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我国股票市场2007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的期间已完成且可确定定价基准日的176次定向增发为样本,进行了日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3.
刘亮 《财会通讯》2014,(10):72-76
本文以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利公告效应。结果表明,就创业板整体而言,在股利公告日前后数日内存在明显的公告效应,且日平均超额收益率在股利公告日之前便出现了上升。在事件窗口期内,混合股利公告产生的超额收益比现金股利显著,且前者在整体研究区间内的波动明显大于后者。市场在股利公告日当天对于是否为高送转题材的关注要远大于股利发放的方式。在股利公告日前后数日的期间内,高分红、高送转的混合股利公告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最高。而从较长期间看,无论是否为高分红、高送转题材,现金股利带来的平均超额收益要大于混合股利。  相似文献   

4.
曹洪香 《企业导报》2015,(4):77-78,3
采用采用持有期收益率法(BHAR),对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长期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河南省上市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后,定向增发长期市场绩效是具有显著性的长期市场负效应,持有期收益率BHAR为负值,并且持有期越长,BHAR的表现越差于沪深两市的同期收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折价、股价效应和业绩效应等对定向增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理论、股东控制权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西方多数国家的定向增发股票均为折价发行,而且折价幅度通常高于公开增发和配股,而定向发行股票的短期公告效应通常为正。长期业绩表现则不甚理想,具体的表现和幅度依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不同的增发规模等而存在不同。本文认为,我国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短期股价效应及增发折价上,将来还应采用较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新政策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折价、股价效应和业绩效应等对定向增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理论、股东控制权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西方多数国家的定向增发股票均为折价发行,而且折价幅度通常高于公开增发和配股,而定向发行股票的短期公告效应通常为正,长期业绩表现则不甚理想,具体的表现和幅度依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不同的增发规模等而存在不同。本文认为,我国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短期股价效应及增发折价上,将来还应采用较大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新政策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08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在牛市、熊市中的异化现象。研究发现在牛市周期中仅仅公告日当天存在显著的正公告效应,公告日前后都不存在显著的正公告效应;但是在熊市周期中不仅公告日当天存在显著正公告效应,而且从公告日前两天开始一直到公告日后10天都存在显著正公告效应。在不同市场态势下,公告效应与折扣的关系也不相同:在熊市周期中,随着定向增发折扣的增加,公告效应相应减弱,而在牛市周期中公告效应增强。最后,论文给出了基于投资者情绪的理论解释以及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长期业绩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长期经营业绩后发现,经市场调整、行业调整和规模调整的定向增发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和长期回报率均呈现下滑态势;长期回报率下滑并不是市场对定向增发公告时市场过度反应的修正,而是投资者对成长机会不确定的投资项目过分乐观,定向增发后公司并没有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投资者对公司预期盈利能力失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票定向增发期间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截面回归分析,发现个股在定向增发期间收益率主要受到市场的系统性因素影响,而增发作为公司的特殊事件也显著影响个股收益率,增发期间个股收益率还受到业绩的影响,与其资本结构无关。最后本文对定向增发的规范与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到来,定向增发日渐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文章从发行条件,发审要求以及内幕交易程度对定向增发和普通增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分析上市公司更多选择定向增发的原因和交易状况。发现定向增发发行要求低,发行价格可选择性,发行股本无限制等优点,导致定向增发的发行规模远远大于普通增发;同时也发现定向增发的内幕交易程度普遍高于普通增发,而定向增发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占事件区间总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通增发。  相似文献   

12.
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定向增发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7年实施定向增发的深市上市公司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变化的分析,发现增发规模、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是影响预案公告后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在定价基准日之前20个交易日内定向增发公司股价弱于市场表现,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3.
定向增发解禁效应不但能冲击金融市场稳定性,还会加剧经理人避险行为,并最终抑制定向增发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提高定增企业选择短期研发项目的比例,这一影响将严重阻碍企业创新高度。深度挖掘定向增发解禁效应对企业研发项目策略选择演化的影响机制,已成为预测定向增发市场研发潜能、激活定向增发市场活力以及完善定向增发规则的重要问题。考虑到定向增发企业策略选择满足生物“趋利避害”的行为规律,本文构建基于Moran过程的定向增发企业研发策略演化博弈模型,系统研究了投资者情绪、系统风险、同业竞争及政府补贴等内外部因素对定向增发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的影响,并通过引入攻击-防御竞争模型刻画了基于投入水平的研发项目同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了研发项目的收益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当投资者对短期研发项目和长期研发项目策略的收益估计均低于预期时,定向增发解禁效应最为显著,定向增发企业此时也更偏好短期研发项目;当投资者对两策略的收益估计均高于预期时,定向增发解禁效应的影响水平最弱,此时定向增发企业具有选择长期研发项目的基础。其次,在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的弱选择条件下,短期研发项目策略和长期研发项目策略的演化固定概率相近,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整体上市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式.本文以2007~2010年间72家宣告并完成整体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计算其上市后的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BHAR)来衡量长期财富效应,并对比分析定向增发与换股模式两种不同的整体上市模式下超额收益的差异.研究表明,整体上市能够带来长期财富效应,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相比换股模式,定向增发能够带来更显著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公告了公开增发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公告了公开增发预案的公司中,增发后3年,成功增发公司的经营业绩总体上显著高于未成功增发的公司,但股票的市场表现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证监会增发条件更严格的阶段,成功增发公司的经营业绩、股票市场表现均显著高于未成功增发公司。这表明,证监会对公司增发新股的干预,特别是实施更严格的增发条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筛选优质上市公司、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保护投资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长期收益的角度研究现金认购类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参与是发挥了支持效应还是侵占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大股东认购比例与折扣率之间在10%的水平下正相关;折扣率与长期收益率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收益角度看,大股东没有发挥支持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定价基准日必须在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和发行期的首日这三个日期中选取,股票均价应为充分考虑成交额和交易量因素的加权均价。同时,《实施细则》还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发行目的确定了不同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2020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含衍生品交易盈亏信息的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分析,发现衍生品信息无论利好还是利空,皆存在显著负面的公告溢价。衍生品披露当日瞬时股价、3~5个交易日窗口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显著下跌,且衍生品信息不会显著影响该股票长期价值。细分披露类型发现,定期披露的衍生品信息导致的瞬时股价波动较小,且具有更显著的公告盈余漂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取了事件研究法,考察了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前后的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异常收益率,研究了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对公司股价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小板市场的公司更名将会在短期内给公司股价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说明短期内市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更名行为存在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