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企业董事会和CEO是否明确了“I”(信息)的基本原则,是否参与到治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去,是IT治理执行得好坏的关键。只有在明确了“I”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建立起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相配套的、合理的IT治理构架。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对IT价值的认可,是良好的IT治理的两个前提。聪明的CIO应该使用“推介者”的身份,有效地推动IT在企业中的应用,帮助业务部门获得成功,使企业认同IT的价值,并通过制度化的途径使自己地位稳定下来,使IT治理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道富公司在2001年以后的举措展现了一个企业的IT治理如何从几可忽略不计的治理机制,发展到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实现技术协同,并引进客户流程和数据协同的演化过程。道富公司在IT治理方面的实践,为如何根据新的战略目标制定新的治理途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迫不及待的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有人把这“杀进来,走出去”比喻成一场战争,疾呼“狼来了”。提起谁是狼,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国外的IT企业认为他们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更占优势,事实证明在中国网络IT市场两者都是“狼”。中国IT企业之所以也能成为“狼”,是因为长期与国外企业一同竞争长期“与狼共舞”的结果。首先,在中国IT市场上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从一开始“界限”就不是十分明显。国内IT企业和国外IT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IT企业似乎对待“入世”的态度最为平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印度企业一直以提供IT服务著称,而今,它们正在突破原有的业务范围,以自己的品牌生产出世界最畅销的软件,“印度制造”的一流软件!  相似文献   

6.
“一对一营销”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引入IT科技、提高经营效率和创建竞争优势。“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与每个顾客互动对话,与顾客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识别企业顾客、对顾客进行差异化分析、与顾客双向沟通、定制四步来实现其产品或服务的“一对一营销”。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强化资源的整合和全过程的优化,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和物流功能的集成化.因此,为了提高信息及其相关技术对物流企业绩效的贡献度,物流企业必须面临IT治理问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具备不同的物流能力体系,从企业高层、业务部门和IT部门三个维度的治理权限出发建立五种IT治理模式,物流企业应该依据自身能力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IT治理模式,对改善IT应用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从目标明确、专注偏执、掌握客户、另辟蹊径以及与狼共舞等方面具体分析引致“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因素,并指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隐形冠军”企业所面对的聚焦战略风险与企业治理结构挑战。  相似文献   

9.
刘小兵 《现代商业》2007,(1S):60-61
商业流通企业的“块头”正在快速增大。在企业自身借助各种手段快速“增肥”的同时,兼并别的企业也成为普遍采用的快速生长模式。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流通领域的“兼并重组”之年。包括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百思买兼并五星,国美兼并永乐,王府井全额收购长安商场,物美兼并美廉美和新华百货等大规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有40多项。企业兼并重组的动机是想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益,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是,如果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作为“神经系统”的企业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整合,规模优势就很难形成和发挥出来。我认为“五个一”是规模化企业信息化的最好选择。所谓“五个一”是指:一个机房、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和一个IT小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从目标明确、专注偏执、掌握客户、另辟蹊径以及与狼共舞等方面具体分析引致“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因素,并指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隐形冠军”企业所面对的聚焦战略风险与企业治理结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卢旭成 《创业家》2011,(4):35-35
“其实,盛景网联成立之初是想做成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门户,”创始人彭志强说,“但最容易凝聚企业老板的还是培训。” 成立于2007年3月的盛景网联是原清华紫光负责IT分销业务的副总裁彭志强的事业第二春。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所呈现出的种种功能上的“不匹配性”,不是一个“低技术”的问题,即认为IT的水平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所以才产生不断需要资金投入来进行系统升级的IT黑洞;而是一个“非技术”的问题,即在公司决策者们纯粹地把IT作为一个效率提升工具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T(Technology,技术)改变了I(Information,信息)的权力归属,推动了“信息”在组织内的民主化进程,也因此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变革。企业的信息化,其实是一场权力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运动。 所谓的信息化并不是一场技术主义的革命,它的成功取决于多种政治力量的角力,而IT领导者则需要对公司内部的IT权力架构有所洞察:在公司内部谁实际享有IT决策权,谁又应该享有IT的决策权?在这样一场由信息引发的变革中,CIO是选择掌控还是接受宿命,取决于他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智慧。而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CIO的政治成熟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财务软件的“反记账”、“反结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向深层次发展,这些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当今大部分财务软件产品都提供有“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甚至把“反记账”和“反结账”功能作为软件产品的重要特色功能之一,以迎合使用者。这无疑给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同时对社会会计监督提出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IT行业“35岁现象”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IT行业目前“35岁现象”盛行的现状,对其危害及根源做出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从根本上解决“35岁现象”的方法——IT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现阶段中小IT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途径进行拓展性地设计,并提出IT从业人员应积极正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与时俱进,从容面对挑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信息化中“黑洞”成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信息化的整个过程始终贯彻两个领域,即现实世芥和信息世界。由于人们对世界认知能力的不同,致使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被称作“鸿沟”。从IT“鸿沟”的角度来研究“IT黑洞”的成因,进而提出避免“IT黑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思路日前迎来新突破。《财经界》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国家高层已就国家发改委呈交的有关“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报告作出批示,国务院也有望于近期讨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企业与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协议,通过付费购买污染减排服务,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并与环保监管部门共同对治理效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企业的行动效率,福清公司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放缓脚步,专门花了近一年时间,对组织结构进行了一番“现代化”改造,大手笔投资 IT 管理系统。不料,改造后的企业却因为一件小事,引发了一场内忧外患的灾难。忙着灭火的总裁最后发现,整件事里每个人似乎都是无辜的。  相似文献   

18.
IT治理超越了单纯的IT技术应用.是企业应对IT应用挑战的新颖思路和有效途径.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日益复杂、多样的IT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对IT治理及其主要目标的分析,从战略实施层面对企业IT治理的目标平衡、战略集成、监控与评价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探讨了IT治理实施的基本机制,同时更进一步对于企业IT治理实施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地支持企业IT治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控制“内部人控制”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时椿 《商业研究》2001,(12):109-111
我国国有经济严重的委托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问题,是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关键因素。控制“内部人控制”必须深层次改革经济体制,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建立起既有意愿又有能力选择、监督和有效制约经营者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陈宪宇 《商业时代》2011,(32):42-43
本文从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关注IT治理的理由,并参考COBIT给出了IT治理的基本框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联系,实施IT治理,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