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海文 《现代管理科学》2004,(10):34-35,115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秉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动动力。  相似文献   

3.
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增长极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以我国人口规模超过200万人的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和Matlab软件,选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产业升级是区域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不仅会对城市自身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会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信息化水平的直接效应均为正,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10000元时均趋于显著,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进一步证明了空间分工在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据此,从组建城市群或都市圈、打造县域增长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化增长极的溢出效应、促进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空间—产业”耦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则源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建立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也代表着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剖析数字经济和城市创新的演化格局,并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作用边界,在1200公里处达到峰值。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年会信息官方发布网站:www.jrglyj.com"中国城市与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发起,致力于研究"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领域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始终聚焦于探讨经济转期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格局、新态势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区域一体化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域一体化能否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值得关注。论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区域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随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强;第二,区域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具有异质性,这一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正向相关;第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能够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生产率提升和要素分配效率提升三个维度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融产业发展会受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存在鲜明的集聚特征,造就了金融中心城市和非金融中心城市的分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资源会向金融中心城市聚集,并会对中心和外围区域的福利产生不同影响。在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外部规模经济,模拟金融产业的地理分布演化及其带来的福利影响,模型推演证明: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金融业会向中心区域集聚。与此同时,中心区域的福利状况会随着集聚不断改善,而边缘地区的福利状况则因规模经济与贸易成本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基于2005—2018年中国27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以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城市金融部门存在轻微的规模经济,并以面板回归和空间计量方法验证了在只考虑距离摩擦的情况下,金融集聚对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均存在福利改进,但过高的制度成本会阻碍金融中心溢出效应的发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优化各地营商环境可以降低制度成本,更好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城市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社会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区域经济学中,城市首位度是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对于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首位度是较为权威的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引入首位度这一概念,建立非线性的门槛回归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城市首位度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效应,从而确定江西中心城市的最优规模,提出江西应坚持一体化、多核化的城市发展模式,要打破区域壁垒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合作,并在城市创新能力、城市发展环境方面实现城市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产函数的城市经济水平影响因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经济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即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规模经济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长各地区间的差异性,将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6大经济区域及3个规模级别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整体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其规模弹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将产业结构、开放程度、与外界区域经济联系及科技水平4个具体反映广义技术进步的因素融入上述模型中,探究各因素对我国经济水平的作用,并得出了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目前城市经济水平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心-外围的研究框架,采用基准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会显著提升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金融资源配置在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中介角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分布区域下,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据此,提出以“硬科技”突破产业链短板与痛点、基于宏观视野合理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心空间布局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统筹城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规模上和结构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本文探讨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3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探讨空间集散效应的城市空间扩张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期间中国城市空间呈现出总体规模扩张明显、扩张速率逐渐放缓、省际差异逐步缩小的特征;从全国尺度来看,聚集经济和拥挤效应显著推动城市空间扩张,且大部分城市逐渐呈现出离心郊区化的发展趋势;从区域尺度来看,空间集散效应均对东中西部城市空间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但中部城市聚集经济并不显著;从城市行政级别来看,城市聚集经济约为拥挤效应的三分之一。新型城镇化应当构建基于内生经济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聚焦城市群耦合联动的协同发展,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建设,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级城市规模分布与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区域,利用中国地级城市数据,检验两个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和集聚效应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城市规模分布相对过于均匀,存在进一步集聚的空间和必要性。中国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城市规模集聚效应,东部地区的提升空间不大,未来的发展依赖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西部地区的利用空间较大,可通过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扩大城市规模,获取城市集聚效应,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融合校正的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衡量2001—2017年中国地级市空间结构,考察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及城市内部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及内部均衡的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城市群)存在异质性,当人口规模低于600万人时,单中心结构能够实现效率与均衡的双赢,而当人口规模高于1000万人时,多中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并实现城市均衡发展。对于人口规模介于600万—1000万人的城市而言,实施单中心结构规划的城市可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中心结构规划的城市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其实现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及城市内部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品牌规模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品牌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将缓冲全球经济变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国内企业的成长。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同类产品品牌繁多,但是规模小且分散的现状,指出当前中国品牌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国内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组建集团以及与外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凭借其辐射作用以及集聚效应,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步伐。本文以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和城市结构布局为出发点,运用东部地区1987-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东部地区各区域城市首位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首位度的确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最后,结合东部地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改善首位城市规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转型传统城市首位度、完善城市体系;改革首位城市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首位城市协作、打造跨区域互补型产业基地;建立各层次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城市圈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9.
省会城市(含自治区首府)是我国各省、区的主要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规模大小决定着它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大小。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除与自身产业结构及经济规模有关外,还受区域因素的制约。深入研究我国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区域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减少我国城市工作的盲目性,并为正确制订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