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寇铁军  周波 《财政监督》2012,(30):12-14
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载体,财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级次、财政收支权限划分及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根本性制度规范。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我国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对称"为指导,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建立过渡时期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初  相似文献   

2.
乡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域。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机构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对振兴地方经济、维护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在特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规范政府间财权财力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的财政制度。具体地说,它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权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体制转换的简单DSGE模型,将政府债务变化、财政政策预期与财政极限的讨论纳入到一个统一框架中。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对未来财政盈余的贴现,得到一般均衡框架下政府可承受债务水平的极限。结合我国的实际债务状况,我们对全国及主要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极限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1)当前我国政府广义负债率已超过55%,且无论在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内,政府财政收支都将面临较大潜在压力;(2)通过对全国及主要省份财政极限的模拟,在稳定的财政支出条件下,我国中央财政极限分布的期望值为0.87,各主要省份财政极限分布的期望水平均处于0.6至1.9的区间范围内;(3)不同省份间财政极限的差异主要源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以及宏观政策决策等因素。(4)财政收支政策的变化,可能引起政府债务水平升高,并改变人们对未来宏观政策的预期,从而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此,应尽快形成财政政策规则,完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有效锚定财政预期,以保证货币、财政及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应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地方和中央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地方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较中央财政政策更大;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财政收支结构发现,我国财政收入以中央为主、而财政支出以地方为主的模式,可能是造成我国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性差的主因。最后,本文给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性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收支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再分配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目前,在多级政府的行政体制框架下,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因此,财政又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鉴于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更为紧密,本文将主要探讨地方财政收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海龙 《财政监督》2022,(18):86-90
本文通过考察学习英国公共财政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监督、税费管理等财政体制的有关政策、机制内涵,以及依法管理的相关程序和措施,重点对财政预算的基础管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划分、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及财务信息、财政预算的审批、中央和地方债务风险管理、预算执行目标绩效监督与评价及结果运用等进行了解,总结了英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债务风险控制、财政预算执行绩效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对思考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具有启发意义。笔者就推进现代财政制度改革所涉及的重大改革措施或目标,与英国经验进行比较认识,并提出健全和完善改革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体制步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几年来的实践证明,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积极作用已然显现,尽管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但我国的财政体制已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依法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强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和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在政企关系方面,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道;三是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力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但与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相比,目前的财政体制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方面,财政收支管理体制方面,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税制方面等亦不便理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具体可从下述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李秋梓 《财政监督》2022,(10):11-15
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包含多个财政支出项目内容,但目前各项目领域绩效评价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民生支出绩效评价领先发展,而环境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相对迟滞。“十四五”时期,补上财政环境支出绩效评价的短板意义重大。从中央层面看,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整体向前迈进;从地方层面看,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拓展思路,为地方财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开展地方财政环境支出绩效评价需要寻求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明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最后设计具有长江经济带地区特色的财政环境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体制下地方财源建设的重点刘友荣,李先彦,李东升实行分税制,不仅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它对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金融》2013,(5):22-36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该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比较借鉴主要国家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总体设想——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权与事权相呼应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根本性的解决,贫困治理进入到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的新阶段.这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如何应对相对贫困也构成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与相对贫困的内在逻辑机理,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占比的提高有助于减缓相对贫困,地方税收努力程度的提高对相对贫困治理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直接正向效应,但会通过降低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占比和激励地方税收努力对相对贫困治理产生间接负向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与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结构效应.为此,应以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增长的长效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的激励相容机制与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为着力点,有效提升财政转移支付治理相对贫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环境保护财政 优化公共财政收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环保财政是制止环境持继地恶化、减少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巨大损失的需要;是促进资源永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环保财政在整个财政中的定位不明确及政府事权不明、职责不清是影响财政对环保支持的两个重要因素。发展环境保护财政的目标和方向是: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把环境保护财政列入财政活动范围;具体明确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在环保方面的事权财权;完善环境税收体系,运用税收政策贯彻国家的环保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为适应新经济环境,积极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权利更加自由,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部分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但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业存在弊端,由于地方上各种保护主义滋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源流通,使得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突出,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优化地方财政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加大力度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使地方财政资金分配更加合理和透明。本文将针对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方磊 《草原税务》1998,(1):28-29
法国基本上是集权制国家,其政权分为三级,与此相适应,法国实行三级财政管理体制,中央、省和市镇各级财政收支划分明确,各有独立的预算,自行安排收支,财政立法大权集中于中央,小权分散给地方,地方财政发生困难,中央调剂补助,在整个国家预算中,中央预算占80%左右,地方预算占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体制渐趋完善。但是省以下财政体制千差万别,体制缺陷明显。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的加快,县乡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凸现。要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现有2800多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在这些县乡财政中,东部财政实力相对较强,县财政收支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中西部地区的县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的依赖程度高,很难维持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994年分税制的确立,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起点,基本形成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制度架构。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政收入及支出权限划分不清晰等原因,导致地方财政自主权空间逼仄。因此,本文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为题,为规范央地财政关系寻觅新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地方财政体制变化,分析土地财政的成因、危害以及与地方财政的关系,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对策。研究结果:(1)土地财政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具有巨大作用;(2)在地方财政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完善地方财政体系,规范地方财政收入。研究结论:为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土地性相关收入的分配,保证财政收支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1988年以来引进的以包干机制为特点的体制,其实质走上了一条放权、让利、减税、分散的路子。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一) 减税、让利,分灶、包干,财权已被肢解,体制过于分散。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重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主导。对此,国家财政对企业“十年一贯制”的“松绑”、“减税”,“让利”,为企业扩大了财权,注入了活力;中央对地方则实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朱庄勤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依据公共财政原理,确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收支范围和划分财政管理职权的一种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