展》2012,(9):108+118-108,118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残自杀、违法犯罪等生命危机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据此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浅析,认为高校的法制教育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更没有达到让学生树立起法律信仰,进而自觉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目的。本文据此阐释应对高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学生客观理性认识生命,进而使学生能够珍爱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作为法制教育的新载体 ,其信息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法制教育形式单一、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等缺陷。文章对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现实意义、优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从思想、内容、环境、队伍等方面入手 ,以多种途径推进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的不断强化,全社会乃至公民个人自身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当前,在校大学生中违法甚至犯罪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暴露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薄弱的问题,亟需我们去加以解决.而高校作为法制教育的最重要承担主体,对法制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解读,寻求其实践观、人的本质理论、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理论等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改善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体,担负着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培养中坚力量的任务.然而,社会上频发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以及大学生被违法犯罪者利用和欺骗的事件,仍时刻提醒着教育工作者们高校的法制教育还存在着缺失,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文章从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出发,寻找改善法制教育实效的方法,提出具体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却屡屡发生,这与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存在直接联系.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推进,对完善大学生校园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信息时代需要深入挖掘法制教育资源,丰富法制教育形式与内容,建设完善的法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入手,分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确立和实施,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但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事实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本文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针对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要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必须明确认识,加强法律课程建设,优化法制教育环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陈非飞 《新西部(上)》2007,(10X):115-115,110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从附属于思想教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本身体系完整的独立地位,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目前的法制教育的方式、内容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从附属于思想教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本身体系完整的独立地位,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目前的法制教育的方式、内容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频频涌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高校现行的法制教育课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已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尽头,应该为大学生群体重构一条法制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制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性功能的真正发挥,必须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政策依据上,法制教育应当从混同于思想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本身的体系完整的独立地位,着力构建青年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法律素养;二是实施方法上,应当对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灌输予以合理性变革,适度引入“活动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胡宗瑜 《魅力中国》2014,(2):336-336
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侗族地区地理位置不优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侗族一直依赖于侗款维持正常秩序。本着依法治国的理念,侗族因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原因,对其进行法制教育的难度相对比较大。本文通过对侗款组织的研究,找出侗族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搞好侗族法制教育和促进侗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及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认识不足、内容单一、监管乏力等许多不足.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及法制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析,认为不仅要提高认知,加强教育,还要与时俱进、完善内容,更要强化管理、规范师资,建立健全层级管理体制、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及法制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遵循邓小平“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根据“五五”普法规划和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的要求,周口市川汇区司法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本系统的人力、物力资源,切实加强青少年校外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努力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和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了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穆宏涛 《魅力中国》2010,(31):366-36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但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已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将结合新教材教学特点和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丹 《黑河学刊》2010,(12):122-122,124
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明确了高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地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经对河北、贵州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中小学法制教育仍此相对落后,呈现法制教育课程不被重视、普法活动缺乏且实践性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年龄、心理等个体差异,学校设施设备等条件不足、管理不当以及学生成长环境、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卫生等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各层次普法活动脱节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法制教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家庭法制教育,多方面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农村中小学获取外界资源等方式改进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20.
侯晓华 《魅力中国》2014,(25):295-295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浓缩,符合“以德治国”的需要,且通俗易懂,易于传播,非常适合配合法制教育的开展。因此,本文论述了《弟子规》对法制教育的意义及具体作用,包括作为根本教和行为规范的作用,以及《弟子规》配合法制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