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创业?"当时我迟疑了片刻,脑海里掠过的是过去几年来各种辛酸的历程。原来我已不知不觉走上了创业道路,在这条路上我曾经奔跑过亦徘徊过,但从未停息过。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90后。我90年出生,正好赶上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我所说的创业现在还是一些项目,由于今年才大学毕业,这期间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做。当时的我深信技术至上,高科技就是一切!我第一次跟同学合作的项目是"光笔鼠标",这是一个配合激光翻页笔  相似文献   

2.
王巍 《中国企业家》2006,(18):116-116
许多杰出人士惯常用一本有价值的书来激励自己,解释成就,那当然是睿智的选择。但对我等凡夫俗子来说,在无法选择的时代,任何书都是一种机缘,常常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人生。我的命运就是由几本没有什么价值的书定了轨迹。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在物业管理行业有过将近30年从业经验的人,这个行业的前途和发展已经成为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不得不说我的理想和信仰促使我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我很庆幸自己进入了一个有广阔前景的行业,选择了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最近十年也是我和我的团队随着行业发展取得突破的十年,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如何打造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团队,如何建立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培养更多的最受人尊敬的专业人才,如何做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如何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个领域里的同仁开拓一方乐土??在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路上成就了今天我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理解,用孔子的话来概括,我认为就是"志于道,据于德"。其意思大概是做学问要有一个很明确而远大的目标,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但理想是要  相似文献   

4.
李安撒野     
马铖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2,(23):128-132,15
10年后再拍商业大片,对于李安来说,《少年派》是一次技术、票房和精神上的多重冒险,他将自己和猛虎放到了一条船上和他取得的成就与拥有的名气相比,李安谦卑到了几乎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低到了尘埃里。在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北京媒体见面会上,直到两周前才交片的李安似乎还处在精神骤然放松的"泄气"状态中,头发花白的他斜坐在沙发上,用一口温雅而疲惫的台湾国语略带羞涩地告诉台下数百记者:"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5.
"富士达是一个生产幸福与快乐的地方。"郭建雄认为员工在富士达如果没有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失职。"我在公司最重要的职责是两条,第一是公司的战略策略,第二是建立快乐型组织。我最害怕员工不快乐。"  相似文献   

6.
吕丽萍生命中有三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一是对父亲的;二是对群星艺术学校的;三是对足球的。回头看看自己“我父亲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比如说为人不要浪费光阴,要有成就,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搞社会科学研究的教授。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东西,让我从小就有成名成家的想法。后来我觉得父亲太累了,但这确实对我有影响。“我的父亲没想到我会考艺术院校,但是他很支持我,每月给我  相似文献   

7.
《福建质量管理》2014,(5):47-48
正最近总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你们团队的每个人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你是怎么做到的?"虽然别人说我们"打鸡血"我也挺开心的,因为人家是在夸我们,但我更希望用"使命感"这个词,听起来更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大概总结了10条自己的经验,关于如何建立一个有使命感的团队,和大家分享。1、找对人就成功了90%任何事情都有一个key point,抓住它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在建立团队的使命感这件事情上,我认为key point就是找对人。我们的产品总监Felix说过一句很牛逼的话:"务  相似文献   

8.
季节 《企业文化》2009,(10):71-72
不同于许多企业家在成功后,感慨自己也不知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王中军在创业前至少已经梦到了今天的成就,因为他的理想就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在这个行业里我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微博观     
《中国企业家》2010,(12):129-129
俞敏洪V:我们曾经被人看轻过,我们很多人现在还在被人看轻,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势利场,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不顾别人眼光,我活着我自在,这是超人;另一条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不被看轻的地位。就像《海阔天空》的歌词:“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我们是常人,就让我们不低头吧。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告诉我:学经济学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住两个字就可以了。这两个字是什么呢?就是"成本"。当政治家在那里讲出一系列社会成就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取得这些成就的成本是什么?值不值?当文学家在那里讲作品中人物性格冲突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博弈中的个体在利益冲突时,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当法学家在那里讲如何保证法律公正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法律毕竟是一个社会的奢侈品,人们在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不靠谱的事。项兵教授认为:是国家还是企业去收购沃尔玛"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我认为这恰恰是问题的本质。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进入WTO也有好几年了,还要政府出面收购或者组织企业去收购,这不是体制倒退吗?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企业考虑企业该做的事,让企业做自己该做的决定,根本不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每一个企业都有它自己的商业利益、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有自己的经营策略、都要顾及它的股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要再把企业和国家想像成"一个屋檐下"的统一阵营。企业就是企业,政府就是政府。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来说,国内争第一不是最终目的,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才是能耐"。如今,沈文荣这个张家港"沙王"已将自己的企业定位在与这些世界钢铁巨人的平起平坐的位置,他走的是一条百折不回、披荆斩棘的路。  相似文献   

13.
"每接送完一趟乘客,我都会给车里做一次消毒,回家之后先把衣服换掉,做好清洁之后再接触家人。每天早出晚归的,说家里人不担心是假的,孩子懂事了,也知道危险,但我在部队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不能退缩。"卡车司机刘建敏:第一次看到武汉的样子大年初一下午,在我们卡车协会的微信群里冒出了一条信息,河南禹州一家公司要发一批卫生陶瓷用品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春节司机不好找,对方找到我们协会求助。卡车协会成立3年,成员都是跑大车的司机,我自己担任着协会鲁山分会会长,平日里也经常组织大家做些公益。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是想打造一种基业常青的公司,至少用户放在第一位创新工场过去这15个月,其实刚开始是走得比较辛苦的,因为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一条不同的路,当时我记得我在宣布创新工场的时候,我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人生碰到了两条路,我选择了一条比较少走的路"。  相似文献   

15.
梁平  李燕 《上海企业》2006,(Z1):52-54
一日,与朋友闲聊,交谈中,他一口一个"工作累",一口一个"压力大",整个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让人好生同情.细问才知道,他时刻被一条鞭子抽着,而这条鞭子,就是他所供职公司实施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他说,这个制度已经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做,不多创造业绩,也许下次该走的,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6.
上边千条线,都得村上干。村支部处在最基层,天天和千家万户打交道,要当好这个支部书记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树立起自己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怎样树立的自己的良好形象?我的体会是四个字:廉、干、敬、正。廉,就是廉洁,无私。古人说廉生威,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我当书记二十年了,没拿群众一根柴火棍。84  相似文献   

17.
正前些日子,"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地进入大家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后人。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坐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农历5月18日,是我50岁的生日。如果从大学入学算起,我在16岁时就已登上那条名为会计的"贼船"。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我已为会计扛了30年的"长工"。尽管往事历历如在眼前,但30年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对一个人来说,确是一段不短的时光。回顾走过的路,检视一下自己走路的姿态,数一数自己留下的脚印,确是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情。30年来做过的每件事情,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些许或美好或酸楚的回忆。写过的每一部作品,带过的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8,(5)
<正>权力指数:精彩语录:"从任何角度来说,慈铭都已经走在体检行业的最前面,我的对手就是我自己。"媒体评论:5年间,"慈铭"从一家健康体检中心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机构,企业每年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韩小红不仅成就了一个慈铭神话,还引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慈铭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韩小红,一个医学博士,从"管家"历练成真正管理意义上的总裁的奋斗历程。——《中国商界》  相似文献   

20.
享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方式,如欣赏音乐、绘画、雕塑,参观博物馆,等等。但我觉得,有一个方式是最不能缺少的,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读书。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点体会。总的来讲,我自己的读书经验、读书方法和方式,可以归纳为三个"不"。第一个"不",就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这个我是高中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