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经历了较为频繁的经济波动,特别是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波动后,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中国经济怎样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向全球蔓延,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迅速减少,国际贸易保护加剧,我国外贸企业出口遭受巨大冲击,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冲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与危机冲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纵向比较分析认为:二战后的前三次全球性产业大转移,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50年代的冷战、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最近的一次产业转移亦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子。因此,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但危机作为一个外部性因素,始终伴随全球性产业转移的全过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亦可能带动新一轮产业转移。有鉴于此,我国需要做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促进内需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铭 《经济师》2009,(5):36-37
美国次贷危机业已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如何应对危机,防止其继续侵害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扩大国内需求,以弥补出口下降,化解危机,是主要的解决办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对促进内需,扩大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清禄  崔志红 《经济师》2009,(10):199-199
次贷危机是目前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本文从次贷危机的演化进程入手,剖析次贷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并从信贷业务基础风险管理角度对国内银行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我国正值资本市场逐步开放,跨境短期资本流动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QFII作为外来证券组合投资的主要形式,承受到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各种不利影响势,并势必反映到它在中国的投资行为中。文章用事件研究法,对次贷危机发生后,QFII的短期投资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其投资行为确实加剧了市场的震荡,从数据上证实了世界金融市场的风险已通过QFII溢出到我国的证券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人们众说纷纭。本文利用2000~2007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基本业务、稳定性及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总体来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超过2001年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但对银行业的直接冲击有限,心理和信心压力大于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国内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加剧的严峻局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之路,其重点则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此应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新型的农村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等措施,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告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影响程度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于次贷危机何以爆发,众说纷纭,也各有其道理。本文宗旨主要不是追究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而是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一下次贷危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现状及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其产生的背景及对其风险传递的特征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为影响银行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由于资本监管的存在,会使得经济周期内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加大,进而加剧经济周期波动。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一方面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本文从银行的监管机制出发,考察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受资本充足率提高和建立资本缓冲的影响,通过银行信贷最优选择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资本缓冲的大小是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7,(2):96-110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的影响越大。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街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街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面来达到全球经济平衡是既没有理由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向佳 《当代经济》2011,(2):146-147
美国次贷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危机爆发后,各个学科都开始从各自角度研究此次危机,期望发现此次危机对本学科的启示.本文从反思次贷危机的角度阐述经济法在应对危机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推动经济法干预措施不断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央行、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纷纷采取提供流动性等手段重塑金融市场信心。不过全球经济仍未走出衰退,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认为,短期行为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周期性以及透明度不足成为滋生危机条件和加剧其严重后果的元凶。为此,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强调,全球金融体系需要进行改革,而中长期可持续性、金融体系弹性以及提倡良好宏观政策组合和解决全球失衡的整体论等理念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向量自回归及多元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比分析了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黄金、原油和美元市场的相互联系,研究了次贷危机在这三个市场间的传导机制和波动性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危机是由美元和黄金市场向原油市场传染的.这场危机不仅加剧了市场的剧烈波动,而且使市场间的风险相互溢出,同时影响多个市场.危机后黄金市场的风险较低,美元市场的波动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18.
黄宇红 《时代经贸》2009,(3):102-103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社会至今还无法准确判断它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宏观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视角来考察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传导机理。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以美元为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失衡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次贷危机的传导机理是次贷市场危机→信贷体系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美元地位危机,美元的主导地位将终结。随后,对我国如何应对次贷危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仍在蔓延之中,至今仍深未见底。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从本质上分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衍生化和虚拟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正是不断虚拟化所引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为各环节的金融中介提供了道德风险行为的空间;而金融中介道德风险行为的加剧和叠加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最终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学校还有学生都的充分认识形势,从而找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