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也不客忽视,主要是:部分农村信用社采取变通方式强行迭标,硬指标带来了高水分;省联社过于“强势”,实际上沿袭了原有县联社对乡镇信用社的控制模式;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工作进展滞缓,外部股东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限;农信社改革和服务“三农”并不完全一致等。这些问题值得警惕,否则将影响“花钱买机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村信用社改革关系到农村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展,应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深化对合作制的认识,跨乡镇经营,在竞争中改制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企分开,树立诚信意识,加快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农民议贷”制度是指选举农民代表成立议贷组织,对信用社贷款行为进行公开监督,并将信用社贷款的有关规定、办理贷款的程序、贷款办理的结果、贷款经营的有关情况,以一定的形式向广大社员公开,以求对贷款工作进行有效监控,促进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实行“农民议贷”制度可以将信用合作部门行业管理与外部农民直接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信用社办成政府与农民都满意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信用社改革的难点在于其服务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已经由最初的生产合作社和流通合作社逐步被市场经济中的农户和城镇、农村中的工商户所代替。因此,只有彻底改革信用社运行的旧体制,按照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要求重新界定信用社的角色,并处理好支农与政策扶持之间的平衡关系,农村信用社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从产权带制度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提高收益的同时加大了支农力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产权制度、业务经营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应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改善“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完善经营模式,并有选择的将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6.
从小额农贷看农户增收与信用社增效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作为调查报告,首先从调查河南新乡信用社系统小额农贷的实际情况入手,剖析了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户增收和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和经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中,国有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它的“解”到底在哪里?可能求出怎样的解?对这些问题,作认为应该用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给予明确回答。否则,难免长期徘徊于“待定论”,使流通理论研究落后于改革实践。本研究认为,在国有制前提下,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无法实现“完全经济理性”目标,因此,要把握好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伸缩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作为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因素的制度变迁过程,其路径选择既依赖于经济因素,亦决然不能离开经济外因素,特别是文化的深层影响以及政治与社会因素的直接和现实影响。中国实行的渐渐化改革,既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亦是“制度遗产”约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国有小企业改革20年一直没有搞好的原因,是没有触及到产权问题。本文试对国有小企业改革存在和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几点理性思考和实践的验证。以求解决“放小”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司法理性是司法权权威构建的基础,也是司法权有效运行的途径。司法理性包含形式理性、实质理性与理性重构,三者相互渗透作用于司法过程,作为司法理性“三重奏”,实现着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司法过程中只有实现形式理性、实质理性与理性重构三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司法权才能以司法理性为基础构建有效的司法秩序。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虽先后历经五次大的改革,并取得很大成就,但长期困扰其发展的风险、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深层问题并未解决。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应以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逐步把信用社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银行业机构的总体原则,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解决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成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初期与农村金融的合作磨合中存在着制度上、操作上的瓶颈制约。中国人民银行江西赣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征信+信贷"征信模式,选择赣州市辖内兴国、安远、龙南三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试点,试图解决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村金融合作难的问题,促进农村合作组织融资,培育农村信用评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主体的增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加强战略管理,这是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的需要,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的战略管理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技巧,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其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目标选择和战略方案确定。组织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组织调整要遵循效率性、适应性、精简化的原则。成熟和有效的战略管理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撑,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4.
股份合作制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与农村信用社既追逐利润又服务社区的双重目标天然吻合。但是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部分股份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基础正在丧失。为此,农村信用社应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和股东数量,改变目前单一的增资模式;控制资产扩张速度,保持法人适度规模;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注重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同时,要加快合作金融立法,给予股份合作制农村信用社“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5.
不良资产沉积过多,历史包袱沉重,是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积极进行农村信用社信贷体制改革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从四方面对从根本上解决和控制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明晰产权关系,落实风险责任,通过改革,形成“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风险自担”的机制。产权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也是建立合理科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自由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重点是以县为单位改革产权制度,明晰现有产权,妥善处理历史包袱,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信用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杨勇 《西部金融》2011,(4):37-3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职能尚需增强,经营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因此,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次贷"危机、此轮"欧债"危机和海外市场做空"中国概念股"等一系列事件中,信用评级机构都无法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从而引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诸多争议。从金融法学的视角对"谁成就了信用评级机构"和"该对其采取何种监管模式"这两个争议展开分析,认为与自身声誉说相比,法律壁垒说更能解释信用评级机构的壮大和垄断,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信用评级机构重新重视自身声誉,并消除法律中强制使用信用评级的规定成为重要的改革方向。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监督和自律混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