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刘南  张添泽  杨杰  王梓宁  王妍 《财政科学》2021,66(6):38-45,104
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国家公园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对合理配置国家公园财政资金、建立健全国家公园财政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试点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划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外部性、信息处理复杂性、权责利相统一、激励相容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等原则,探讨了"垂直管理"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事务上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出了推进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配套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城投债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所融资金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但随着城投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凸显出来,近年来,不断有城投债实质性或技术性违约给我们敲响警钟。本文以河南省城投债为例,从地方财政和城投债的规模、信用等级、剩余期限等方面入手研究河南省城投债的风险。同时,据此提出划定责任范围、严格监管、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多层次发展市场和推进专项债的发展等建议,为城投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城投债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所融资金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但随着城投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凸显出来,近年来,不断有城投债实质性或技术性违约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以河南省城投债为例,从地方财政和城投债的规模、信用等级、剩余期限等方面入手研究河南省城投债的风险。同时,据此提出划定责任范围、严格监管、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多层次发展市场和推进专项债的发展等建议,为城投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莹  王健 《金融研究》2018,456(6):56-72
本文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视角,以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市场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发自还”试点产生的市场约束能显著降低城投债的风险溢价。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不透明和财政不平衡会抑制市场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自发自还”试点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效果在财政透明度高和财政较平衡的地区更显著,而在财政透明度低和财政不平衡的地区则不显著。本文的启示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于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阻碍了政府债务市场化治理的进程。因此,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财政透明度作为地方政府信用的体现,会影响评级机构对城投债的信用评级,然而鲜有文献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2-2014年城投债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城投债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财政透明度越高,城投债信用评级越好。进一步地,城投债规模越大,财政透明度与城投债信用评级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城投债存在信用担保,会弱化财政透明度对其信用评级的正向影响;另外,城投公司的偿债风险越小,财政透明度对城投债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越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能够提供财政透明度与城投债信用评级关系的经验证据,而且可以为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信用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寇铁军  周波 《财政监督》2012,(30):12-14
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载体,财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级次、财政收支权限划分及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根本性制度规范。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我国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对称"为指导,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建立过渡时期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初  相似文献   

7.
财政收支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再分配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目前,在多级政府的行政体制框架下,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因此,财政又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鉴于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更为紧密,本文将主要探讨地方财政收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13,(5):22-36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该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比较借鉴主要国家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总体设想——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权与事权相呼应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9.
董继华 《财政监督》2002,(12):16-16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一方面是国家加大了财政投资,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保证了政权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财政资金支出的大量浪费,管理不严,主要表现在某些方面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及支出责任不够明确,财政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等等。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一、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1.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间的事权范围。纵观各国分税制,大多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间的事权范围。1994年出台的分税制方案,以文件形式规定中央与地方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但是,这次分税制改革并不是很彻底,加之公共事务增多,使得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财权的大幅上收,事权又层层下放,导致目前大部分县乡政府的财力,无力承担由上级政府层层下压的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基层财政更是形同虚设,举步维艰。本文从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在中央财政实行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体制下,为什么地方财政困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